看了很多書,記不住怎麼辦?

很多讀者問我:看了很多書,學了新知識,卻老是記不住,怎麼辦?

對此,很遺憾,愛莫能助。

因爲這不是問題(problem)。再好的醫生也醫治不好一個健康的人。

如果你“過目不忘”,那我才真的要替你擔心,這屬於一種稱爲“超憶症”(hyperthymesia)的病症,通常會伴隨嚴重的抑鬱症,需及時就醫。


一、以記憶爲核心的學習思維是徹底的誤導

我們對記憶力的狂熱追捧其實源自應試教育的後遺症。

應試教育十年一日諄諄教導終於成功的讓我們將“學習、記憶、成功”三者劃上了約等號。

但事實上,記憶力與大家想要的學習成果——獲得更睿智的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其實並沒有多大關聯。

甚至,弊遠大於利。

不信?我們不妨先看一道Google的經典面試題:

在物理、生物機能不變的前提下,把你整個人縮小1000倍(即身高約1分米大小),放進一個光滑的3分米高的開口玻璃瓶子中,沒有外人幫助,你該怎麼逃出去?

你可以先認真花點心思想下。

答案是:你只需輕輕一跳。

人體按比例縮小後,“相對”力量會變得很大,大家應該還記得小時候,從比自己身高更高的地方跳下來也問題不大,但長大後,稍微高點的地方跳下就會扭傷腳。

是不是覺得Google這個問題很難?其實,解決這道問題所需要的背景知識僅需要一點初中物理知識就夠了。

詳細解釋可拉到文末查看

爲什麼多數人受困其中?

因爲我們以“記憶+練習”爲核心的教學模式只能讓我們通過物理考試,但並沒有讓我們真的掌握物理學。

即,我們沒有真正掌握以物理學的認知模式看待問題。

用數學家、哲學家懷特海的話來說,“孤立的事實自身完全沒有用處,我們人類是用情境化的、想象的和遊戲的方式處理現實問題。”

以“記憶力”爲核心解決問題的本質是什麼?

它是一種精準匹配的模式,就像弱人工智能,你只要給到符合條件的特定輸入,它能即刻給到你精確的輸出。但只要輸入的條件稍有變化,它立馬癱瘓。

比如這道Google面試題,很多人可能以爲只有學習了“身體縮小後機能變化”的知識才能夠求解。

顯然,現實不是學校的考卷,它不設邊界,不做簡化,沒有標準答案。以記憶爲核心的學習策略除了能幫你拿到一紙文憑,在現實中只會四處碰壁。


二、刻意提升學習(記憶)效率的陰暗面

但是,一旦人們提出大量錯誤的需求,急功近利的市場往往會完美詮釋“火上澆油”。

近年來,市面上各類以“記憶”爲核心的學習攻略層出不窮,比如 “速讀”、“拆書”、“高效記憶”、“刻意練習”,備受追捧。

這些思想真的有效麼?

先給大家澆一盆冷水,對於短時記憶有點效果,但對於“實質學習”而言,可謂完全沒用。

更嚴峻的問題是,這些思想不但沒有對人們在學生時代留下的“記憶及效率迷戀症”進行當頭棒喝,還提出各種“可落地”的技巧進一步遏制大腦本能的“糾錯程序”。

這些“糾錯程序”你肯定不陌生,就是“拖延”、“遺忘”、“缺乏熱情”、“效率低下”……

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

你是否想說,“我恨不得把這些“壞毛病”改掉,你居然跟我說這些是大腦的糾錯程序?”

