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 只爲等待那份緣

下午抽空看了一篇汪曾祺的《受戒》,真的有很清新、很輕鬆的感覺。那些文字是汪老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寫的,他說記一個四十三年前的夢,而我覺得那一定有他童年的經歷,很純真、很質樸、很鄉土、很讓我沉醉。

看這樣的文字,不由要回到自己的童年裏去,回到那些農村的娃子們中間去。回到拐角、小瘌痢、大平子、丫頭和黑皮們的歡笑中去。回到媽媽、施媽、樑阿姨、食堂的富爹爹、董老師們的關愛裏去。回到夏夜裏逮螢火蟲、雨後撿地大皮(地衣)、小河溝裏捉泥鰍、學校操場上粘蜻蜓的玩耍裏去。回到我永遠難忘的太平公社大院裏去。看完了文章,還滿心舒暢地捨不得從文字裏走出來,捨不得從我年少最純真美好的記憶裏走出來。哈哈,我知道,其實我是一個多麼容易被文字打動的人啊!

一直想再讀茹志娟的《她從那條路上走來》,雖然離當初讀此文時已經有七、八年的時光了。記得當時同事小謝從圖書館借來那本書,我們午休時一個讀一個聽,書裏的奶奶和小也寶相依爲命的親情,小也寶顛沛流離的苦難童年,不知讓我們流下了多少同情淚。讀完那本書的週末,我去了姐姐家。按捺不住急切要分享的心情,晚飯後,我滔滔不絕花了兩個多小時,深情並茂(其實是激動得上氣不接下氣)地向姐姐和讀初中的外甥女複述了書中的故事。說到動情處,一把鼻涕一把淚,搞得姐姐和外甥女也跟着我一同直抹淚。還記得外甥女誇我,“大娘(丫頭從小就喊我大娘,而不喊大姨。哈,就是這麼任性!)記心真好,這麼長的故事,記得這麼清楚,還能說得讓人哭了又哭,真是太厲害了!”那不是我厲害,而是我真的被感動到難以忘懷。能遇到一本難以忘懷的書,是幸運,也是緣分。遺憾的是那本書還回去後,就再也難覓其蹤了。我曾努力地在大小書店尋找,一直不得,遍尋網上角落,也無消息。

不能釋懷的還有王瑩的《寶姑》,聽的時候還在上高中(記得是姐姐讀,我和老媽靠在牀上聽)。小小年紀的寶姑,被賣到有錢人家當童養媳,受盡折磨和委屈。殘破的婚姻,兩次自殺。雖然現在許多故事情節都淡忘了,但我卻清楚地記得,那個昏暗的下午,在南后街164號少年時代的故居,爲了寶姑悲慘的命運,我們娘仨邊讀邊聽邊哭邊感嘆的場景。模糊記得那篇長長的《寶姑》並非單行本,而是隻有半部刊載在《收穫》上。結果那本《收穫》也不知於何年何月,湮滅於蒙塵的歲月裏,再無蹤跡。

蔣碧薇的《我與悲鴻》未曾有緣一晤,但書櫃裏收藏着她的《我與道藩》,還有廖靜雯女士的《徐悲鴻》(大概是這個名字),大師的兩位夫人的文字都曾吸引過我,於是總想能購到《我與悲鴻》,覺得那樣纔算是一種圓滿。但奇怪的是上海、北京、南京等大的書店都尋找過,也曾託福州工作的同事遍尋當地大小書店。同事很盡心,還在書店登記書名,託書店進貨時幫忙留意,還是未果。我想買書也講緣分的吧,緣分未到,找也無用。也許哪一天緣分到了,我所念念難忘的三本書就會隨我回家,走進我的書櫃裏,走到我早就爲它們預備好的貴賓席上就座。哈哈,那時候我會再二再三地細細品味,再次感受那些文學藝術醉人醉心的深刻魅力。


後記:

一、大約是2015年,終於在網上購到了茹誌鵑的《她從那條路上來》。又細讀一遍,雖然熟知故事情節,但依然爲奶奶、小也寶的命運牽腸,被祖孫間相依爲命的親情感動得稀里嘩啦。經典的文字,在歲月的長河裏,永遠都有觸及人心的力量。向經典致敬!

二、整理這篇舊文時,我又不甘心地上網細尋。哈,心心念念這多年的《寶姑》和《我與悲鴻》,居然抖落煙塵,重現江湖。雖然都是二手書,但哪裏還敢誤前緣?快快快!買買買!樂樂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