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減負了,家長增負就是錯?莫從表面看問題!

官方千方百計給學生減負,家長卻想方設法給孩子“增負”,這正是官方智慧和民間智慧的巧妙融合,這不是回到原點,而是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這樣的家長,是睿智的!

在有些人看來,這一減一加衝抵了,似乎失去了意義,甚至有人說孩子是逃出虎穴又掉進了狼窩。其實,這是只看到表面看不到本質,學校減負是必須的,家長增負也是必須的,一點都不矛盾。

官方爲何全力減負——方向引領!

作爲最高主管部門,這是官方動作,這是對學校辦學行爲的規範,起到一種方向性的引導,將具有巨大慣性的應試教育的航船的航向,向素質教育方向引導。

有人會說,爲何不直接禁止應試教育,直接改變成素質教育,這種願望是好的,但是不現實。從國家而言,現階段的人才選拔主要方式仍然是高考這種主流模式,從民間而言,最得到認可和支持的,也是高考模式。

而高考這種人才選拔的模式只要存在,應試教育就永遠存在,而且,應試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如果認爲強行轉變,教育這艘巨輪就有傾覆的危險。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保持其合理性,在方向上加以引導。

減負,就是這樣的引導的具體動作之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將來自學校的負擔減下來。學校繁重的作業,是針對所有學生,有的根本不需要,有的根本吃不消,不減負,絕對不行!

民間爲何又要增負——不誤孩子!

教育部門的加負是必須的,民間的增負也必須的,因爲官方要兼顧“海量”,家長負責的是一個。

有人認爲,有些政策不科學不合理,是水平欠缺,其實這是自己看不懂,國家教育智囊那麼多,是不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的。比如,爲了減負,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顯然,這對於處於學習初始階段,需要培養學習習慣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是不利的,很多家長都反映了這樣的問題。

但是,爲何要這樣規定,這就是表明減負勢在必行,哪怕犧牲一點也要達到目的。在這種規定之下,留下的空白誰來補?當然是家長,家長可以監管孩子寫字,培養孩子在家作業的習慣。爲何到高年級初高中不這樣,因爲家長輔導不了孩子的課程了。

再比如,既然減負,嚴禁在職教師補課,爲何不直接把課外輔導機構給禁止了,只規範不禁止呢,是國家做不到?顯然不是,這也是留下空白,讓家長和社會來補充。

官方減負是一回事,家長增負是另外一回事,如果家長一根筋認爲這兩者應該完全統一起來,那你就輸了,你的孩子就輸了。學校繁重的作業,是針對所有學生,不減不行!家長增負,是個性化的選擇,針對的是孩子短板和優長發展區,這是補短板和促特長,不增負,能行嗎?肯定不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官方減負和民間增負,兩者有着質的區別,這兩者不會相互抵消,只會起到互補不足,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文:當代師說;圖: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