沒錯,綜合進化論、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現代神經醫學的跨界成果可以證實這一點。

需先強調一點,我們人類的大腦是數百萬年從殘酷的現實環境中不斷優化、進化的精妙智能,它存在的使命說白了就是“確保生存、避免死亡、繁衍後代”。

大腦作爲一個能量開銷大戶,它不大可能會將精力聚焦在人類自己折騰出來的“知識理論”上,除非某些原因,後面會着重敘述這一點。

但是,大腦卻特別擅於“自保”。

比如“遺忘”,就是大家說的“看完記不住”,其實恰恰是大腦在優化認知資源、自我保護的手段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受情緒影響,記憶的細節越多,我們的精神負擔越大,尤其是負向記憶,這極易產生抑鬱、焦慮等情緒抑制免疫系統,讓我們的身體健康大受其害。

可別小看這些小感冒小發熱,在原始環境下,小小的毛病就會要了我們的小命。

可見“單純的人最快樂”、“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些都是有科學深意的。

除了人生大事,比如死生繁衍、維繫“自我”的概念,大腦對於其他的事情是不太屑於記住。

所以如果你看完之後記不住,只有一個可能,你大腦的興趣並沒有被喚醒,這些東西被識別爲“無足輕重”

精神分析的過失心理學也有相關闡述

又比如“拖延”。

如果你媽讓你去跟一個“她覺得很好”但你興趣索然的人相親,你會“即刻行動”麼?當然不會。但如果是你心儀的對象,誰會拖延呢?

但你可能會問,爲什麼很多人面對工作都想拖延呢?工作不是養家餬口的重要大事麼?大腦拖延難道還不是“病”麼?

原因恰巧出於“現代工作”的實質,自農業革命以後,多數“專業工作”其實質是機械性遠高大於人性。

還記得我之前提過,“專業”的詞源衍生自古希臘的奴隸,專業活那是奴隸乾的活,自由的主人是不幹的。

理由很簡單,多數專業活,不就是受人擺佈、機械重複的成分更高麼?誰能發自內心的從這種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但如果讓你像原始人類那樣去釣魚、採集蔬果、狩獵,誰不喜歡?

不僅“專業工作”的機械性讓大腦排斥。當我們對社會科學、原始人類學瞭解的足夠多,就會意識到,我們工作賺錢、獲得世俗意義的成功,這種市場經濟意識形態下萌生的工作動機跟高級生命本身的動機恰好背道而馳


工作的動機——獲得世俗的成功,就像娶一個大家都說好但你卻不喜歡的老婆,騙的了別人瞞不過自己,大腦面對這種動機,當然會採取一拖再拖的策略了。

“拖延”的實質,其實是大腦在暗示,你內心真正的熱情跟你的行動目標存在偏差

這也是喬布斯經常強調的,“如果你還沒找到內心的渴望,別停下來,繼續尋找”的深層原因。


這裏並非慫恿大家逃避工作,而是拋出一個走向更佳生命體驗的可能性,以及人生髮力的方向——如何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將自己生命的熱情跟生存壓力跟聯繫起來,畢竟人生也不過短短幾十年。

類似的道理,“低效”、“萎靡不振”同樣是大腦在報警或者在暗示你該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人生了。

遺憾的是,這些“大腦的警報”一而再,再而三被我們解讀爲“負面情緒”,而且被各種琳琅滿目的“高效記憶、刻意練習、外部獎勵”等技巧消解掉。

但就其實質而言,這些技巧完全是把人訓練的更像機械人,稍微對“馴獸”(行爲主義)瞭解過的人,就會發現兩者內在存在驚人的一致性。

以馴獸的方式學習知識,只會訓練出一羣條件反射的機器,而不是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人才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就很好理解,爲何多數知識我們“學完即忘”,因爲大腦在排斥這些由外而內灌輸的“認知垃圾”(大腦將之解讀爲垃圾)。

就好像馬戲團的馴獸師訓練老鼠去親吻老虎一樣,這種違背自然本能的“知識”其實讓老鼠痛不欲生,所以爲了健康着想,當老鼠從馬戲團退休後,它應該馬上乾的事情就是讓這段記憶儘快忘掉。

寫到這裏,我突然想起了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一句話:“出了學校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學校教你的東西儘快忘掉。”



三、“性的昇華”纔是有效學習的唯一驅動力

那麼,看到這裏,你可能會懵了,貌似這也不行,那也不是,那究竟該怎麼學習才能長久“記住”並靈活駕馭那些重要的認知能力呢?

