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二):绘制规则

思维导图有其自身的规则和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这些规则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在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之后,绘图者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技巧和规则。

关键词使用规则

规则 1:尽量用关键词而少用短语或句子

关键词是独立的意义单元,人的思考是基于关键词进行的。譬如,在听了一个演讲后,听众并不能记住演讲者的原话,但却能记得演讲者表达的意思。实际上,听众是记住了演讲者提到的一些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了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在复述时,人们使用的是自己的语言结构而非演讲者的原话。

无论是听别人的演讲,还是整理自己的思想,最好的方式都是使用关键词而非句子或短语。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使用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好的关键词有利于进一步联想和想象,从而进一步激发思考,而句子或短语却给联想和想象带来了不便。

提炼关键词也是思维加工能力的有效训练。对于初学者来说,正确而精准地提取关键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人往往因此而放弃思维导图。不过这也恰好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概括凝练能力的缺乏,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

规则 2:每条线上一个关键词

每条分支应该只有一个关键词,而不要出现多个关键词。因为多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分支上不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散和整理。在图中,“上午上课”这个节点中其实包含了“上午”和“上课”两个关键词,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想要调整“上午”的任务安排或补充“上课”的进一步信息都非常不方便。“晚上看书、休息”则包含了“晚上”“看书”和“休息”3个关键词,同样需要拆开。

80361-zdu6mawct6.png

将关键词分解后的思维导图如图所示:

57538-86ods2fnhtx.png

规则 3:当句子是独立意义单元时可以用句子

并不是说一定不能使用短语和句子,这要根据句子本身的性质以及思维导图的具体用途来决定。如果句子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意义单元且不可拆分时,那用用句子也无妨,如诗句、对联、特殊用语等。还有,当思维导图的目的是向别人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而非激发思考时,使用短语和句子能规避一些误解。

图像、图标使用规则

规则 1:尽量使用中心图像

使用中心图像主要是为了突出中心主题。因为图像比较形象直观,比文字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因而可以让读者一眼就找到思维导图的中心所在。如图,读者一眼就能找到该思维导图的中心是“水果”,而非“橘子”或“苹果”。

99601-dvppze75iie.png

使用中心图像的另一个好处是促进联想和想象。一图胜过千言,图像总是比抽象的文字包含更多的信息,因而能引发更多的想象。

当然,使用中心图像还有第三个好处,那就是美观。如果思维导图是作为作品呈现的,选择一个美观的中心图像一定会为思维导图大大加分。

中心图像的使用不当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困扰和误解,起到画蛇添足的负面作用。以下面这张思维导图为例,中心主题很突出,整个结构也很清晰,但是图像与内容的联系就非常有限了。图中使用了一朵花的图像作为中心主题,读者在第一时间会认为这是一张关于“花”的思维导图,至少也应该是与“花”有关的思维导图。但是仔细读下去,你会发现分支内容跟花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作者实际要表达的是使用茶艺室时的注意事项。这样的思维导图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理解上的障碍,让人一头雾水。

73449-deeqtqj7x7u.png

那么,是否一定要用中心图像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使用中心图像的主要目的是突出中心主题,所以只要能起到突出中心主题的作用,绘制思维导图时完全可以使用其他手段来替代,如使用艺术字,或将中心主题的字写得更大更醒目一些。若中心图像不能有效突出中心主题并促进联想和想象,还不如直接使用文字来得方便简洁。

规则 2:图像、图标应与要表达的内容相一致

前面说了使用中心图像有3大作用:突出中心主题、促进联想和想象以及美观。那么在各个节点使用图标和图像则主要起到的是后面两个作用。为了有效发挥促进联想和想象的功能,图像、图标的选择一定要与节点内容密切相关,最好是能引发进一步联想的、有实际意义的。

规则 3:图像、图标不宜太多

图像、图标的使用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空间以激发思考;二来可以美化思维导图。但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过多的图像使用会让思维导图陷入另一个极端—绘画作品,而失去其真正的方向—思维作品。下面这幅思维导图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图像和图标,制作的时候费时费力不说,读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弄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这就偏离了思维导图激发和整理思维的初衷,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66364-s3ng8zl5kw.png

规则 4:子节点中使用的图像不宜大于父节点以及中心节点

子节点使用的图像不宜大于父节点以及中心节点的图像,子节点的图片过大,容易让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子节点身上,导致喧宾夺主,同时对读图也产生了一定的认知干扰。

如图所示,子节点图标使用过多而且明显大于父节点和中心节点的图像,在读图时首先注意到的就是五彩缤纷的图片,经过仔细辨识才能找到真正的中心主题和主分支。

44038-5hbm1a7si07.png

线条使用规则

线条的使用是思维导图成为非线性思维工具的关键因素,因为每一条线条都代表着一条思考的路径,而这个路径不是唯一的。绘制思维导图时,线条的使用要尽量遵守以下规则。

规则 1:尽可能使用曲线

使用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美观。我们常常说“曲线美”,而很少听到有人说“直线美”。思维导图使用的曲线与大脑神经元结构非常相似,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类似于神经元的细胞核,而主分支和子分支类似于神经元的树突和轴突,或许这背后也有某种天然的巧合吧!

