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儀式感 靈魂不朽

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 星期五 清明節
死亡永遠不會是愛的終點 愛我 就請記住我。

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並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國外,因爲飢餓而昏迷,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救了公子。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即晉文公,重賞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因爲此時介子推因鄙視爭功討賞之人而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但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不宜尋找,於是有人建議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最後,發現揹着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並從樹洞裏發現一血書,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爲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這一天定爲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爲“清明柳”,並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故事不知真假,因爲中國人對於美好的事情,具有編動人故事的傳統。但不管怎樣,清明節就這麼流傳下來了,而且還受到歷朝歷代的重視,一直到今天。清明節是唯一一個即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日子,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爲國定假日清明節。《曆書》上寫到:“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關於清明節,文人們首先想到地或許是一首詩——唐代杜牧的七言絕句《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時,詩人杜牧正趕上清明這天下雨,有個專有名叫“潑火雨”,他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真是極好,不同於夏天如傾如注的暴雨,也不同於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那感覺、味道是細雨,正是春雨的特色,同時還形容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所以說:“路上行人慾斷魂”。“斷魂”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類似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那怎麼辦呢?找個小酒館吧!

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 ”。這首《清明》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裏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關於中國詩歌,將在另一篇文章《遙遠的詩國》詳述。

說來也巧,今年的清明節,也正趕上了一個壞天氣,雖然沒下雨,但特別冷,前幾天還挺熱的,好像這次降溫專門是爲清明節準備的。其實,與端午中秋春節相比,我以前對清明節是沒有太多感受的,或許是因爲端午有吃糖豆、中秋有吃月餅、春節有吃餃子,而端午吃“寒食”的原因吧。不過正好,趁着這糟糕的天氣,找個“杏花村”,喝點酒,好好寫點關於清明節的東西。

靜下心來,才發現清明節還有那麼多動人的故事、傳說,也才發現自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是那麼不深,深感慚愧啊。想着想着,又引出了我對儀式感的想法,以及對一部探索靈魂不朽電影的回憶。

關於儀式感。現在社會,傳統節日已失去原有那種內在的東西,僅僅存在於“儀式”中了。所以,每個節日都應做些什麼,當你回憶起時,才不至於忘記,同時也是一個讓一家人團聚的理由。清明節原本是一個擁有衆多“儀式感”的節日,如禁火冷食、祭掃墳墓、蹴鞠、盪鞦韆、踏青、植樹、放風箏、插柳等,大部分活動最初來自於“寒食節”,後來吸收了上巳節的踏青等活動,在宋元時期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爲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清明節,後來還增加了植樹、放風箏、插柳等活動。細想想,這些活動很有意思,從形式看,既要祭祖、又要踏青,既要緬懷過去、又要展望未來,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過一個豐富的清明節。

在這些活動中,繞不過去、最重要的也許是祭祖吧,這不禁讓我聯想起一部老外拍的電影——《尋夢環遊記》。影片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斕的神祕世界,開啓的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主要表達的是隻要我們現實世界中有人記得,死去的人在亡靈世界是不朽的。

其實,我對靈魂不朽是不太認同的,那個是虛擬的世界,康德說成是”自在體“,但影片所傳達出的記憶、情感等內容,使我認識到或許有些方式,如書籍、影像、作品等,使我們能夠在很長時間內不會忘記他們,就像那些經典書籍一樣,而且,從意識上能夠感受到”靈魂不朽“所帶來的幸福感。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畫面也許是幾輩人的畫像被供在一起,這讓我想到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一項重要儀式——擺供:血緣比較近的幾家子準備好雞、魚、肉、餑餑等,集中擺放在一起,供養自己的先輩,小時候我基本上大年三十都跟着大人去磕頭。

對中國人來說,”祭祖“具有特殊意義,是世界上任何民族所無法比擬的,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信仰,而且這信仰是實實在在的,關乎中國人的人生意義、人生責任感、婚姻觀、價值觀、道德體系、幸福人生、和諧社會等等,這信仰是中華文明的內核,是中國人獨特的宗教,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從中我們尋找力量、尋找動力、尋找依託、尋找溫暖和幸福。

唯一遺憾的是,祖輩們的具體事蹟已基本很難留下來了,基本上是口口相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