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醉蘭池》:希望他的來世,不要生在帝王家


在連着寫了兩篇現代文之後,尼羅開始嘗試着寫起了古代文,於是就有了這第三部作品——《一夢醉蘭池》。


這是她寫的第一篇古耽,同時也是她寫的第一篇同人文。


是的,這是一篇歷史同人


(圖片來自網絡)




.


2006年8月8日,尼羅在寫完《月淡如冰》後,迅速開了第三個坑,取名“一夢醉蘭池”。我想,這個書名的由來應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互動百科)


“一夢醉倒在蘭池,但願長醉不復醒。


這篇文的背景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中的主要人物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


平陽王元修: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大丞相高歡: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大將軍宇文泰: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這三位都是中國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人物,需要說明的是,高歡有個兒子,是他的次子,名叫高洋,後來做了北齊的開國皇帝。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高洋死於飲酒過度,死時不過三十來歲。史書記載:高洋荒淫無度,暴虐無道,堪比夏桀。《一夢醉蘭池》裏所描寫的元修,不像是歷史上真實的元修,更像是歷史上真實的高洋。


我很喜歡這篇小說的開頭: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這裏的“我”便指的是平陽王元修了。


元修生在皇宮裏,一歲時就被送去偏遠的塞北做了平陽王,他從小在封地內長大,沒有人敢來管教他,導致他的惡名同他的美貌一樣無人不知。因爲他那做皇帝的叔叔駕崩了,所以他這位宗室子弟便被大丞相高歡請到洛陽,做了天底下最尊貴的帝王。


元家還沒有出過像元修這般美貌的男人。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高歡是如此稱讚他的好皮膚的: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尼羅第二次在自己的文中如此形容一個人的皮膚是在《民國遺事1931》一文裏: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高歡希望元修能安分守己,但元修卻不甘心做傀儡。他在宮中大開殺戒,惹得高歡十分不滿,大罵他像個沒有心肝的野獸: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高歡不待見元修,凡是元修喜歡的,他都要想法子毀掉。


元修喜歡自己從平陽王府帶來的侍女玉秀,整天都和她待在一起,於是高歡殺了玉秀,殘忍的毀掉了他的太陽、趕走了他的春風。


元修喜歡瑞華太妃,爬上宮牆、坐在上面,從下午等到傍晚,只是爲了能看她一眼,於是高歡將瑞華太妃變成了尼姑,將她送去了位於宮外的靜涼庵。


高歡強迫元修成親,大婚那天,元修第一次見到了宇文泰


宇文泰是徵北大將軍,長得十分英俊,元修不由地對這個人產生了一絲好感。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他覺得宇文泰是個好人,誰知宇文泰很快就發動了叛亂。


在高歡率軍圍剿叛軍期間,元修把堂兄元昭接進了宮內。他喜歡元昭,希望對方能永遠陪着自己,可惜他卻釀成了大錯——元昭兄妹二人皆因他而死。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在旁人眼裏,他就是一個瘋子,一個喪心病狂的惡棍。


人人都怕他,無一人愛他。





得知皇后懷孕後,元修從一開始就很期待。兒子出世後,元修從皇后那裏搶走了他,這個孩子,是他的全部希望。


不久,高歡戰敗,元修帶着兒子逃出皇宮,不慎落入宇文泰之手。這時,安神丸中的毒性發作,元修變成了一個瞎子,是宇文泰找來的江南名醫賀成璧治好了他的眼睛,也是賀成璧帶他逃離了將軍府。


賀成璧是本文中一個關鍵性的人物,元修逃離宇文泰後發生的事情,基本上都是通過他的口所講述出來的。因此,《一夢醉蘭池》中的“我”其實是兩個人,一個是元修,另一個就是這位賀大夫。


(圖片截圖於原文相關段落)


元修同賀成璧賭氣跑了出去,不料卻被高歡手底下的人給抓住了,他的生活看起來是回到了從前那樣,事實上,連從前都不如。這回,高歡是徹底的不把他當人看待了。他想要一件禦寒的棉衣,還得低聲下氣地哀求高歡。


