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恥情緒的調節

人們在受到傷害的時候會悲傷、憤怒、自責等等,但是有時候我們並沒有受到傷害,想起某事的時候仍然會覺得很痛苦,這是因爲這件事喚醒了我們的羞恥情緒。換言之,當我們爲了某事自我感到羞恥的時候,這件事一樣會讓我們痛苦,可能更甚於受到傷害。

比如當我們與一個渣男分手時,其實並不很悲傷,但是當你回憶與他相處的過程,你會因爲自己曾經喜歡過這樣的人而感到自己有眼無珠,或者對於自己曾經的愛慕感到無地自容,這就是一個羞恥感。

羞恥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通過這件事情的發生,個人對於自我指向的負面的自我認知評估,比如在剛纔的渣男事件裏,個人會認爲自己沒有識人之明。

還有一個原因是由於個人會站在他人的視角對自己的能力提出負面的評估。比如從第三者去觀看我跟渣男之間的愛慕,一定會認爲我怎麼如此的不自重,等等這樣一些想法。

這兩種原因實際上都是對自我認同的傷害。有時候我們自己就是我們自己最嚴厲的評判者。

調節羞恥情緒體驗是必要的措施,目標是要恢復或者重塑在自己其他人眼中的積極的自我認同,就是說要減輕負面的評判,着重抓住正面的體驗。

面對這樣的羞恥感,通常會有三類辦法進行調節。

第一大類:防禦型策略

1.迴避類防禦型策略。幻想這件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可以讓我們感到瞬間的輕鬆,從而減少了這個事情對我們的衝擊。

2.重新評價類防禦型策略。我們對渣男重新評估,意識到他存在着一些優點,對這些優點只會讓我們對他有好感的。合適的解釋會抵消部分誇張的自我攻擊。

3.攻擊類防禦型策略。被狗咬了一口,不是由於我們不認識狗,躲避的不及時,而是由於瘋狗攻擊人的本性。這就完全抵消了我們對自己的責備,轉而去攻擊始作俑者。

第二大類:修復型策略

1.間接修復型策略。閨蜜對我們說,你遇到了渣男,這不是你的錯。類似這樣他人的認可與接納會起到間接修復的作用。

2.直接修復型策略。總結出渣男的特點,在下回接觸時,對這樣的男性提前躲避之。

第三大類:消極的認知調節策略

包括自責、災難化和反覆回想。

羞恥情緒的調節有可能會失敗。比如當我們通過渣男事件認定自己是不可救藥的弱智,不想再提及有關任何結交朋友、婚姻的話題。個體不再採取任何策略加以調節,並且持續的處在無望的情緒狀態中,這就是一種調節失敗。

再比如我們雖然採取了一些調節方式,比如我們忙碌起來,把這件事情忘掉,學會發現不僅沒有忘記,反而更加深刻了。這就是調節失敗。

但是如果成功的修復了自我認知,那麼我們將會獲得“創傷後的成長”,會變的更加堅強。

那麼在以上幾類策略中,大多數時候我們會在防禦和修復之間搖擺,最終找到一個平衡點。

調節中可以注意三個方面:

①當我們感到羞恥的時候,除了自我批判,有時候會預期他人對自己行爲的評價。這種評價在很大程度上會有我們個人的誇張和想象,這種誇張和想象的結果會讓我們更難以向他人尋求幫助。但是現實生活中,其他人並不會那麼注意你。

②羞恥情緒是正常的。羞恥情緒本身是個體在試圖去完善自己,努力與他人建立更積極的關係。這在我們不斷的成長的過程中是非常需要的階段,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件,通過這些事情,我們可以增強了自我力量,這就是成長。

③調節過程是一個反覆的過程。防禦型策略和修復型策略交替使用,使用防禦型策略的比例會高於修復型策略。首先要用防禦性的策略降低自我損傷,只有當我們認爲這種損傷是可以修復的時候,纔有可能去進行修復自我。也就是說,當我們不再一味的指責自己,災難化後果,變得較爲理性之後,纔有可能重塑自己的信心,迎來成長的契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