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和“彼德原理”並稱爲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 

中文名 墨菲定律 外文名 Murphy's law 別    稱 莫非定律、莫非定理 
提出者 愛德華·墨菲 提出時間 1992年 應用學科 心理學 適用領域範圍 受到概率影響的所有事件


產生條件
在數理統計中,有一條重要的統計規律:假設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實驗(活動)中發生的概率爲p(p>0),則在n次實驗(活動)中至少有一次發生的概率爲P=1-(1-p)^n。由此可見,無論概率p多麼小(即小概率事件),當n越來越大時,P越來越接近1。

這一結論被愛德華·墨菲應用於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觀上存在着一種錯誤的做法,或者存在着發生某種事故的可能性,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當重複去做這件事時,事故總會在某一時刻發生。也就是說,只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麼小,這個事故遲早會發生的。


其成立條件有兩個關鍵因素,一個是事情的發生概率不能爲零,另一個是要有足夠的樣本(即足夠的人,時間等)

警示:這就需要根據 事情發生後導致的嚴重程度來做事了。
某事一旦發生會導致極端惡劣的結果(如切爾諾貝利事件),那應該做多重防護。

警示作用
墨菲定律是一種客觀存在。要在企業管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防範墨菲定律可能導致的惡性後果,必須從行爲、技術、機制、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入手,而對其在思想心理上的重視無疑要放到首位。
防微杜漸,小的隱患若不消除,就有可能擴大增長,其造成事故的機率也會慢慢增加。這對於巨大、複雜的技術系統來說尤爲可怕。
看淡壓力,持平常心。因面臨壓力太大而心態失常,這是導致悲劇發生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守正安分,不圖僥倖。僥倖心理是一種不想遵循客觀規律、只想依靠機會或運氣等偶然因素實現成功願望或消災免難的心理。它使得人們投機取巧、明知故犯、不講因果、不守規則,變得懶惰懈怠、好走捷徑。因其只依賴偶然因素,所以它必然不遵循因果規律,輕視或放縱隱患,在現實中往往如墨菲定律預言的那樣事與願違。 [5] 

借鑑意義
在心理學上有一定根據,即負面心理暗示會對人的心態及行爲造成不良影響。要打破墨菲定律的“詛咒”,就要有堅定的自信,穩定的心態,積極的心理暗示,以肯定式的語言做表述,對自卑感等負面情緒或不良念頭採取零容忍策略,一旦察覺立即打消。即便遭遇挫折,也要有“盡人事聽天命”的覺悟,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勇敢應對,始終以正面、陽光的心態面對生活

預防嚴重事故的方法
1.儘量避免感情用事。控制情緒,抵制煩惱。在處理煩惱問題時可以遵循以下四個要訣:
(1)照着正確的解決方法去做;
(2)儘量收集資料,找出讓你煩惱的原因;
(3)衡量資料的重要性,並找出對付的方法;
(4)觀察事情進行得是否順利。
2.不要衝動地去做一件事,把問題和其他有關係的事情再慎重考慮一遍,如果沒有比立刻行動更重要的事,那就立刻去實行。
3.壓力太大的時候,稍微休息一下。
4.爲了切合實際,不要嫌麻煩,再檢查一遍。
5.按部就班地從事情發生的過程中找出解決辦法,不要妄下斷言。
6.和自己的意願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所做的決定是否違背心意

墨菲定律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1、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2、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
3、會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4、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