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之九——檢查清單的祕密

關於如何學習有幾種常見的觀點。

第一種觀點是大量的重複就行了,比如花它個1000小時,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第二種觀點是還要刻意練習,要時常地進行自我反饋,及時通過反饋進行自我優化,那麼就能較快地取得事業上的成功了。

第三種觀點就是本文接下來要提供的觀點,要學會利用檢查清單,讓工作流程化程序化,防止出現重大遺漏,在標準化的作用下趨近於完美。

一、檢查清單的興起——對生命的珍視

阿圖·葛文德是名著名的醫生,但他發現一個普遍會存在的醫療問題——爲了挽救垂死的病人,我們要掌握正確的知識,並確保每天對病人實施的178項治疔措施都不出錯。

但實際上,由於外界環境的干擾與人的有限理性,即使超級專家也無法完全保證一些複雜手術能夠完全不犯任何錯誤。美國的手術數據顯示,美國外科醫生一年要做5000萬臺手術,但每年有至少15萬人沒能下手術檯,而其中過半的傷亡是可以避免的,而這一數字大於每年的交通施工的死亡人數。

阿圖·葛文德還發現,無論是多麼專業的分工,這些問題依然無法解決。但一張小小的清單引起了他的注意。

**二、飛行員清單的啓迪 **

阿圖·葛文德瞭解到,飛行員在試飛前,均會覈實其飛行清單,比如保證剎車是否鬆開、飛行儀表是否準確設定以及機窗開啓情況等,哪怕這個飛行員記憶力再好,再由經驗,他都會被要求起飛之前強制檢查該清單。

在2001年,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一位名叫彼得·普羅諾弗斯特的重症監護專家決定試驗一種爲醫生準備的清單。不久,奇蹟出現了,一張小小的清單讓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原本經常發生的中心靜脈置管感染比例從11%下降到了0;15個月後,更避免了43起感染和8起死亡事故,爲醫院節省了200萬美元的成本。

**三、檢查清單是如何運作的 **

清單的基本思想在於程序化、模式化。

在當代社會,許多領域的工作單憑簡單的記憶和經驗完全沒法有效進行。這些複雜的工作實際上要求工作者對於工作效率有更好的要求,一個人要能夠又快又好的滿足目標。

而實際工作中,工作對於創造性的需求還是相對不高的。很多工作有固定的範式或流程,按照做就不會出現太大的麻煩。

事實上,人們都有高估自己的傾向,人們會不斷地在工作中犯一些認爲自己絕不會犯的錯誤。阿圖·葛文德將作物分爲兩種,一類是無知之錯,即是由於相關知識的缺乏或不足,另一類就是無能之錯,因爲沒能正確使用相關知識而犯的錯。無知之錯可以原諒,而無能之錯不可原諒,因爲無能之錯可以本可避免,而無知之錯則否。

檢查清單的作用在於將工作分解,便於工作者迅速抓住關鍵,從而能夠迅速地完成工作。檢查清單的目的在於讓人一次專注一件事情,同時爲人的行爲提供基本參考,防止無能之錯的出現。

前幾年,知乎流行一句話【以絕大數人努力的程度,還沒有到拼智商的時候】,現在應該說【以絕大多數人犯無能之錯的程度,還沒有到要拼知識的程度】。而且,一個從來沒有用過checklist的人永遠不知道打勾所帶來的強迫感和成就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