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初的心,走最遠的路——聽教育專家李鎮西講座之獲

懷揣一份成長的期待,踏上追尋教育智慧的旅程。2019年6月15日早晨,在實驗中學高中部學術報告廳,我們教育系統領導、教育同仁們匯聚一堂,聆聽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老師的兩場主題報告:《教育:人的價值和民主的師生關係》、《發現一個卓越的自己》。作報告的李鎮西老師手拿話筒,始終是站着的姿態,語氣平靜而又不失幽默,言語間也處處閃耀着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光芒,閃耀着人性的光輝。李老師的真誠坦白,爲我們展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思想獨特且有前瞻性,語言詼諧風趣,一開場,就深深的吸引了我。李老師用身邊的例子,爲我們展現了一種老師學生都喜愛的教育模式。每一份信手拈來的從容,莫不是厚積薄發的沉澱。40年來的教育探尋,李老師開闢出一條屬於他、屬於每一個孩子的幸福成長之路。聽完李老師的報告,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樸素最美”“靈魂的教育”“人是最高價值”“要有兒童的視角”,李老師的話深深觸動着我的內心,竟有些話語引起了我內心的共鳴,激起了我心中的漣漪,引發了我對自己工作的思考。

一、最樸素的教育

        李鎮西老師開始就直接用了一連串的問題來引發我們思考:“爲什麼我們的孩子不快樂? ”“爲什麼我們的學校總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到底我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爲什麼12年的學習生涯讓孩子從開始的滿懷期待變成最後的憤然詛咒 ?”他自然就引用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蘇霍姆林斯基說“人是最高價值”。尊重兒童的最高價值就意味着尊重兒童的天性,這一切,都指向兒童的幸福。我們從事教學活動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知識和技能,但同時也有對孩子人格的引領、心靈的感染、智慧的啓迪的責任。如果在實現傳授知識的同時我們能像李鎮西老師做的那樣,讓課堂富有情趣,有詩情畫意,要充滿浪漫,要好玩,要讓孩子身心愉悅,那追求理性知識堆積的過程也是幸福的過程。所以怎樣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做到承載價值,凝聚精神,體現人性,這才應該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追求的方向。

二、教育要有兒童是視角

      李鎮西老師說:“教育應該面對孩子的心靈,滿足孩子的需要。我們應該從兒童的視角去觀察、去感受、去領悟、去實施教育。讓教育生活成爲快樂的事,成爲有趣的事,讓孩子在快樂幸福的學習生活中完成有意義的教育。”工作中常覺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語和學生有一道無形的隔閡,總是不能和學生很好的溝通,換來的總是一聲感嘆:我和孩子之間有代溝。而李鎮西老師關於童心的論述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他說作爲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於在某種意義上把自己變成和學生同年齡的一個學生,這不但是教師是最基本的素質之一,更是班主任對學生產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礎。所謂把自己變成一個學生,是指我們應努力使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種意義上儘可能讓自己有同年齡學生般的情感,同年齡般學生的興趣和純真。當我們努力保持這一份童心時,其實我們已經融入到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中去。我們便夠建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當學生髮現老師和自己變得“一樣大”時,他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老師當作朋友。當老師撕下成人的面具,在與學生嬉笑遊戲時,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我想:當我們懷着李老師所說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時,我們就能夠發現學生的可愛。即使學生做錯了事時也是如此,因爲孩子們總是懷着善良而美好地動機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總是懷着渴望得到周圍人的讚揚、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認爲對的事,或許會好心辦壞事,當我們用童心去衡量時,自己就會變得平易近人,會使學生覺得你親近,具有親和力。這次“六一”大合唱,我就和孩子們買了一樣的演出服,一起和孩子們登上舞臺演唱!孩子們高興極了,都在說:我們定要好好唱,大家都別緊張,朱老師和我們在一起呢!就是這樣一個我參與其中的大合唱活動,我就感覺孩子們的心和我的心貼進了!還有上週學校舉行的籃球賽,在打初賽時,班裏的孩子們都想出去給自己班裏打籃球的同學加油,本不想讓他們去的,可看到孩子們那渴望出去的眼神,心想:那就去吧!孩子們高興極了,搬着給籃球隊孩子們買的水衝出了教室奔向了操場!過了一會,我也去了,老遠就聽到我們孩子喊加油的聲音!“七六班,加油!七六班,加油!七六班,加油!”那聲音絕對是全操場最響亮的!當時我就情不自禁被孩子們的加油聲所感染,就陪着孩子們一起看他們打比賽,可別說比賽真的是很精彩很激烈,我不由的一次又一次的和孩子們喊起了“加油”……半場結束後,我們班籃球隊的孩子跑來給我說戰況,我當時看見孩子們個個氣喘吁吁,滿頭大汗,心裏真心疼他們,於是發自內心的給他們每人一個擁抱,告訴他們:別心急,慢慢來,盡力就好,不拿獎也沒關係的!就是這一個簡單普通的擁抱,我們班李承澤回去告訴了自己的媽媽說:今天打球賽之後,朱老師,擁抱了我一下!我可開心啦,原來老師也是很愛我們的啊!我定要好好打這場球賽,給班級爭光,給朱老師爭光!當時他媽媽就給我發微信告訴了這一情況,我就在反思自己,平時對他們是不是要求太嚴格了!也許換種方式方法,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吧!

