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酒不沾、壽命更短?

爲什麼很多人煙酒不沾而壽命更短呢?

文 | 網絡

整理 | 雨亭

醫生經常告訴我們,抽菸喝酒有害健康,真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二個事實:

第一個事實:

穆斯林不抽菸不喝酒,作息規律,還要經常禮拜(相當於做瑜伽),按理說這是最符合醫生要求的生活方式,他們應該非常長壽。

但是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統計,富裕安定的海灣國家居民比和他們面積、收入相當的日本,香港,瑞士,瑞典,法國等地居民的平均壽命短5到10歲。

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常常和一些專家告訴我們的不一樣。日本人壓力那麼大,生活那麼辛苦,每天晚上抽菸喝酒熬到半夜,結果卻是世界上最長壽的民族之一!

香港人每天擠在狹小的半島上,一生忍受着各種汽車尾氣和噪音吵鬧,根本見不到什麼青山綠水,退休以後,又在狹窄的居民樓裏,叼着香菸,搓着麻將,他們的平均壽命居然位列第二。


第二個事實:

歐洲人的壽命延長是從菸草的引入開始的,在工業文明以前,各個民族的平均壽命都只有40歲左右,但是歐洲人自從發現了新大陸,從美洲得到菸草,開始學會抽菸以後,壽命開始明顯提高超過其他民族。當然有人會說,這是醫療進步的原因。

但是醫療真正的大進步是從19世紀末期開始的。從18世紀初開始,愛酗酒愛抽菸的歐洲人就已經開始明顯比不喝酒,不抽菸的阿拉伯人長壽了。

現在問題出現了,從病理學的角度來看,抽菸喝酒會損害肺和肝的健康。可是從流行病學統計方法來看,不抽菸不喝酒的人壽命更短,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獲得喝酒能力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那是從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還在樹上生活的時候,就學會了吃發酵的果實,對酒精有了耐受力。

我們對煙霧什麼時候有了耐受力的

那也是幾十萬年前,人類學會用火的時候,就圍坐在火塘前取暖和休息,呼吸着嗆人的煙氣,並學會了適應這一切。

所以我們人類的肺和肝,對於酒精和煙霧的耐受和適應能力,都是經過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年的進化的,遠遠不是醫生所說的那麼脆弱。

看一看抽菸喝酒最大的好處是什麼

從肌體層面來說,抽菸喝酒可以刺激大腦對多巴胺的分泌,讓人體各個器官進入放鬆狀態,繼而獲得修復的機會;在精神層面,讓我們獲得欣快感,能夠排解壓力,覺得生活有意義,願意好好的活着。相反,如果我們做了不利於維持生命,延長生命的舉動,我們自己就會感到很生氣,大腦就會停止分泌多巴胺作爲懲罰,讓身體進入應急狀態。

但是,我們人類天然能獲得這種獎勵的行爲和機會並不多,比如進行交配,吃到美食,看到新的風景等等,因此大腦給我們的獎勵並不是足夠的多。相反,在現實生活中,讓我們大腦不愉快,停止分泌多巴胺的機會卻非常多,比如性生活的不如意,生存的競爭壓力等等,都會讓我們的大腦懲罰我們,讓我們覺得鬱悶和生氣,然後提高腎上腺素,血壓升高,器官超負荷運轉,讓身體進入應激反應,久而久之,就會對身體造成全方位的傷害。

這個時候抽菸喝酒就發揮了它們的作用,當我們感到鬱悶,焦慮的時候,抽支菸,喝杯酒,我們就會感到舒緩,原因是他們刺激了大腦多巴胺的分泌,讓身體不必隨時都進入應激狀態,受到過多的傷害。當然,爲了得到這個,我們付出的代價就是肺和肝受到損害。

這兩者相較哪一個的損害更大呢?現代醫學沒有給出明確結論,但是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到目前爲止,明顯是不抽菸不喝酒對人帶來的危害更大。

分析了這麼多,這下大家知道爲什麼經常抽菸喝酒的人比不抽菸喝酒的人壽命長的關鍵原因就是在“多巴胺”上了吧。

很多人會問:”多巴胺“是什麼?

百度百科:

多巴胺是一種腦內分泌物,屬於神經遞質,影響人的情緒,因為它傳輸快樂、興奮情緒的功能,又被稱作快樂物質,增加多巴胺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健身,喝酒,抽菸,睡眠這些都可以增加或者補充人體的多巴胺。

結論:

快樂的人壽命更長!這是事實!抽菸喝酒跟壽命沒有直接關係,有間接的關係,如果你不抽菸不喝酒就不快樂,那就抽吧,那就喝吧,如果戒菸或戒酒之後能讓你找個其他方法可以快樂起來,就一定要戒菸和戒酒,否則明明可以長壽的你失去了可貴的機會了。

快樂也許很簡單,可能你沒有用心去找,抽菸喝酒可能不需要花心思就可以得到。

煙酒不沾、壽命更短,這是一個僞命題,關鍵還有其他重要的因素你沒有把它放進去計算,這不科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