(圖片截圖於微博)


賀成璧親眼見證了元修的死——高歡把他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他誰也不認識了,連發脾氣都不會了。


終於,在一個春天的下着大雪的早上,元修還是死掉了。可怕的是,他死的時候頭腦無比清醒。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思想變得清明瞭起來,但那隻能讓他的痛苦與恨意再加深一層。


他死的時候,身旁只有一個賀連璧。


元修是個矛盾體,他的一生。短暫而荒涼,孤獨而寂寥。他生於帝王之家,享盡人間富貴,卻從不知道情爲何物,終其一生都沒有得到過幸福。他死的時候,仍是恨着的。


此恨,至死方休。


高歡和宇文泰忙着爭天下,沒空理會元修的生死賀連璧儘管深愛着元修,可他不過是一介書生,根本就無能爲力。元修死後,他也只能感慨一句:“希望他的來世,不要生在帝王家。”






看完《一夢醉蘭池》之後,我的感受和下面這位同學的感受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圖片截圖於百度貼吧“尼羅吧”)


我只能說:尼羅的文字彷彿帶有一種魔力,讓我在不知不覺間便着了魔。


憑心而論,《一夢醉蘭池》的文筆實在算不得完美,文中有時還會冒出來幾句現代用語,稍顯稚嫩和粗糙。可作者實在是太會講故事了,開頭便吸引住了我,看的我簡直欲罷不能。


(圖片截圖於微博)


在早期的三部作品(《死於熱帶》、《月淡如冰》和《一夢醉蘭池》)中,尼羅筆下的三位主角幾乎都是同一種類型——病懨懨的美男子,自身力量無比弱小,命運掌被控在他人手中,在很年輕的時候便離開了這個世界,或自我毀滅,或遭人暗害。


當然,《一夢醉蘭池》一文的主角元修和前兩位主角(《死於熱帶》一文的主角李賀寧、《月淡如冰》一文的主角朗博蘭)相比還存在着一些不同之處。那就是,前兩位可沒他這麼壞,他簡直就是沒人性,不怪乎高歡罵他像個“沒有心肝的野獸”。


元修這個人,可以說是尼羅在作品中所刻畫的第一個“表裏不一”的主角了,至於這第二名嘛,怕是得排到顧雲章的(《惡徒》一文的主角,2009年作品)頭上。


尼羅後來所刻畫出來的很多主角,身上幾乎都有這三位主角的影子,關於這三篇作品的影響,有同好分析的很到位,因此我就不再贅述了。


(圖片截圖於百度貼吧“尼羅吧”)






《一夢醉蘭池》全文約有11萬字,同前兩篇文(《死於熱帶》和《月淡如冰》)一樣,它仍然使用的是第一人稱,仍然是以主角的死亡作爲終結。


關於這兩點,我在貼吧裏看到有網友解釋說是因爲當年(2006年左右)流行用第一人稱寫文,而且,當時還流行虐文。如此看來,尼羅在創作這三篇小說的時候,其實也受到了當時網文界大環境的影響。


《一夢醉蘭池》比《死於熱帶》和《月淡如冰》的文筆要好很多,可以看出作者進步很大,能在短期內便取的如此大的進步,着實不易,固然,這有天賦的因素,但也離不開後天的努力。


從這篇作品裏,我們已經能看到,尼羅正在試着轉型,結果當然是——她成功了。而且是:大獲成功。


(圖片截圖於百度貼吧“尼羅吧”)


《一夢醉蘭池》完結後,尼羅又寫了一篇歷史同人文,背景同樣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名則以主角的名字命名,它便是——《韓長鑾》,這回倒是換成第三人稱了,可惜它是個坑,而且尼羅已經明確表示過不會再填,所以我等就只能仰頭嘆息了。


最後,還是老規矩,照例表白我女神尼羅大大。


我愛她!



尼羅作品書評回顧:

《民國遺事1931》 :我可是靠臉吃飯的

《死於熱帶》:我站在高處,看了看遠方


《月淡如冰》:若有來生,我一定不要這樣生活


寫出這種小說的人,我十輩子都追不上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