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些人如果真的年少有爲,還會有後來的霸業嗎?

李榮浩有首歌曲叫《年少有爲》,配合着李榮浩獨特的嗓音,歌曲非常的好聽。歌詞大意是說如果自己年少有爲,那麼他的人生將是完全不一樣,就可以做很多年少時期想做的事情,也可以彌補很多遺憾。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卻是,歷史上有些人他們不可以年少有爲,因爲如果他們年少有爲了,那他也許就不會成就自己後來的霸業,他們註定要經過生活的壓迫和命運的折磨。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如果這些人真的年少有爲,還會有他們後來的霸業嗎?

一.漢高祖劉邦

這位大漢王朝的建立者,終其一生也無法和年少有爲幾個字沾上邊。根據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劉邦出生於農家,性格倒是寬厚仁愛,但是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懶惰。出生於務農家庭,但就是不願意幹農活,少年時期整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直到後來當了張耳的門客之後,纔算是有了一個正經工作。後來隨着張耳被秦朝通緝,劉邦就再次失業回到了徐州老家。回到徐州後當了泗水亭的亭長,這纔算又有了一個工作。

殊不知,他以後的老對手項羽在少年時候(劉邦比項羽大24歲),都已經熟讀各種兵法書籍,沒事舉鼎玩了。但是開歷史上帝視角的我們知道,後來劉邦就是從一個小小的亭長,歷經命運的各種折磨,一路逆襲到了建立大漢王朝。而如果他當年真的是年少有爲,想必以他早年的性格經歷,應當也就滿足與現狀,不會再有進取之心了,更不會戰勝那個年少有爲的楚霸王項羽了。

二.明太祖朱元璋

相比較劉邦,老朱更不可能和年少有爲這幾個字有一毛錢的關係。劉邦至少還能吃起飯,還能遊手好閒的瞎晃盪。而老朱呢一天不幹活,隨時都有可能被餓死。朱元璋的生活和命運選擇的都是地獄模式,少年的他每天想的事情都是怎麼活下去,至於別的東西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奢侈想法了。

但也正是長期生活於那種艱難的環境之下,磨練的朱元璋堅韌不拔的意志,以及那理性到冰點的思維。後來的朱元璋無論是帶兵打戰還是治理國家,面對諸多的諫言獻策,都極少有判斷錯誤的時候。這些都是他那困苦的歲月裏所錘鍊出來的性格,因爲錯誤了他可能什麼都沒了,所以他必須要冷靜判斷。而如果朱元璋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少年時期便年少有爲,也許他的一生會過得幸福安穩,但終究不會達到朱重八的成就高度了。

三.郭德綱

說完這麼多古代歷史的,我們說一個稍微現代的,知名度很高的郭德綱。如今的德雲社以及郭德綱可以說是相聲界的一座大山,無論誰想在相聲行業有所作爲,都免不得會被觀衆有意或無意的和郭德綱進行比較。郭德綱有今天的成就除了他的業務能力很強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無意”中成功的。因爲他也不能年少有爲,如果他年少有爲了,可能就沒今天的德雲社了。

郭德綱在面對採訪的時候引用過蘇秦的一句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郭德綱是想說成功都是被逼出來的。回看郭德綱的這一路,如果他當年已經是年少有爲,憑藉着他的業務能力吃飯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少了這一系列的命運磨鍊,他又如何能破釜沉舟的開拓出“德雲社帝國”呢。

年少有爲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的事情,如果我們年少有爲可能很多事情將不再是個遺憾,也許你會沿着你的興趣做成一番大事,也許你不會再讓一段感情無疾而終。然而我們終究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們沒能年少有爲,甚至直到現在,我們還在爲生活奔波着。但是我們依舊在努力堅持的活着不是嘛,也許在下一個轉角,命運之神眷顧的就是你了。我們沒能年少有爲,但願能餘生有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