別急,我們的標題不是提到“性”了麼?現在該請出這個大家最興奮的話題了。

綜合進化心理學、精神分析以及大量跨文化的觀察數據,我們就能得出大腦記憶的特徵:

1.擅於記住生命大事:生、死、繁衍(性相關)

2.擅於維繫身心健康:記住開心而遺忘痛苦,保持認知一致,維繫“自我”一致(比如嬰幼兒時期形成的價值觀一輩子都難以改變)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奇怪,這些“記憶偏好”裏,沒有任何一項與我們的認知型知識(比如科學理論、思維模型)相關啊。

但從人類社會目前取得的文明成就來看,顯然我們具備駕馭認知型知識的能力,那麼,這種天性般的學習能力究竟衍生自何處?

談到這裏,自進化論之後,對世界思想衝擊最大的弗洛伊德就呼之欲出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給到了我們答案——我們對認知世界領域的探索熱情源自“性慾”的昇華

從進化論的視角解釋就很清楚:

惡劣易變的生態環境中,固步自封,只依賴單一資源的個人及部落,經不起變化的衝擊,就好比如果我們只吃水稻,一旦鬧蝗蟲災害,我們就玩完了。而積極探索未知事物的個體能掌握更多的知識適應新環境,比如水稻收成不好,可以吃土豆吃海藻吃榴蓮,以至存活繁衍。

久而久之,進化青睞那些熱衷於探索未知領域的個體,這種偏好自然會落實到性選擇上,求知慾跟性慾自此就糾纏在一起了。

這兩者高度同質的最大證據就是“心流體驗”——衆所周知,兩性熱戀時極容易獲得“心流體驗”;

而當我們全身心投入到求知、創作而最終有所得時同樣能產生“心流體驗”;

除此之外,很少其他手段能獲得心流體驗了。

談到這裏,其實我們已經解開一個大腦學習與記憶的奧祕了:唯有發自內心對某些知識的探索慾望才能激活大腦的“學習潛能”


舉個例子:

兩個學廣義相對論的學生,前者是爲了獲得理論物理專業的一紙證書而學,而後者純粹是爲了探索宇宙運動的奧祕。

儘管兩者學習同樣的知識,兩人的智力也沒多大差異,但對於前者,大腦只是把這些知識解讀爲“工具記憶”,看成“孤立的事實”,用完即釋放;

而對於後者,大腦則把這些物理學熱情看做是生命過程的重要部分因而得以充分發揮主動構建的潛能將這些知識牢牢的吸納進學習者的“世界建構觀”中,成爲內化知識的一部分

我們回過頭看下文章開頭的Google物理題,只有後者才能以物理學的認知模式去思考,進而解決問題。

對此,我們也都有很多直觀的感受,那些我們熱衷的興趣愛好總是學的更好更快,比被逼迫灌輸的知識完全相反,儘管兩者都是“學完即忘”,但前者是知識被你“內化”了(即完全無視表象概念的條條框框而能直接應用),而後者卻是被大腦徹底“遺忘”了。

又比如,我們觀察幼童,衆所周知,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異常驚人。從上述理論就可得出原因,因爲幼童完全遵循自己探索世界的內在動力在“學習”(遊戲)。

我們還可以聯繫到“幼態持續”假說,人類相比其他高級動物,之所以在認知智能上遙遙領先,也與人類的“幼態期”特別漫長有關,人類在幼態階段能最大限度使大腦釋放火力全開的學習潛能


至此,我們梳理完“學完即忘”的問題本質,再審視下現在各種火熱的學習類成功學書籍提供的那些思路,就會發現它們問題很大了:

表面上,他們不少也引用了大量認知科學、心理學實驗的科學研究結論,但他們在起點上就犯了方向性的錯誤,即,真正有用的學習從來就不是尋求一種高效率灌輸知識的方法,人類大腦更不是記憶機器

他們大都忽視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學習的主體,人,是一個個鮮活的與衆不同的生命,而知識,能且只能被學習的主體主動構建。

