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受霸凌,該叫他打回去還是向老師家長求助?

官方通報“上饒10歲男生被女同學父親殺害”那天晚上,水木丁老師的微信羣發起了一個討論話題:孩子在學校受霸凌,該叫他打回去還是向老師家長求助?

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說“叫他打回去”的人居多。我的注意力聚焦在事件本身,雖然沒有更多的背景材料,但“殺人犯法”我是知道的。即便是傳聞中的“被霸凌”,那個小男孩“從開學到現在幾乎每日打罵”小女孩,女孩家長就有資格、有權利去殺了他嗎?

看到澎湃新聞披露出來的家長微信羣截圖,我說:那個女孩的爸爸,發在家長微信羣裏的話,讓人覺得他的溝通方式和溝通能力都很差。

我爲什麼這麼說?

看看女孩何某璇爸爸在行兇前一天發在微信羣裏的話吧。

第一,這段話是針對男孩劉某宸的。男孩在不在羣裏?通常小孩是不在家長羣裏的,即便這小孩羣裏,這種溝通方式對一個10歲的小孩妥不妥當?男孩不在羣裏,那就是說話給男孩家長看的……人家男孩家長表示第一次知道這件事,還說加微信私聊,結果沒聊成,第二天兒子就沒了。

第二,“想想我們夫妻從女兒一出生就雙雙辭職在家就爲了能夠多陪伴她……”說實話我最震驚的就是這點,家裏開礦的?自由職業者?夫妻雙雙都不用上班的?專職陪伴了10年的女兒被霸凌?不應該反思一下嗎?

第三,“作爲家長”,聽說女兒被同桌打(真的嗎?),媽媽找男生“溝通了幾次”,爸爸“也勸說過你”……你們40好幾的人,直接去找人家10歲的男孩,不覺得羞恥嗎?難道不應該找老師、找男孩父母對等溝通嗎?這本身就是家長對小男孩的霸凌了好吧!你們女兒沒本事跟同學對等溝通解決問題,既然要你們出面,難道不是去找學校老師和對方家長嗎?

第四,“不知你家庭住址所以只能在校門口等你……”這是赤裸裸的威脅。

“凡事都有至少三個解決辦法”,孩子在學校受霸凌,叫他打回去是一種解決辦法,向老師家長求助是一種解決辦法,但第三種解決辦法,肯定不會是“去殺了他”吧?!雖然很多家長會發狠要去“揍死他”。

我通過微信羣裏何某璇爸爸的發的文字,只覺得他是個不會溝通的人,說“情緒正常的女孩的父親,是不會去殺人的”,沒敢說這就是個神經病,怕被羣起攻擊。畢竟網上很多鍵盤俠已經在叫囂“殺得好”了,好像他們斷定那個不幸的、生命止於10歲的男孩一定是個霸凌者,是個熊孩子,會長成惡魔,那個殺人者不過是在提前“替天行道”。

這實在是太可怕了。爲殺人者叫好,這是多麼深重的戾氣啊。

今天看到有消息說,女孩的父親“有躁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情緒相當不穩定,行爲處事都偏離了正常人的邏輯”。即便他殺死男孩的時刻是清醒的,那也是對自己的無能本身的一種憤怒。

我們都是從10歲過來的,如果你有小孩,也會從1歲、7歲、10歲……慢慢長大。今天我回想起很多小學二、三年級時候的事。

當年沒有霸凌一詞,但“欺侮”和“被欺侮”肯定是存在的。男女生同桌,中間劃一道三八線,胳膊肘一過線,啪一下打回去的情形有過吧?我們班有個女生被同桌欺侮,每次寫作業只佔據課桌小小的一角,我們班還有個女生比較強悍,男生胳膊一過線就用鉛筆紮了過去……

課間十分鐘,男生女生大都出去玩了,如果呆在教室裏的有很多女生只有一個男生,外面的男生看到了就會壞壞地唱:“……這麼多的女生,一個田加力……”若教室裏一羣男生,只有一個女生,肯定也是坐不住的,會有人唱“這麼多的男生,一個7加7”。

我剛從農村轉學到城裏,不知道他們在嘲笑什麼,後來才知道“田加力”是男,“7加7”是女。“女”字寫起來,可不正像一個正7一個反7?

班裏坐在最後一排的學生,要麼是留級生,要麼是學習最差的。有個叫王某生的同學,我真的不記得他的真實姓名了,只記得他的綽號“兩五一十八”。小九九背不出,他背的是“二五一十八”,這就成了他的名字,老師還在後面加上一句押韻,至今我還記得連起來是,“二五一十八,偷西瓜”。

印象太深刻了,那個男生是留級生,後來小學沒畢業就綴學了。現在想想,他就是學習不好,難道不是被全班同學包括老師霸凌過?我雖然沒直接欺侮過他,但肯定也參與了嘲笑他的行列。

那個叫何某璇的女生跟被殺的男生同桌,回家跟父母所說的“幾乎每日被打罵”,是什麼程度?是不是被用鉛筆扎過?胳膊過線被打過?

孩子們之間的矛盾,通常孩子們自己會解決。如何與人打交道,平衡同學間的關係,那也是他們成長的功課。家長需要告訴孩子的是,我們是你堅強的後盾。如果有人欺侮你,如果遇到什麼困難的事,一定告訴爸爸媽媽,如果有必要,我們可以替你出面。但不應該是去殺人的那種。

父母要做父母該做的事。

父母的責任是教育孩子,教給他們方法和技巧,讓他們學會生存。要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成長。要幫助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並且能夠給社會一份正面的影響。

教育孩子不要霸凌他人,也不要被霸凌。前兩天有個我喜歡的博主談到兒子在讀《烏鴉與狐狸》的故事,兒子說狐狸太狡猾了,她教育兒子說,你要想想怎麼才能不成爲那隻烏鴉。

假如真的被霸凌,我當然支持打回去,而且是“打不贏不要回家”的那種。

據說,希拉里的父母就是這樣教育她的。

不信,你們可以搜一下新東方前合夥人徐小平的文章,《三個街頭打架的小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