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动力发展史看混动与电动之争

      偶然看到一款叫理想One的SUV电动车, 续航里程800公里,噱头十足。大众印象中,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不过300-500公里。


         但是,理想One采取的是增程式设计,原来是油电混动,续航800公里是可能的。这里又不得不谈起油电混动与纯电动汽车之争。 

         特斯拉俨然已成为纯电动的标竿。然而,在没解决电池续航里程之前,混动还是更令人心安的选择。另一方面,因为结构更复杂,混动汽车普遍比纯电动汽车贵得多。汽车充电效率的飞速进步,以及各地在部署充电桩方面的高歌猛进,又让不少人相信,可以信赖的纯电动车,在不久的将来可期。

       从能源洁净度来看,完全以电力驱动的交通,必将主导地球,只是早晚问题。那些押注混和动力的汽车制造商,赌的想必正是时间。 

      人类记录中第一辆汽车,可以追溯到1672年,洋传教士南怀仁制作了一台约60公分长的类汽车蒸汽动力装置,作为玩具送给康熙帝。

     然后,直到100年后,1770年前后,第一辆正式的蒸汽车出现。

      1885年左右,汽油和燃油动力汽车相继出现, 并逐渐出现,并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独领风骚,直到现在。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历史最早在1828年,比汽油和燃油车还早。然而,直到现在,电池续航能力和稳定性,依旧是攻克不了的难题。即使特斯拉采用业内良品率最高的松下锂电池,仍不可避免自燃事件的不断出现。电池核心技术的发展停滞,才是混动汽车厂商们抓住的机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