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錯過比特幣的?

相信不少朋友已經知道比特幣了,這個是由中本聰在零八年經濟危機研發出來的一個分佈式、點對點的加密數字貨幣。在近去十年的發展中,由一個無人問津的小幣種演變成一個"朝陽"行業,想必這自問世到今你也聽說過,但是最終也沒有手持一個,現在你會說如果當年我要是花了百十塊錢屯了百十個,現在我也財務自由了。

很多人聽說過,也接觸過,甚至去研究過,但最終還是擦肩而過,我們後悔的是爲什麼當時沒有去花個把時間去研究一下。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程序員,保護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如果你當年像李笑來一樣,那怕是個外行,把身心投入進去,讀一讀White Paper,往前深入深入,估計也不是現在的狀態(且不論BTC的實際價值有多大)。跟不少朋友交流過,以前或多或少都聽說過BTC。2012年左右,發現還需要挖礦,如果攛個好點的筆記本還是可以挖的,後面也沒怎麼深入,感覺這玩意兒看不懂,後來也是不了了之。再等次接近的時候,已經過了好幾波牛熊。

當出現一個新生事物的時候,如果看不懂,先也不要去盲目的排斥,去花點時間去研究一番,透徹後,再決定是否與自己理念一致,再去排斥也不晚。

淘寶早期如淘金,後面演變出後很多淘品牌。微博面世,最早一批抓住機遇的還是那些有眼光、商業嗅覺靈敏的人,積累的百萬、千萬的粉絲,簡單發一條微博的收入抵的上你一年的努力;第一波抓住微信公衆號紅利的亦是如此,後面是微信小程序,不一而足。不管是技術還是產品,早期的嚐鮮者,一旦在技術或產品大規模推廣使用後,都贏得了豐厚的收益。

而這些東西很少與Coding的有交叉,如果我們還在盯着自己那一點點的業務代碼,那一點點的小功能,寫完萬事大吉,後知後覺者總是處於跟隨地位。

這就是一個自我認知迭代升級的過程,一面是不斷優化升級,一面在不斷自我否定。我經常說技術點的問題容易解決,但是技術發展方向上的問題不好辦。上學時書中講:物質文明豐富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也要跟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企業中經常會開會,兩個方向:一個務實會,另外一個就是務虛會。務虛會討論的就是企業的營銷方針、發展方向、戰略規劃等問題,既然是務虛會,肯定不會有具體的實施執行。

程序員朋友都比較實在哈,“Talk is cheap , Show me code !”。但不要忽略了一個問題,把身心紮在具體微觀細節中,容易迷失。在我們技術提升的同時,一定要注重自己思維繫統的重構。特別是在創業的團隊中,企業發展很快,如果一個人不能跟隨企業的步伐一同快速發展的話,很容易出現掉隊的現象。當企業融資以後啊,雖然提到那個位置,但完全不能勝任,甚至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只能引進很多的外部人員站在公司元老級員工的上面。

你抓住BTC了嗎?留言說說你的故事。還是那句話,保持住我們的好奇心,抓住每一次可能的機遇,做一次華麗的轉型,畢竟國內還處在一種30多歲還在寫程序就xxxx的氛圍中。

 -End-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


相關文章推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