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清明節前的那個週日,JASON開車陪公公回萊蕪老家上墳。女兒也要返校,她猶豫:我是跟爸爸他們去萊蕪再回濟南呢,還是買下午的火車票直接回濟南?

我說你跟着去萊蕪吧。瞭解一下老家,知道上墳是怎麼回事,也認識一下老家的親戚……

沒說出的話是:你在家裏多呆半天,也就是上上網刷刷手機看看書就過去了,這是你已經無比熟悉的日常,不如去體驗一下不曾經歷的生活。

如今我常常有這種想法:換一條路走,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假如左右有兩條路,可以同時讓你回家,耗時也不相上下,一條是你每天都要走的,另一條是從來不曾走過的,我願意換另一條路走走,至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我對青島的路還不太熟悉。像我這種方向感很差的人,沒有地圖導航根本不辨別東西。那天下了班臨時起意去大潤發,才發現沿雲宵路一直往前走就是高郵湖路,而此前,我只知道走另一條路。有了這個“發現”,走在路上的心情都不一樣了,好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一樣。

朋友的孩子在讀大學,面臨“去哪兒實習”的問題。是留在讀書的二線城市,還是去省城的某個單位?我給的建議是“當然是省城”。理由當然是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省會城市、一線城市纔會有更好的機會,這是顯而易見的啊。那個二線城市,已經是你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了,實習生活可能是你一眼就能看到、想象得到的樣子,又有什麼意思呢。

可惜我年輕時候不懂這個道理,在面臨選擇的時候,沒有人告訴我應該秉承的原則。如果能對20歲的自己說句話,我想對自己說:選擇未知的那條路,選擇看上去有挑戰的那條路。

因爲,可以體驗不一樣的人生。

認識一個人,多年前從體制內跳槽到了體制外,很多人都覺得他當年那一步“走錯了”。如果他一直呆在體制內,現在的退休工資起碼要七八千塊錢,但他從企業退休,工資就直接打了個對摺……就別說福利房一類的事情了。所以很多人都覺得他吃了大虧了。

其實,我們不是他,又何以知道他是不是後悔過當初的選擇。也許人家會覺得慶幸,如果不是當年從那裏出來,可能早就“進去”了,或者因爲抑鬱不得志而早就命不保矣。

JASON當年跳槽到現在的公司時,也曾糾結過,因爲外語不好,學歷也不夠高。“跳,還是不跳”,這是個問題。後來終於下決心“跳”,是因爲覺得在外企可以學習到新東西。

“可以學習到新東西”,也是能夠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的一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