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讀書怎麼這麼矯情

我有個習慣,拿到新書先看前言和後記,然後再讀正文。


最近618買了幾本書,其中有本仇鹿鳴先生的《讀閒書》。買這書就衝着書名,因爲我就愛看閒書。(突然想到,仇鹿鳴和屠呦呦兩個名字倒是一幅好對。)


(其實這書不閒,雖不是學術論文,至少有一半是很正規的學術文章)


仇先生在“後記”裏寫道:我至今仍懷念每年寒暑假跟父親去學校圖書館借書的日子……正是這種寬容使我在歷次升學表格的特長一欄中都能心安理得地填上一個大大的“無”字,因爲在很多教育制度的設計者眼中“閱讀”從來都不能算是一種特長。


1

我讀到這段話倒是心有慼慼焉。


小時候每年寒暑假也跟父親去學校圖書館借書;雖然填的字不是很大,但特長一欄一直也填個“無”字。


閱讀所以不能算一種特長,表面原因大約一是沒法在人前展示,二是不能娛樂大衆。而其它特長如唱歌、跳舞、樂器、體育都可以。


更深一層原因可能是,閱讀作特長沒標準。一個人唱歌好壞,舞跳得怎麼樣,觀衆大約有共識,哪怕這觀衆五音只有一個,走路自己拌蒜。


而閱讀沒法“拉出來遛遛”。你說讀破過一萬卷書,總不能象報菜名一樣把書名背一遍吧?把書全背一遍倒可以證明這是特長,但誰有工夫聽你背書?除非觀衆隨便說一句“薛寶釵出閨成大禮”,一指,你就能接上來“林黛玉焚稿斷癡情”。固然有這樣的高人,但也得有這樣的觀衆才行。


2

所以,不管怎麼說,閱讀在廣義上很個人化。一把吉他誰彈都能成曲,而一張書單很少兩個人能統一。我要列書單,先把金庸六超都寫上,肯定會被很多家長憤而撕毀。


但狹義上,這個書單其實還可以列,總有些原則差不多。


我算是愛讀書的,但回頭看,讀書最大的兩個問題一是不繫統、二是不深入。


不繫統者,左翻翻右翻翻,除了金書全部翻遍,還沒有通讀過哪類書,就連“唐詩三百首”也沒通讀過,儘管有的詩在不同集子裏反覆讀。


不深入者,沒什麼書是圍繞着一個主題讀透的。比如二戰的書,固然看過不少,但丘吉爾寫的二戰史這樣的經典也沒讀過。


象錢鍾書讀書,似乎也是隨便讀,但錢大師的隨便讀是走進圖書館,不論中外,從書架子上橫掃過去。那當真是遇經讀經,遇史滅史。


我輩既無大師的天賦,也無大師的刻苦,再不繫統、不深入,最後就是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不留一點痕,更別提融匯貫通了。


3

這道理本來很簡單,比如,古龍筆下練大鷹爪力的孫駝子:


他抹了十四年桌子,每天若是抹二十次,一年就是七千三百次,十四年就是十萬零兩千兩百次。 抹桌子的時候,手自然要緊緊捏着抹布,無論誰抹了十萬多次桌子,手勁總要比平常人大些。


簡單重複就是力量,因此最笨的辦法往往是最省力的。就象曾國藩讀書,每天十頁史書、十頁經書,一句不通,不讀下句;一書不完,不開新書。


年輕時沒有一本一本、一類一類好好通讀下去,所以現在讀書寫字根基不穩。


想想,三類書沒讀好。一類是傳統典籍,竟無一部精讀過一遍,大約都是興之所至,翻翻揀揀;一類是人文社科經典,文史哲的基礎沒有打牢;一類是專業書籍,看得雜但不專,沒有打通。


這三類書,大約對所有人都適用。不管學什麼、幹什麼,能讀好了,便能打通任督二脈。


曾有個做翻譯的同事說,有沒有受過專業培訓,一張嘴就知道。所以如此,全在於是否打通了。沒打通的,總會露出馬腳。


4

感慨歸感慨,現實是現實。


年紀大了,讀書也不大記得住,就算能記住的,也拈輕怕重,總喜歡找輕鬆的書來讀。比如最近同時看三本書,其實都不難讀,一本人物傳記、一本和經典有關、一本和專業有關,閱讀興趣從前向後遞減。


仍然是既沒專注讀一本書,也沒讀得精深通透。


於是乎,想起古來那些勸學詩,可真不少。比如最有名那首--宋真宗的“書中自有黃金屋”……


但我腦中第一反應的卻是“四時不讀書樂”: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蟲冬有雪,收拾書本好過年


看來還是不讀書比較符合本性,所以才記得牢。


夏至剛過,苦夏正長。吹着空調、喝着茶水、讀着書是一樂;搖着蒲扇、吃着西瓜、看着電視,也是一樂;吃着火鍋、唱着歌,自然也是一樂。而啥也不幹,睡個長長的午覺,亦是一樂。


最後這個,似乎最樂。


所以,以上的話,純屬白說。

(微信公號:孔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