更確切的說法是,只能被學習者以自身已掌握的舊有概念去主動構建


四、知識能且只能被學習者主動構建

這個概念有點新穎,但很重要,我舉個例子說明下:

在人類的語言中,存在大量形容空間方位的詞語來表達人們的身份、等級貴賤。

比如,“高高在上”、“膜拜”、“仰視”,不僅中文,這種現象在跨文化語言中都能找到蛛絲馬跡,比如英文,“瞧不起”用look down on,但表示“崇拜”則用Look up to。

大家想過沒,在人類文化萌芽之初,到底是誰規定我們要用“高”來表示地位尊貴?爲什麼不用“低”來表示尊貴?

爲什麼臣民拜見皇帝要叩拜着仰望,而不站在高處雙手叉腰向下盯着皇上來表示尊敬?

原因便在於,當我們所有人第一次學習“權威”、“等級”的概念時,都發生在嬰幼兒時期,那會我們完全只能依賴家長才能存活,那時我們身形矮小,或者被抱着,看着家長時都是用“仰望”的姿態,因而我們認知建構“權威”的概念時,自然而然就用了已經掌握的空間概念(向上看)來構建“權威”的概念。

如果你繼續留意,會發現我們文化中大量的概念都是跟自然現象、生理反應息息相關,比如“醍醐灌頂、如沐春風、電光石火、觸目驚心、曇花一現、磨刀不誤砍柴工……”

這些例子都充分說明,我們的思維只能用已經掌握的舊有概念來理解全新的概念

換句話來說,沒有人能“無中生有”的掌握一個全新的概念。

這一建構式學習理念更加堅定的證實,目前業界那種教導學習者“以效率及記憶爲核心”的學習技巧錯的徹底。

追求閱讀效率,表面上是走了捷徑,但捷徑反倒讓人走進死衚衕。

走捷徑正讓你把自己的思維訓練成一種追求效率的讀書機器,然而人的大腦潛力、創造力才能偏偏最不可缺失的卻是像渴求愛情一般的激情……刻意記憶、刻意學習,就好像強迫“你的思維”跟“不喜歡的人的思想”生孩子一般,大腦當然很排斥,而忘記痛苦的記憶正是大腦所擅長的,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學完即忘。

那麼,按照李少加 提的這種學習理念,我們到底該如何學習才能真正具有成效呢?

注意,是成效而不是效率


五、有效的學習的三個建議:行雲流水、正確犯錯、夫唯不爭

依據上述闡述的建構式學習原理,我們必須明確一個大前提,即,我們纔是學習的真正主體,而不是老師、專家,更不是你的目標知識。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的將目標知識納入到自己思維的生命系統中,唯有當你的大腦已經對此“充滿慾望”的時候。

只有你發自內心對探索未知領域(特定知識)充滿熱情的時候,大腦才能釋放全部的生命激情,用一種創造力的方式,在腦海中以舊有的已掌握的概念去建構全新的概念(內化知識)。

但是,你可能會問,如果我感興趣的領域與我目前要學習的目標興趣不大呢?


對此,我的建議是,如非燃眉之急的學習任務,我們還是需遵循內心的渴望,不急不亂,以你最初的“好奇”作爲起點。

我之所以堅持這個觀點,是因爲當你對某類知識不感興趣,那隻能說明你內在的知識及閱歷(即已經掌握的舊有概念)還不足以與你想要學習的目標之間產生足夠強的張力,也就是,你還沒意識到那種“認知失調感”,自然不會產生認知渴望

但是,隨着你內化知識量的增加,你將會意識到,你對近乎所有領域的知識都興趣濃厚,屆時就只剩下優先選擇的問題,而不是有沒興趣的問題了。


上述談到的“認知失調感”比較難理解,我舉個例子詳細說明下:

如果你一輩子都活在一個小島上,所有人都告訴你,這個小島就是整個世界,你生活在其中,並沒有任何“不自然感”。

但當你掌握了人口、口糧、數學、糧食產量的基本知識後,你會突然意識到,這個“世界”的所有糧食產量根本不夠所有人口消耗。

換句話說,這並非真實的世界(以往所認知的世界),你就像《楚門的世界》中的男主角,這種情況,你難道不會放下手中的一切全力以赴尋求真實的世界麼?

