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感

(一)允許自己低迷

女生每個月都有那麼幾天不舒服,其實男生也一樣,總有那麼幾天不喜歡說話,狀態低迷。

也許是工作的壓力,也許是自身的性格,也許是生活的瑣碎,也許沒有也許,反正就是這樣。

一向以陽光,積極示人,回家褪去一切包袱,獨自一人時,才發現自己原來也有消極厭倦的一面。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本屬正常。

坦然接受,平穩度過,減少消極影響,其實也沒什麼。

看了太多的雞湯,聽了太多的道理,人生依然在自己手中,因爲未知而精彩,因爲不一樣而彌足珍貴。成功人士的故事很精彩,只是我們並不完全知道背後的故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管你是快是難,終將到達一樣的目的地。既然如此,沿途的風景和一起看風景的人,顯得更加重要。

(二)保持好奇心

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會發現他們精彩笑的好開心,對於第一次見到的事物,他們始終保持着好奇心,嘗試去探索,摸一摸,嘗一嘗。

隨着年齡增長,我們的好奇心好像在慢慢消退,越來越世故,油膩,對生活缺乏激情,最後剩下柴米油鹽和日復一日。

(三)知足常樂

小時候,我們有零食吃就跟開心;大一點,我們拿獎狀就很開心;再大一點,我們考上大學,以爲終於解放了,很開心,確實,大學是非常美好的時光;工作了,拿到第一筆工資,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很開心,過年回家可以給長輩包紅包,很有成就感;結婚了,再也不用一個人孤單寂寞冷了,很開心;生娃了,有了新的角色,更加有責任感,一很開心。越大,越成熟,也越來越難開心。

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實現自我價值需要,各階段不同,努力讓自己的能力配上自己的需要,就不會那麼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