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用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李老師對班主任的那份執著,對愛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用李鎮西老師自己的話來解釋:“不當班主任心裏不踏實啊,不回到學校工作自己不舒服啊!”

三、新教育新認識

      “新教育就是教育本來應該有的樣子”。“新教育應該杜絕花哨與虛浮。”這些話讓我深受啓發,我覺得李鎮西老師說出了我們不敢說的話。現在太多的“新教育”是爲了給領導看,給前來參觀的老師看,我們誤以爲自己看到的畸形 “新教育”就是新教育,這真是扭曲了新教育的初衷了。李老師說,新教育應該是點燃老師理想與激情的教育;是喚醒孩子夢想與創造的教育;是讓教育符合人性的教育。李老師說:“教育的藝術,其實就是跟學生在一起,帶着童心,以及對學生的真誠的愛,全然無隔的融入孩子的世界,和他們一起發現美的事物、欣賞美的事物、創造美的事物、展現美的事物,進而以周遭美的事物來深深地喚醒、啓迪學生的生命世界,也提升自我生命世界,並獲得自身作爲教師生命的最大成全與本真的幸福。”我覺得,新教育應該是爲社會培養積極樂觀充滿自信的社會個體的教育;是培養有生活能力,有自我成長能力的社會個體的教育;是能夠讓孩子坦然生活、幸福成長的教育。

四、高度的職業認同感。

報告中,李老師與我們分享了他與他的學生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聽了李老師的故事,我陷入了沉思。我也因爲工作中遇到各種挫折迷茫過;也因爲面對一些不喜歡做卻必須要做的事情彷徨過;也因爲遭遇不合情理的待遇委屈過。聽了李老師的故事,我記起了自己想做一個孩子喜歡的老師的夢想。我想: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我可能是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忘記了自己真正的追求吧!報告聽到最後,我被李老師高度的職業認同感、幸福感所折服。特整理自己的筆記來激勵自己:

(一)李老師說:“堅守教育信念是對的,但不是爲了什麼優秀,而是自己的快樂,別在意優秀不優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爲幸福比優秀更重要!”

(二)“好老師的標準”:課上得好,班帶得好,分考得好,這就是“好老師”;如果加上“能說”和“會寫”,就成“名師”了。而要成爲好老師和名師,還得做到不停地實踐,不停地思考,不停的地閱讀,不停地寫作。

(三)李鎮西老師給老師們提的四點建議:第一:要有韌性,就是要堅韌。多一些堅韌,就是多一份從容。如果我們認真去做教育,每一次對困難的攻克,都伴隨着巨大的成就感。第二:要永遠保持最初的那一刻純潔的教育心。這顆心,意味着善良,意味着純真,意味着理想主義。意味着不竭的激情!我們越是保持着一顆單純的教育心,就越容易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第三:要有閱讀的習慣。不要用忙來原諒自己。知識分子必須要有開闊的視野,和源源不斷的知識。讀書,不但要讀你所教學科的專業書,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讀文史哲,要站在人類的精神高地俯瞰我們的教育,腦子裏裝的東西多了,你在課堂上自然信手拈來,遊刃有餘,學生自然會迷上你的課。第四:要有寫作的習慣,寫的不好不要緊,關鍵是要寫,並慢慢養成習慣,寫什麼呢?寫教育故事,寫課堂實錄,寫隨時產生的教育感悟等等。寫作的過程就是反思的過程。反思自己每一天的教育經歷,寫作也是爲將來留下溫馨的教育記憶。

(四)怎樣才能把課上好呢?第一:要不斷研究自己的課。 最重要的是課堂魅力的研究,所謂“課堂魅力”,說白了,就是要讓課堂對學生有吸引力,讓孩子們愛聽你的課,要讓課堂充滿情趣,讓孩子們感到妙趣橫生,如沐春風。第二:要多讀書。教師在講臺上一站,就要讓學生感到你有一種源於知識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更多來自閱讀,讀什麼書呢?教育經典,專業讀物都是應該讀的,特別要強調的是多讀人文書籍,政治的、哲學的、歷史的、經濟的、人物傳記、長篇小說等等。第三:把自己的課堂交給學生,監督與評判。讓學生給自己的教學提意見和建議,就是在幫助我們改進教學。

這兩天雖累,但幸福快樂着!因爲有專家的引領,有思想的浸潤,讓自己面對教育時擁有了一種平和的心態,也多了一份理智的思考,多了一份堅持的勇氣,多了一份滿滿的自信!我想:我也可以守住自己的初心,做一個恬靜的、遵從自己內心的普通老師。正如李鎮西老師所說:職業幸福和心靈自由就是自我的最高追求!

我想:只要我們每天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爲一片綠油油的葉子,在屬於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寫於2019年6月15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