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九過年紀事

時至大年初四,己亥豬年的年味已趨平淡,大部分人將很快投入到工作日中。在農村,年的週期稍長,伴隨着走親訪友,各類民俗活動,要持續一些日子。

在廣大羣衆中,尤其是青年人,歸家之後不免受到各級長輩的盤問,工作爲何不穩定,還不找對象打光棍啊?過年僅存的趣味更淡了幾分,我是徹底受了這樣關懷的詰問,大大理解其中滋味......但不曉得爲何,我卻仍然喜歡過年的時光。

我在臘月底歸家。於我的家庭而言,這是姐出嫁後的第一個春節,所以我們的人員進一步縮減,我在某一刻出現傷感情緒,但想到姐姐的幸福,這種情緒自不久留;於我們的大家族而言,大哥喜得千金,乃是注入新鮮的活力。因我有了微薄收入,年貨備置的責任自然落至我的肩頭,所以自來不趕集的我,二十二和二十八的年集都逛了一遭。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臘月三十的當天,大哥一家由於新生兒尚小,經不得折騰,在縣城過年。在酒泉的幾家,倒是人丁極盛,去年新有四嫂,更添熱鬧。所幸的是,二大、二哥、二嫂、喜強於三十傍晚到了家中,以參與祭祖儀式。三十當天,煮肉骨頭,寫春聯,貼春聯,準備獻飯妥當之後,接了先人進來。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這邊,春節的祭祖儀式,仍有古風,接了先人進來,需要焚香磕頭,燒黃表,在祭桌上,有坐紙,有煙、水果、酒水、點心等祭品,先獻茶,後獻飯,三十傍晚乃是獻上餃子,之後我們纔可以吃飯。

獻過飯,吃了餃子,便是喝酒守歲。因爲有現代網絡的臂助,人員不齊的缺憾倒彌補了一些:我們開了視頻羣聊,縣城、酒泉、老家,還有各個親朋都加入進來,遠程喝酒,並在家族羣裏發紅包助興,也是熱鬧非凡,長輩們十分高興,小輩們樂意奉承。飲酒爲樂,直到子時新年到來的時刻,我每年在新年零點之時,放下迎接新歲的炮仗和煙花,屆時,莊間各家各戶都燃起花炮,點亮漆黑的夜空,美麗異常。炮聲響起之時,把家裏的貓嚇得夠嗆,雙目圓睜,竄到桌底下半晌不出來,他大概是以爲末日到來......但我的心裏只剩無限感懷,又是一年到了。

我們在凌晨三點左右爲先祖獻飯,獻飯另有講究,如同焚香不爲雙數,獻飯也是單數,有菜有湯,葷素搭配,獻過了飯,抓緊睡覺,因爲二大早上還要返回縣城上班,需要五點早起,只得睡兩個小時。早晨,二大他們走了,留下喜強,今年,由我和喜強代表我們家拜早年。

初一至初三,拜年共有三天,獻過飯之後,喝了茶,我和喜強出發拜年,拜年是到同祖的家中,去了仍是燒香磕頭,並給各個長輩拜年,哪怕長輩們耳聾目眩,仍然要行此儀式。初二陪着新姐夫認親房,在大爸家喝了良多酒,歸家後,二姐夫又至,正在興頭,又擺開喝酒,平日少喝白酒的我,當天酒量感人,得有一斤白酒下肚,後面果然下不來臺面,當場狂吐,狼狽不堪,這是我喝酒以來,吐得最歡一次。吐完之後,睡到了傍晚又起來吃火鍋,也佩服我的恢復之快,只是當天睡到半夜,口乾至極,但實在起不來,只是香甜的冰糖茶在腦海中反覆盤旋,到了半夜才沉沉睡去。

初三的傍晚,便是送先人的時間。二哥他們又回家中送先人。下午,打紙,獻茶飯之後,就開始送。送先人和接先人不同,需要帶坐紙冥幣炮仗,提涼漿水(是撒了給過路的餓死鬼),到祖先墳頭,分別燒紙錢。現在是冬季乾燥季節,墳地裏乾草橫生,點火燒紙稍不注意會引燃乾草,着起來很難控制。我們去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火苗借風勢,躥起來有膝蓋高,我們以乾土蓋之,腳踩得以撲滅。等我們返家時,山上又有火起,沿着山埂蔓延,在夜色下極亮眼,所幸此山只有野草,無林木和農作物,蔓延兩刻之後,火勢被阻,自滅,心方安。此種事往後需極爲注意,哪怕荒山野嶺,也不要發生安全隱患。

我對春節的記錄便止於此。但我的筆觸尚不能停,這些年,我每年都會寫一篇過年的紀事,有的時候蕭索無味,有的時候豐富多彩,這樣的記錄間,我能明顯感受到每年之間的變化。例如今年,快手等短視頻平臺迅速佔領了廣大農村人的生活,在農村,好像進入全民直播的狂歡,村裏人就是開了鏡頭,聊天說話,也有能唱的,唱秧歌爲樂,我一向不喜歡玩快手抖音等,都沒有下載過這些產品試玩,還曾經說:中國人的創造力和業餘文化生活全在快手和抖音之中了。回家之後,看到這類產品在家鄉的生命力,令人側顏,前兩年,大家的網絡生活還是以微信爲主。現在我倒是認爲,這並不見得是壞事,我也沒必要強行將自己孤立在這類狂歡外,家鄉人受苦受累,能夠藉助網絡獲得一些歡愉,是好事,人情的聯繫,自來便於工具無關,電話時代,大家覺得更有人情味,都守着一個座機,好久才與親人聯繫一次,覺得親情十分深厚,現在天天在網上瞅着覺得無趣,是一種錯覺,人情冷暖,自古皆有,到了今天,過年仍然會淪落爲一定層次的攀比儀式,誰家的娃娶了漂亮媳婦,買了什麼車,賺了多少錢,給家裏買了什麼傢俱,都成了鄉鄰的談資,到了自己家中,這些別人家的孩子,更成了鞭策自己家娃的基礎,所以,沒車沒房沒媳婦的我在這個春節成爲了失敗青年的典型代表。

但我歷來不願與人爭鋒,我只與自己爭,所以,在面對此類壓力時,我都能巧妙化解——由他們說去吧。人這一生,本身就是一系列失敗串聯起來的,哪有什麼絕對的成功人物,想通這些,你會快樂很多。

如我所講,在農村,費孝通所講的鄉土社會本色正在逐漸瓦解,年輕人們對於故鄉,已經成爲一個懷念但似乎回不去的理想國,思念極盛,但漸行漸遠,鄉土社會的一些傳統,自然會逐漸瓦解,以我們的拜早年爲例,前些年,人員極多,需要最年長輩高者端了香盤,家族中的後輩按輩分排列,一家一家地去,烏壓壓一片,院子裏都會跪滿,現在已經極爲簡化,大家散散漫漫,能去的也少,好多小孩也不知道去的是哪家,和自己什麼關係,家長也懶得講,所以跟着磕個頭罷了。這類現象,我從來不願意評論好壞,在我看來,世代更替,文化自然也會更新迭代,這是大勢所趨,個體在其間,則如微塵,參與到其中時,努努力,散發一些微光,還能收穫無限幸福,這便是意義所在,所以,我挺喜歡過年。

於我個人而言,這樣的記錄,越來越有社會紀實的味道,我發現,這片土地既與我密不可分,那它的變遷,則也是我的成長,故而,我選擇繼續記錄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