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赚属于你的钱

今天要评论的这篇文章有点特别,因为并不是出自币乎作者之手。

此前虽然也曾把知乎和其他自媒体作者的文章纳入评论范畴,以增加声音的多元碰撞,但今天是要把来自公众号“禅与宇宙维修艺术”、署名“Jade”、题为《只赚属于你的钱——虚拟货币投资的一些思考》的文章,放在评论的中心。

因为币乎优秀作者虽然很多,但貌似缺少这种类型、这种观点、这种调调的文章。

无论是白特幂的高举高打、比特傻的结构纵横、南宫远的以史为鉴、金马的取之有道,都缺少一种明确的主导性的向内的沉静克制和带有东方性的审思明辨。某种程度上,Jade在《只赚属于你的钱——虚拟货币投资的一些思考》中表现出的思考气质,在超越机会主义和技术主义这方面,几乎是与所有币乎作者都卓尔不同的。

比特傻文章也会有谈禅论佛的篇章和片段,但在总体气质上,他的思考和表达在理与情的纵深展开方面,还是吻合“投资事业部总经理”的职业身份的,专业主义、技术主义、结构化思考,加上对产品思维和“注意力写作”原则的运用,是比特傻成为币乎代表性作者的底色(有趣的是,Jade文章配图采用的意大利插画家作品,也会让我瞬间联想起比特傻的文首油画风格配图,但即使这一点也折射了两位作者的心智特征:一个追求直指内心的简洁明丽甚至怪异的寓言性,一个追求繁复阔大的结构性)。

在对逻辑和判断的依赖和展开上——比特傻文章中大量都是对投资规律的归纳与演绎——比特傻和李笑来一样,其实都是西方投资心智历练的套路(李笑来在逻辑的尽头几乎达到了“格物致知”的深度,但无论比特傻还是李笑来,在对人我关系以及具言之的精英与大众关系认知上,都是对立论的,都是“傻逼活该被收割”的)。

即使在身份上,“禅与宇宙维修艺术”的执笔作者Jade“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而非投资人”的阅历和定位,也使其思考和表达路径,具有了与比特傻等币乎著名作者不同的成色。Jade开门见山这样自我剖白:

作为一个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而非投资人,我一向避免过多地谈论比特币价格,牛市熊市,上车不上车这类的话题。不过曾经在纽约和香港金融市场最前线战斗过的经历,以及上一轮周期开始参与过的虚拟货币个人投资经验,还是积累了一些值得分享的思考。这些观点并不限于某一类资产,且仅适用于非专业的个人投资。

可以看到,“禅与宇宙维修艺术”的主笔同时具有区块链从业者和金融市场资深人士的标签,其写作的针对性是在于面向公众(非专业个人)的投资教育(投资思想分享),而不是琐碎的技术指导和庸俗的行情分析。

只要你稍微仔细读下《只赚属于你的钱》,就会发现文中几乎处处是金句。比如作者紧接着说的下面这段:

投资本身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游戏。它最大的价值,就是不论输赢,都能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所以在这个时代,我觉得每个人都该成为业余投资人,在时间的长河中去感受人性和自己,并增加对金融,货币,利率,周期等常识概念的理解。

把投资的最大价值与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那句“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匹配起来,已经显示见地了。某种程度上,这种借财修身与藏传佛教借色修炼,是如出一辙的,都是在大欲大爱大烦恼里,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

我收藏了一个段子,时常拿出来玩味:

楼主是护士,有一次,我们医院的一个医生在电脑上看心电图,一个病人说要投诉他上班时间炒股。。。。

所谓股市,不就是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外显?看似炒股,其实是看心/观心。

但认知到这个层次,其实也没有太让人吃惊的地方,比如财经网红李大霄说的“股票投资成功与良知是相匹配的,在股市中,每一项品格缺陷和人性弱点都要交学费的,直到修炼成功。而不从自身找原因是永远也不能够进步的,更别谈成功”就与“禅与宇宙维修艺术”文中讲的投资作为一个关乎人性的游戏,最大价值是“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异曲同工。

“禅与宇宙维修艺术”这篇文章真正让我觉得钦佩和相见恨晚的地方,在于作者文中流露出一种深刻的自我觉察、一种投资哲学和人生哲学的高度统一,这是让我尊此文为珍品的原因。