39748-0unczutn52y.png

规则 2:线条由粗到细,线条的长度与线上的关键词等长

由粗到细的线条的目的:一是突出中心主题;二是美观。通过线条粗细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区分父节点和子节点,线条粗的一端代表父节点,而细的一端代表子节点,同级节点的线条最好保持在一个粗细水平。

线条的长度尽量与线上关键词的长度相当,这样让思维导图相对紧凑和美观。

89934-m1qryp2ncn.png

规则 3:不同分支间可以建立关系

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如果不同分支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就可以采用交叉连线建立关系,这也往往被视为创造性思维的体现。下面这张思维导图使用交叉连线,清晰地表示了“3000米”和“身体健康”“读书”和“知识储备”的关系,这对于形成更为紧密的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意义。

72975-9y2op6zwaze.png

颜色使用规则

在思维导图中,同一分支的节点间关系要比不同分支的节点间关系紧密得多。可以认为,思维导图的每个分支都是一个意义相对完整的知识组块。因此,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也尽量让一个分支采用一个主色调,这样会大大降低读图时的认知负荷。

64730-9jv89kbrgzq.png

很多思维导图的颜色使用是非常随意的,这样会让思维导图显得非常混乱。还有些思维导图是一个层次一个主色调,这样同样是不合适的。我们通常用“父子关系比兄弟关系谁更亲”来解释思维导图中颜色的使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父子关系通常是比兄弟关系更亲的(从血缘关系的角度不是这样),父节点和子节点属于同一个知识组块,因此使用相同的颜色更合理;但兄弟之间是迟早要分家的,所以从主节点这个层次就用不同颜色区分开比较好。

93467-8swleh6hybl.png

逻辑顺序规则

在绘制的过程中,思维激发的阶段可以随意画,想到哪里就画到哪里,但在思维整理的阶段则要不断调整分支和分支间的层次关系和逻辑顺序。

例如,下面是一位老师为自己制订的一周计划,对于第一幅思维导图,他并没有按照时间顺序画,这样就显得有点混乱,阅读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舒服(见图28)。

27400-iigor7040e.png

第二幅经过顺序的调整,思路就清晰多了。

05294-gxaimeqtpyf.png

绘制思维导图的几大禁忌

禁忌 1:照搬目录

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照搬目录了。他们在看书的时候把书的目录原封不动的搬到思维导图上,将书名作为中心主题,章名作为主节点,节名作为子节点,依次类推。这样的思维导图在实质上与目录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其中并没有思考的成分,充其量只是知识树而已。

78870-ypl28apink.png

对于初学者来说,犯这样的错误是非常正常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很难在两个陌生的认知通道里同时加工信息。在思维导图也比较陌生的情况下,通过书的目录来练习思维导图的绘制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这样的练习对思维的提高以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帮助都不大。

在思维导图的绘制本身已经很熟练之后,我们就需要将注意力更多转移到思维本身而非画图的技法上,利用思维导图对书本内容进行深层次加工才是真正的目标。那么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要抛开书本,根据你自己的回忆和理解去画图,此时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挖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遇到有疑惑的或回忆不起来的情况,再打开书本阅读,理解后重新合上书本继续进行画图。前面介绍过的卡皮克记忆理论告诉我们“重复提取胜过细化学习”,所以在整个画图过程中,不用担心画不出来,也不用担心画错了,只要不断地去提取信息并努力建构起信息间的关系,有意义的学习就会真正发生。

禁忌 2:内容过多

用过思维导图后,很多人会感觉到思路打开,他们画的内容也就越来越丰富,一层套着一层。然而,一幅图不宜承载太多的内容,因为内容过多会给读图带来很大的负担。前面讲过思维加工都在工作记忆中进行,而工作记忆只能同时处理5~9个组块,依据这个原理,思维导图的分支数以5~7个为宜,尽量不要超过9个。同理,每个分支下的子分支也尽量遵循同样的规则。

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是把这些内容做到多张不同层次的图里,按照这些图表示内容的抽象和具体程度,我们可以分为宏观图、中观图和微观图。宏观图是整体图,微观图是细节图。但宏观图、中观图与微观图也是相对的。这就好比地图可以分为世界地图、国家地图、省市地图和区县地图。世界地图在其他图面前可以称为宏观图,国家地图在世界图和区县图面前则是中观图,区县地图则是微观图了。如果分支数没有过多,但超过了9个,那么可以对这些分支进行进一步分类,例如再增加一级分支把这些分支分成几类即可。

内容过多的思维导图示例:

76767-fh5msm18ci6.png

禁忌 3:缺乏内在逻辑

好的思维导图能让人一眼看出内在逻辑,中等的思维导图需要解释才能让读者看出内在逻辑,糟糕的思维导图则本身就没有内在逻辑。

以图为例,作者的中心主题是讲多元思考,但是在二级标题依次有语言、数学、空间、个人、社会、身体、器官、创造、伦理等9个维度的内容。若读者没有多元智能的背景知识,就很难发现图中的内在逻辑;但若学习过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知晓多元智能的组成结构,就会发现该图是有很强的内在逻辑顺序的。

缺少内在逻辑的思维导图示例:

87608-w22zy5vuk4i.png

声明:苏南生 发表于 2019-06-15 10:54:00 ,共计3763字。

转载请署名:思维导图(二):绘制规则 | www.sunansheng.co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