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至上

本週工作極爲忙碌,出差還要兼顧於產品開發,角色切換爲產品經理模式。飛行途中,寫點感悟。

我認爲,未來不是消費主義盛行的年代,而是個性化的百花齊放。產品的差異性,纔是商業制勝的法寶。

好的產品經理一定是深諳心理學的高手,比如微信張曉龍、今日頭條的張一鳴。一個標榜極簡主義,其實是簡化消費者行爲方式;一個秉持算法至上,讓機器預測人心。兩者異曲同工,都以“掌控心智”爲原則開發產品。我認爲,好的產品經理就是帶有哲學家氣質的企業家。

比如說,個人特別喜歡的產品經理教主喬布斯,用創新徵服世界,但蘋果公司的設計本源是禪宗。

在做產品開發的時候,個人覺得代入感特別重要。把自己隨時隨地放在終端消費者的角度去提升產品功能性和包裝的整體效應,並且最大限度的放大品牌價值。從醞釀之初,產品經理就應該讓自己的視野凌駕於“設計之上”。

因爲從設計的角度來看,世界上鮮有「微創新」或者「自主創新」,如果創新有大小的限定,就像多數人認爲的那樣,具有革命性的突破或者有高技術含量的研究才叫創新的話,那麼你就不會認識到創新的原創性。

好的產品就是好的品牌。而好的產品經理,除了是設計師、更應該是品牌經理。這種角色的契合度,直接決定了產品的生死線。

任何產品都有生命週期。如果一個品牌具有在消費者中喚醒特定遐想的能力、具備與衆不同的消費者吸引力、或者擁有一套能夠支持品牌重生的銷售渠道,那麼這個品牌就可以延展產品線做二次開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