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书怎么这么矫情

我有个习惯,拿到新书先看前言和后记,然后再读正文。


最近618买了几本书,其中有本仇鹿鸣先生的《读闲书》。买这书就冲着书名,因为我就爱看闲书。(突然想到,仇鹿鸣和屠呦呦两个名字倒是一幅好对。)


(其实这书不闲,虽不是学术论文,至少有一半是很正规的学术文章)


仇先生在“后记”里写道:我至今仍怀念每年寒暑假跟父亲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的日子……正是这种宽容使我在历次升学表格的特长一栏中都能心安理得地填上一个大大的“无”字,因为在很多教育制度的设计者眼中“阅读”从来都不能算是一种特长。


1

我读到这段话倒是心有戚戚焉。


小时候每年寒暑假也跟父亲去学校图书馆借书;虽然填的字不是很大,但特长一栏一直也填个“无”字。


阅读所以不能算一种特长,表面原因大约一是没法在人前展示,二是不能娱乐大众。而其它特长如唱歌、跳舞、乐器、体育都可以。


更深一层原因可能是,阅读作特长没标准。一个人唱歌好坏,舞跳得怎么样,观众大约有共识,哪怕这观众五音只有一个,走路自己拌蒜。


而阅读没法“拉出来遛遛”。你说读破过一万卷书,总不能象报菜名一样把书名背一遍吧?把书全背一遍倒可以证明这是特长,但谁有工夫听你背书?除非观众随便说一句“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一指,你就能接上来“林黛玉焚稿断痴情”。固然有这样的高人,但也得有这样的观众才行。


2

所以,不管怎么说,阅读在广义上很个人化。一把吉他谁弹都能成曲,而一张书单很少两个人能统一。我要列书单,先把金庸六超都写上,肯定会被很多家长愤而撕毁。


但狭义上,这个书单其实还可以列,总有些原则差不多。


我算是爱读书的,但回头看,读书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不系统、二是不深入。


不系统者,左翻翻右翻翻,除了金书全部翻遍,还没有通读过哪类书,就连“唐诗三百首”也没通读过,尽管有的诗在不同集子里反复读。


不深入者,没什么书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读透的。比如二战的书,固然看过不少,但丘吉尔写的二战史这样的经典也没读过。


象钱锺书读书,似乎也是随便读,但钱大师的随便读是走进图书馆,不论中外,从书架子上横扫过去。那当真是遇经读经,遇史灭史。


我辈既无大师的天赋,也无大师的刻苦,再不系统、不深入,最后就是眼前直下三千字,胸中不留一点痕,更别提融汇贯通了。


3

这道理本来很简单,比如,古龙笔下练大鹰爪力的孙驼子:


他抹了十四年桌子,每天若是抹二十次,一年就是七千三百次,十四年就是十万零两千两百次。 抹桌子的时候,手自然要紧紧捏着抹布,无论谁抹了十万多次桌子,手劲总要比平常人大些。


简单重复就是力量,因此最笨的办法往往是最省力的。就象曾国藩读书,每天十页史书、十页经书,一句不通,不读下句;一书不完,不开新书。


年轻时没有一本一本、一类一类好好通读下去,所以现在读书写字根基不稳。


想想,三类书没读好。一类是传统典籍,竟无一部精读过一遍,大约都是兴之所至,翻翻拣拣;一类是人文社科经典,文史哲的基础没有打牢;一类是专业书籍,看得杂但不专,没有打通。


这三类书,大约对所有人都适用。不管学什么、干什么,能读好了,便能打通任督二脉。


曾有个做翻译的同事说,有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一张嘴就知道。所以如此,全在于是否打通了。没打通的,总会露出马脚。


4

感慨归感慨,现实是现实。


年纪大了,读书也不大记得住,就算能记住的,也拈轻怕重,总喜欢找轻松的书来读。比如最近同时看三本书,其实都不难读,一本人物传记、一本和经典有关、一本和专业有关,阅读兴趣从前向后递减。


仍然是既没专注读一本书,也没读得精深通透。


于是乎,想起古来那些劝学诗,可真不少。比如最有名那首--宋真宗的“书中自有黄金屋”……


但我脑中第一反应的却是“四时不读书乐”: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


看来还是不读书比较符合本性,所以才记得牢。


夏至刚过,苦夏正长。吹着空调、喝着茶水、读着书是一乐;摇着蒲扇、吃着西瓜、看着电视,也是一乐;吃着火锅、唱着歌,自然也是一乐。而啥也不干,睡个长长的午觉,亦是一乐。


最后这个,似乎最乐。


所以,以上的话,纯属白说。

(微信公号:孔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