這就是大腦探索未知領域的熱情被喚醒的狀態。

但是,在你還不具備基本的數學運算能力之前,你根本不會意識到糧食的問題,就算別人告訴你,世界是假的,你多半隻會覺得他是個瘋子。

意識到“舊有概念的崩潰”或者“發現了某種會對你影響深遠的全新概念”,這些都是啓動大腦學習慾望、探索未知世界的原動力,按盧卡斯在《星球大戰》世界中設定的概念來說,這便是我們的“原力”。

至此,我把實質學習的第一要點總結爲:遵循內心的渴望,學習當如行雲流水,興之所至,隨性而行

皮亞傑的原話來說“只有學習者自己發現的東西纔會伴隨他們一生。”

其實我們從大腦這種學習模式也可以發現知識具有明顯的“馬太效應”,即隨着我們舊有概念建構的越多,我們能意識到的對真實世界的“認知失調感”也會越強求知慾也更強,自然就進入了“正螺旋循環式”的知識增長旺盛期,這個時候,再要求你學習什麼,都能很輕易的調動自己的主觀積極性。

所以,如果你對想學習的內容實在沒興趣,想拖延,那不妨先放一邊,別勉強自己。

按照本文提到的學習理念,我們還能順帶推導另外兩個建議:

2.給大腦重新裝載“廣義錯誤觀”

我發現,現在很多成年人對於“未知領域”缺乏熱情,取而代之的卻是恐懼與逃避。

這種心態,主要出在幼兒階段不恰當的培養模式所致。其中,最致命的問題就是對於“正確性的過度追求”,這導致孩子們犯了“失敗”恐懼症。

但根據大腦先天的學習慾望,我們已經很明確了,“認知失調”才能喚醒大腦的好奇心及探索活力,如果我們無法克服對“錯誤”的扭曲觀點,我們將寸步難行


3.忘掉刻意,夫唯不爭

忘掉那些形形色色的“刻意記憶、刻意學習”的技巧,幹嘛要把閱讀、學習當成一種不愉快的精神負擔呢?

衆所周知,幼童的“學習效率”是最高的,那是因爲他們一整天都在“遊戲”,而不是我們成人眼中的“刻意學習”。

最好的學習狀態就是你壓根就意識不到自己在學習,你只是虔誠的投入到一場追尋真知的快感當中。

記住,學習的實質就是性的昇華,愉悅與激情纔是主導,而不是考試


尾聲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可能都以爲“我”就是一個擁有統一意識的“我”。

隨着我們人生閱歷及內省的增多,我們會明顯察覺到,我們的思維心智根本就是由一系列相互協作又相互競爭資源的獨立部分組成,我們會察覺到有很多不同“人格”的自我。

而學習的實質,不是跟我們內在那個處於青春期荷爾蒙旺盛的“求知大腦”正面抵抗。

相反,我們努力學着與內心的各個“自我”達成共識,遵循內心的渴望,不受消費社會的意識形態的誤導,無視世俗成功標準的定義,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重新活回人的樣子,引導這份情感,遵循並引導內心的原力,肆意踏入一場未知之旅。

google面試題答案

把我們身體縮小1000倍,我們能跳的很高,具體原因是:

我們雙腿的支撐力量是由腿的橫截面積決定的,由於同樣的材料(骨骼跟肌肉的綜合效果)能夠支撐同樣的壓強,所以當我們的體積縮小1000倍,我們的體重也縮小了1000倍。

但是,我們的身高大概是縮小了10倍(體積跟身高的關係的數量級是三次方),而我們的雙腿橫截面積大概只是縮小了100倍(體積跟身高關係的數量級大概是平方)。

同樣的壓強,面積縮小100倍,但體重縮小了1000倍,所以相應的,我們相當於擁有了負擔自己體重的10倍力量,自然就能跳的非常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