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人的癡語——在佛前祈求了五百年的夙願

這首詩富有真情美,娓娓道來卻飽含誠摯。
詩中將“我”這個抒情主人公幻化成一棵樹。
這棵樹爲熱烈、真摯、執着的愛所浸染。
它的意象單純而又新穎。

讀完全詩,彷彿看到了一棵爲情守望終身的樹,它生長在詩人精神的原野,是詩人情緒的流動與飛揚,是詩人情感的外化。

而作者的感情就像繁複的花瓣一樣一層一層地舒開,所有甘如醇蜜、澀如苦蓮的感覺正交織在心中——這就帶來了無限的遐思與感動。

此詩所表現的前世約定的緣分,把愛情的專注宗教化了,並由此生髮出一種崇高感。

詩中,這種對愛情的追求,借一種在最美麗的時刻在路邊的停立來顯示,特別是這停立不是偶發的,而是在佛前祈求了五百年的夙願,這是動人的癡語。

既然是如此久遠的積願,又是在以最美時分的期許,再加上經過精心選取的地點——“長在你必經的路旁”,以及姿態——“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實際上,長遠的和眼前的時間已經證實了“我”對“你”深切的期待。

這首詩極具畫面感的意象美,成功地突出了抒情主人公與開花的樹、物與我的關係,並把它們凝聚成傳情達意的意象羣落——“我化作一棵樹”,樹就是“我”。

這些意象羣落以及將感受視聽化的藝術效果,讀之嘆息。尤其是,一棵樹“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過目難忘,極具畫面感,極具視覺衝擊力,滿樹的花幾乎開在了人心裏。

全詩體現的總體風格是寧靜、執着。在看似平淡的語氣下,是波瀾起伏的心的大海。

這首詩還極具聲韻諧和之美。全詩韻味十足,娓娓道來。詩中的“花”、“美麗”、“佛”、“塵緣”等,不僅有情意,而且有情節,有想象:“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有誇張:“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在熱鬧的轉折之間充滿深情,而這深情又開成繁花。

這是一首精緻感人的美麗小詩,雖然沒有一個“愛”字,熱烈、執着的愛卻躍然紙上。

走過繽紛的花叢的時候,也許會想到在我們的身邊的生靈中有那麼一些正深深地愛着我們,就像這棵開花的樹一樣,因我們的存在而情味無窮。

墨墨薦歌☞《一棵會開花的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