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仪式感 灵魂不朽

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 星期五 清明节
死亡永远不会是爱的终点 爱我 就请记住我。

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因为饥饿而昏迷,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救了公子。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即晋文公,重赏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因为此时介子推因鄙视争功讨赏之人而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但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不宜寻找,于是有人建议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最后,发现揹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故事不知真假,因为中国人对于美好的事情,具有编动人故事的传统。但不管怎样,清明节就这么流传下来了,而且还受到历朝历代的重视,一直到今天。清明节是唯一一个即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日子,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历书》上写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关于清明节,文人们首先想到地或许是一首诗——唐代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时,诗人杜牧正赶上清明这天下雨,有个专有名叫“泼火雨”,他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真是极好,不同于夏天如倾如注的暴雨,也不同于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那感觉、味道是细雨,正是春雨的特色,同时还形容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所以说:“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类似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那怎么办呢?找个小酒馆吧!

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这首《清明》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关于中国诗歌,将在另一篇文章《遥远的诗国》详述。

说来也巧,今年的清明节,也正赶上了一个坏天气,虽然没下雨,但特别冷,前几天还挺热的,好像这次降温专门是为清明节准备的。其实,与端午中秋春节相比,我以前对清明节是没有太多感受的,或许是因为端午有吃糖豆、中秋有吃月饼、春节有吃饺子,而端午吃“寒食”的原因吧。不过正好,趁着这糟糕的天气,找个“杏花村”,喝点酒,好好写点关于清明节的东西。

静下心来,才发现清明节还有那么多动人的故事、传说,也才发现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是那么不深,深感惭愧啊。想着想着,又引出了我对仪式感的想法,以及对一部探索灵魂不朽电影的回忆。

关于仪式感。现在社会,传统节日已失去原有那种内在的东西,仅仅存在于“仪式”中了。所以,每个节日都应做些什么,当你回忆起时,才不至于忘记,同时也是一个让一家人团聚的理由。清明节原本是一个拥有众多“仪式感”的节日,如禁火冷食、祭扫坟墓、蹴鞠、荡秋千、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等,大部分活动最初来自于“寒食节”,后来吸收了上巳节的踏青等活动,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清明节,后来还增加了植树、放风筝、插柳等活动。细想想,这些活动很有意思,从形式看,既要祭祖、又要踏青,既要缅怀过去、又要展望未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过一个丰富的清明节。

在这些活动中,绕不过去、最重要的也许是祭祖吧,这不禁让我联想起一部老外拍的电影——《寻梦环游记》。影片灵感源于墨西哥亡灵节,讲述了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乐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斓的神秘世界,开启的一段奇妙冒险旅程的故事。主要表达的是只要我们现实世界中有人记得,死去的人在亡灵世界是不朽的。

其实,我对灵魂不朽是不太认同的,那个是虚拟的世界,康德说成是”自在体“,但影片所传达出的记忆、情感等内容,使我认识到或许有些方式,如书籍、影像、作品等,使我们能够在很长时间内不会忘记他们,就像那些经典书籍一样,而且,从意识上能够感受到”灵魂不朽“所带来的幸福感。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也许是几辈人的画像被供在一起,这让我想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项重要仪式——摆供:血缘比较近的几家子准备好鸡、鱼、肉、饽饽等,集中摆放在一起,供养自己的先辈,小时候我基本上大年三十都跟着大人去磕头。

对中国人来说,”祭祖“具有特殊意义,是世界上任何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信仰,而且这信仰是实实在在的,关乎中国人的人生意义、人生责任感、婚姻观、价值观、道德体系、幸福人生、和谐社会等等,这信仰是中华文明的内核,是中国人独特的宗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从中我们寻找力量、寻找动力、寻找依托、寻找温暖和幸福。

唯一遗憾的是,祖辈们的具体事迹已基本很难留下来了,基本上是口口相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