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我看到了什麼

上次看《千與千尋》是哪年,我不記得了,肯定不是18年前。

這部動畫片名氣實在太大,當時在網上搜來看的,肯定沒看完。不然,我怎麼會對片名一直悶惑到現在:千與千尋,應該是兩個人的名字啊?劇情簡介也沒提及這一點。

我問聲言看過此片、不願陪我重看的人,宮崎駿的這部動畫片爲什麼叫《千與千尋》,人家居然說不知道。也不知怎麼看的,也不知爲什麼不好奇。

直到坐進電影院,心無旁騖,才解惑道:原來千與千尋是一個人啊。荻野千尋被湯婆婆剝奪走名字,變成了千。

現在流行說“不忘初心”,雖然挺爛俗的。《千與千尋》可不就是個不忘初心的故事?

我看到了所謂的“初心”。

雖然在湯屋被叫成小千,但千尋始終記得自己是千尋,使命是救出因貪吃變成豬的爸爸媽媽。

錢婆婆對千尋說: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名字。

這句話最值得玩味。如今“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句古訓似乎不太被提及,珍惜自己的名字,愛護自己的榮譽,在我看來其實是一回事。

我有個前同事是通過獵頭招聘來的,他在南方工作過多年。有次閒聊,忘了因爲什麼話題,他開玩笑說自己“走過的地方沒有緋聞”。這也是“人過留名”的一種啊。

職場上講“成爲別人的楷模,而不是借鑑”。我解釋的意思是,當你離開一家公司、單位,一個環境,甚至離開紅塵,別人提起你的名字,豎的是大拇指,評價你正直、優秀、善良等等,就是楷模;如果是因爲觸碰了高壓線、紅線、違紀違法,被解聘、辭退、開除、雙規啥的,就是借鑑了。

千尋在湯屋那樣兇險的環境裏,經受住考驗,救出父母,點點滴滴被那裏的人認可、記住,自然是別人的楷模。因爲善良,千尋幫助小煤球們搬燃料;因爲周到,千尋不嫌棄河神骯髒幫他洗澡;因爲同情,她給無臉男留一扇窗讓他進到屋裏不被淋雨;因爲感恩,她幫白龍找回名字……

有人說《千與千尋》是拍給成年人的動畫片,我是認同的,有些甚至可以稱爲是“職場攻略”。千尋因爲恐懼,見人沒有問候打招呼,被罵湯婆婆罵沒有教養;她好心救起不慎摔倒的小煤球、幫忙搬運東西,卻有一羣煤球“假摔”耍賴,讓她幫忙。好像在職場上遇到豬隊友,好像“替下屬背猴子”的現象。

我看到了“職場規則”。

小孩子們能看到什麼,我不知道,我是一箇中年老母親了。

我看到了“成長”。

千尋只是個小孩子。在跟父母驅車去往新家的途中,還在爲花的枯萎不開心,爲生日只收到一枝玫瑰花而抱怨。

不經歷湯屋的一番波折(也許是一場夢境),也會長大,但可能不會成長得那麼快。

她的父母並不知道在他們變成豬的那段時間裏,千尋經歷過什麼。那些經歷,讓千尋變得更強大,也肯定會有擔當。

一個人變老,是一個緩慢的被歲月錘打、老去的過程;一個小孩變得懂事,成熟,可能只需要經歷一件事、只用一天。

走出湯屋的千尋,已經不是那個在父親的奧迪車後排座上的千尋了。她找到了愛情,也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當然,我還看到了成人世界裏的貪婪。

在日本很難看到肥胖的人,千尋的爸爸有大肚腩,可見平時對飲食並無節制。

在無人的街道,嗅到美食的氣味,他和千尋媽媽居然擋不住誘惑,大吃特吃起來。上次看《千與千尋》時,我正在瘦身,覺得這部動畫片,是在諷刺貪吃貪睡者的。

“在各種求而不得的世俗的慾望中,唯有食慾是最容易滿足的。”在食品極大豐富的今天,能夠保持身材,不臃腫,不油膩,不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嘌呤,身體健康的人,需要很大程度的自律。

河神被當成腐爛神,是因爲體內有太多的垃圾,那也是人類的污染、貪婪所致。

爲得到金子,湯屋的人爭相給無臉男送上美食;因爲貪吃,無臉男變得碩大無比,是千尋給他吃下藥丸,吐出貪婪和慾望,幫他恢復了原來的模樣。

湯屋的最高領導湯婆婆更是貪得無厭,但她對巨嬰寶寶卻又無比溫柔。

一路走來長大成人的我們啊,有沒有變成當初最討厭的那些人的模樣?

已經快80歲的宮崎駿說:無論處在多麼艱難的時代或殘酷的時代,都要活得像個人。

這,也是《千與千尋》的啓示:活得像個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