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 只为等待那份缘

下午抽空看了一篇汪曾祺的《受戒》,真的有很清新、很轻松的感觉。那些文字是汪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写的,他说记一个四十三年前的梦,而我觉得那一定有他童年的经历,很纯真、很质朴、很乡土、很让我沉醉。

看这样的文字,不由要回到自己的童年里去,回到那些农村的娃子们中间去。回到拐角、小瘌痢、大平子、丫头和黑皮们的欢笑中去。回到妈妈、施妈、梁阿姨、食堂的富爹爹、董老师们的关爱里去。回到夏夜里逮萤火虫、雨后捡地大皮(地衣)、小河沟里捉泥鳅、学校操场上粘蜻蜓的玩耍里去。回到我永远难忘的太平公社大院里去。看完了文章,还满心舒畅地舍不得从文字里走出来,舍不得从我年少最纯真美好的记忆里走出来。哈哈,我知道,其实我是一个多么容易被文字打动的人啊!

一直想再读茹志娟的《她从那条路上走来》,虽然离当初读此文时已经有七、八年的时光了。记得当时同事小谢从图书馆借来那本书,我们午休时一个读一个听,书里的奶奶和小也宝相依为命的亲情,小也宝颠沛流离的苦难童年,不知让我们流下了多少同情泪。读完那本书的周末,我去了姐姐家。按捺不住急切要分享的心情,晚饭后,我滔滔不绝花了两个多小时,深情并茂(其实是激动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向姐姐和读初中的外甥女复述了书中的故事。说到动情处,一把鼻涕一把泪,搞得姐姐和外甥女也跟着我一同直抹泪。还记得外甥女夸我,“大娘(丫头从小就喊我大娘,而不喊大姨。哈,就是这么任性!)记心真好,这么长的故事,记得这么清楚,还能说得让人哭了又哭,真是太厉害了!”那不是我厉害,而是我真的被感动到难以忘怀。能遇到一本难以忘怀的书,是幸运,也是缘分。遗憾的是那本书还回去后,就再也难觅其踪了。我曾努力地在大小书店寻找,一直不得,遍寻网上角落,也无消息。

不能释怀的还有王莹的《宝姑》,听的时候还在上高中(记得是姐姐读,我和老妈靠在床上听)。小小年纪的宝姑,被卖到有钱人家当童养媳,受尽折磨和委屈。残破的婚姻,两次自杀。虽然现在许多故事情节都淡忘了,但我却清楚地记得,那个昏暗的下午,在南后街164号少年时代的故居,为了宝姑悲惨的命运,我们娘仨边读边听边哭边感叹的场景。模糊记得那篇长长的《宝姑》并非单行本,而是只有半部刊载在《收获》上。结果那本《收获》也不知于何年何月,湮灭于蒙尘的岁月里,再无踪迹。

蒋碧薇的《我与悲鸿》未曾有缘一晤,但书柜里收藏着她的《我与道藩》,还有廖静雯女士的《徐悲鸿》(大概是这个名字),大师的两位夫人的文字都曾吸引过我,于是总想能购到《我与悲鸿》,觉得那样才算是一种圆满。但奇怪的是上海、北京、南京等大的书店都寻找过,也曾托福州工作的同事遍寻当地大小书店。同事很尽心,还在书店登记书名,托书店进货时帮忙留意,还是未果。我想买书也讲缘分的吧,缘分未到,找也无用。也许哪一天缘分到了,我所念念难忘的三本书就会随我回家,走进我的书柜里,走到我早就为它们预备好的贵宾席上就座。哈哈,那时候我会再二再三地细细品味,再次感受那些文学艺术醉人醉心的深刻魅力。


后记:

一、大约是2015年,终于在网上购到了茹志鹃的《她从那条路上来》。又细读一遍,虽然熟知故事情节,但依然为奶奶、小也宝的命运牵肠,被祖孙间相依为命的亲情感动得稀里哗啦。经典的文字,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都有触及人心的力量。向经典致敬!

二、整理这篇旧文时,我又不甘心地上网细寻。哈,心心念念这多年的《宝姑》和《我与悲鸿》,居然抖落烟尘,重现江湖。虽然都是二手书,但哪里还敢误前缘?快快快!买买买!乐乐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