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伊始】

          這是去年的畢業生,偶爾唸叨着老師,會不時給我發來這樣節日的問候。

        晚上,在繪本館偶遇幾位家長談及有關孩子成長問題。

        確實,每年都可以碰到“奇特”學生,雖然我一直堅信,每個學生獨一無二,因材施教。今年卻不少,是班上還有三四個難題較大的學生,無法攻克與影響,如此反覆影響,不僅我(爲了他們不淡定的嗓子都扯啞了),他們自己,還有班級。

      其實,已有家校多次反覆溝通,雖然知道責任尚不在我這兒,甚至有心疼我的,該問題學生家長勸我放棄[捂臉]

      不禁讓我又想起,那年第一屆畢業生的那個女孩,她的成績永遠沒有兩位數,從自卑沉默到畢業時能對着我笑,叫我一聲:姚老師好!

      又往前推,想起那年六一,我爲學生聯歡忙完後,處理一起“盜竊”事件。因爲謊話成性,溝通到晚上九點,他的心理防線才放下,承認了所爲。

      事後,我在辦公室大哭(´;︵;`),不僅爲自己的疲憊,更是任教期間,我無能挽救那個孩子,偷竊,謊話,厭學,父母面臨婚姻破裂,把這個孩子一步步逼向逆反之路。

      當晚,我又餓又累,伏案在辦公桌一會,我只給當任郭校長打了一個求助電話️ ,然後放下,哭着回家了。

        其實,不管我接任什麼樣的班級與孩子,越奇特的孩子,就像是磨礪石,深刻在我的人生中。。。

      只是我一直抱着初心:作爲教育者,我無權趕走任何一個孩子,只要在我任教他們期間:我會一直用心!不斷嘗試。

      感覺自己就是愚人伊始,這是唯一讓我堅守在教育崗位的一個理由!今天讀了《用事實說話》,好似又找到一種新的對話方式,來跟這幾個孩子溝通。(因爲軟硬都試過)[捂臉]

      其實,愚人自娛。看過鍾建林大師的一篇隨記《成功率》。一個孩子在一位老師從教的衆多學生中成爲優秀的成功率,可能很低(以普通一個班的優秀率20%左右),而對於父母,孩子優秀與不優秀概率是平分的。睿智而有愛的父母應該是先知先覺,寬容有度的,同時學習進步的。

      再往前推,我任教的第二年,第一次當班主任,就碰上一位特別有“個性”的孩子。課堂上,跟我搭班衝突,揚言說:他要死在學校裏。

    那件事件後,我一直高度警惕,也家訪做了一些工作。幸運的是,那年他後來過得平穩,相處不錯,成績能一直保持90幾分,後來三年級我離開了,後來再聽說他常被“投訴”,成了“張三瘋”,他母親常被叫到學校。。。。。再後來,我也不知道了。。。

      師生緣是有限的,父母與孩子的親子血緣割不斷。

    僅此閒侃天底下愚人式的班主任,致我的工作夥伴們——一早,風風火火各種緊急報表需要完成,一邊完成教學,一邊課後在茶水間插縫教育引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