这种自我觉察,这种世俗人格与思想人格的统一,体现在文章中从头到尾贯穿了一种边界意识,这种边界意识是优先于策略选择并且指导着投资策略制定实施的。

价值投资理论中有个概念叫“安全边际”,用来确定资产标的的风险价格边界,选择适合的价格区间。人生也有。普通人投资的安全边际,是一个关于你自己的时间,资金量,风险偏好,家庭社会关系等条件的函数。

对安全边际的极端强调,是巴菲特投资哲学的重要奠基,但从边界的视角来反观人生,实际就走向“克己”,“克己”是为了“存己”。

《只赚属于你的钱——虚拟货币投资的一些思考》一文,极其重要的硬核部分,是对“只赚属于你的钱”这一贯彻边界和克己意识的投资观念的提出和界定。

什么是只赚属于你的钱?就是找到你喜欢的资产,并用与你价值观,性格相符的策略进行投资。这个范畴之外的,冷眼旁观,心如止水。然后,把所有属于投资的时间都用来增加对这些有限,长期资产的研究,并坚定地执行已经决定的策略。

“只赚属于你的钱”是一种以少为多的平静心态、原则坚守和从反面找好处的人生智慧。老子说的“少则得,多则惑”,李敖说的“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金刚经》讲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华严经》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讲的“研究一部著作,就是在研究哲学的整个王国”……都是一个谱系上的智慧的不同表述。

在我看来,“只赚属于你的钱”是“禅与宇宙维修艺术”此文的华彩精髓,值得我们用作者Jade的原话多次重复和正向反向地反复强调:

·只赚属于你的钱,意味着只投资你看得懂,并真心喜欢的币种。

·其他的不在 portfolio 中的代币,就成了“不属于我能赚的钱”。没有人可以在所有时候赚所有钱。有所取舍是幸福生活的关键。

·不要去猜测时机,而是回到“属于你的”,你坚信的东西上。

·什么是只赚属于自己的钱呢?就是快乐地去做这件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利用自己的知识和兴趣优势去做事,去投资。

以炒作山寨币为例,即使一个月能涨10倍,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那也真的是在赚不属于自己的钱,用作者的话说“经历一整个周期,这种在山寨币上赚到了钱,还全身而退的投资者,我身边寥寥无几”。进一步言之:

山寨币,旁氏骗局,短线投机可能会让你赚到钱,但是它浪费了你大量的时间,而且伴随着一种类似自我厌恶的感觉,因为你做了一些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情。

正确的做法仍然是像作者那样划清边界,那些名目繁多的新币和动不动拉盘吸睛/吸金的传销币,“他们的多少根阳线都不如我的时间值钱。“毕竟,“每个人都只能赚属于自己的钱。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骗子,那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赚某些暂时的钱,甚至设计游戏割韭菜。但如果你不是,那赚这份钱是痛苦的,并且更有可能是被割的那个。”

在“只赚属于自己的钱“的原则和策略下,对于普通人而非专业投资人来说,看盘之类的时间投入和K线图、压力位、阻力位、支撑位之类的微观技术指标都没有意义,普通人能捕捉的只能是大的周期性机会。

说白了,对于小众资产,你不想做价值投资者,也只能做价值投资者,因为你根本没有能力做其他。在这个没有监管的混乱市场,项目方,庄家,矿机厂商,甚至矿工都比你知道多太多的信息。和他们做对手方,是惨烈而无聊的。

所以,我们作为非专业投资人,只能以“价值投资”为手段,凭借耐心,凭借边界观念和克己的功夫,克服市场的躁郁症,等待真正属于我们的大的机会。

《只赚属于你的钱——虚拟货币投资的一些思考》一文,通篇没有炫目的技术手法和时髦名头,它所提及的投资币种不外乎比特币、BNB和ETH之类的最为主流的品种,它所提及的具体策略也不过是定投和低买高卖而已,但就像文章以“投资虚拟货币最大的意义是去了解人性,了解自己”立论一样,这是一场直指内心的、“我心即是宇宙”式的顿悟,它通篇所回答的,不过是作为普通投资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金刚经式的问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