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結構、有條理,纔會有好結果

我們的大腦接收帶寬有限,更偏愛有規律的信息。反應快的人,不是因爲他更加聰明,而是善於高效思考,大腦歸納整理信息的速度更快,可以準確地抓住核心,規劃行動。

同樣的內容,通過結構化思維,有結構、有規律的整理,可以大大提高你的思考效率,讓複雜的問題變得很簡單。

掌握結構化思維方式,不僅可以高效地傳遞信息,還能快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面前,可以快速地刪除無關信息,化繁爲簡,把握本質。在表達的時候,可以做到有理有據、調理清晰的闡明自己的觀點。

講了什麼

結構化思維,就是在面對問題的時候,通過某種結構,把問題拆解成一個個可以解決的單元,然後逐個分析,得到最終結論。

不僅可以把事情考慮的很周到,還能分析的很清楚。它是一種從無序到有序的思考過程,使用先總後分的立體化方式解析問題。

從縱向看,最頂端是你需要解決的問題,下一層是不同方面的支撐,再下一層就是支持的具體原因,也叫做子理由,可以不斷地往下拆解子理由,直到問題可以直接解決爲止。

在橫向上,每一個層級也要做到結構化。要通過歸類分組的方式,對信息進行排序、窮盡處理。金字塔結構圖,是結構化思維的核心。使用金字塔結構圖,體現的是結構化思維的立體化分析方式。

在接收信息的時候,可以把信息分爲結論、理由和事實三個部分。如果三要素並不完備,或者彼此之間的邏輯關係不完備,那麼就要提高警惕。這個信息的可信度,就需要接受質疑。

作爲信息的接收者,首先要明確對方表達的結論,要知道對方想要表達什麼。結論就是中心思想,它首先是一個觀點,也就是從某個立場或者角度出發,對事物或者問題的看法。

辨別支持結論的理由,要重點查看它的支撐理由,找出信息中的事實依據。數據和不帶感情色彩的事例,都是客觀的存在。就是那些通過金字塔結構拆解到最後,得到的那些支撐結論和理由的東西。

當最後的事實可靠,支撐的理由和結論的邏輯順暢,整條信息纔是完整可信的。如果在信息中沒有給出足夠的支撐理由,最後的結論就不一定可靠。

可以找到一些具體的數據和事例,判斷結論是否正確。可以再往前推一步,判斷數據和結論之間的辯證關係。

我們的大腦在接收信息的時候,會根據自身的特點,進行歸類和重組。在分類裏面,比較接近的事物,會更容易被記住。

可以使用MECE法則進行分類,它的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在分類的時候,各個要素之間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遺漏,簡單講,就是不重不漏。

MECE好比一把尺子,可以用來判斷信息要素是不是分類清楚了。在遇到一大堆信息時,可以嘗試使用MECE法則窮盡要素,然後再把它們分析清楚。它不僅可以對信息進行完整的歸類整理,還能激發原來沒有想到的點子,拓展思路。

一個結論,是不是有思想有內涵,差別就在於對結論的提煉。結論,是有中心思想的主題句。沒有思想的結論,就是沒有把核心總結出來的結論,概括的不夠徹底。

一個有核心思想的結論,可以讓觀衆清楚的感知到,你到底想做什麼。提煉已有信息素材的方式有兩種,歸納法和演繹法。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好的結論,可能是這兩種方法的結合。先找到事物本身的共性,然後通過總結事物發展的結論,給出一個有完整意義的結論信息。

想要徹底地概括一個結論,要習慣於參考金字塔結構圖,從底部開始,把所有的要素進行歸類,然後向上推演。

很多人在表達的時候,並沒有在一開始就闡明自己的結論。在聆聽的時候,必須要時刻分析和篩選談話細節,進而判斷什麼纔是最終的結論。聽到的細節,還是非常瑣碎的羅列,沒有什麼規律可言,記都記不住,就別說聽懂了。

有結構的表達,就是以結論爲開頭,層層論證結論,最後再強化結論的過程。這個表達結構,也符合金字塔結構。

頂層是總結論,然後是支撐結論的要點層層下分,直到客觀事實跟數據。在橫向上,每一組要點,都有一定的規律和分類,彼此之間也有邏輯關係。

一個結構化表達的訓練方法,重要的事情說三點。想要把一件事情,準確地概括爲三點,要具備信息快速歸納、整理和提煉的能力。

在橫向上,要符合類和比,話題不能有遺漏和疏忽,還要有先後順序。在縱向上,要符合論和證,要挖掘思考的深度。

如何理解

在工作的時候,拿到一個項目。比如說,如何才能找到吳亦凡的聯繫方式。

拍腦袋想,也能找到幾種可能的路徑,使用結構化思維處理,那就不一樣了。

吳亦凡是一個公衆人物,勢必會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聯繫方式有兩種,公開的聯繫方式和私人的聯繫方式。我們和吳亦凡不熟,私人聯繫方式肯定搞不到,那就只能去尋找公開的聯繫方式。

在自媒體時代,每一位藝人都會有自己的自媒體賬號,可能並不是他自己在運營,但肯定和他本人有聯繫。常見的自媒體無非就那麼幾種,微博、公衆號、抖音、Facebook。

使用微博搜索“吳亦凡”,第一條結果“Mr_凡先生”。可以給他發私信,也可以通過工作郵箱聯繫他。他理不理你是一回事,如何聯繫他這個問題已經得到解決。

思維角度

結構化思維,脫胎於金字塔原理,是它在實踐中的拓展延伸。打眼一看,好像也沒啥東西,用起來卻是一點都不容易。

MECE法則,僅僅從理論上討論,好像是簡單的很。拿到一個具體的案例,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到拿來就往上套。

知易行難,在結構化思維這一塊展現的淋漓盡致。

實踐角度

結構化思維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利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使用結構化思維處理。有條理、有邏輯的處理問題,是展現專業性的基本條件。

習慣於使用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就有條件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到問題的核心所在。它最大的優勢,不是找到一個解決方案,而是窮盡所有方案,再從裏面挑出一個最佳策略。

知而行之

結構化思維看起來很簡單,用起來可一點都不簡單。天天用,在實戰中磨礪自己,逐漸把它變成自己的本能。

在隨後的日更過程中,每一篇文章都要嘗試套用結構化思維,分析文章內容,然後整合輸出。既能提高學習效果,又能刻意練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