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堂》:你是桂如雪吗?

 





几年前,我无意中看到了一位朋友的个性签名“你是桂如雪吗?”,当时感到很好奇,忍不住向朋友询问这句话的含义。然而朋友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这句话她是在别人那儿看来的,因为觉得很好听,所以就拿来当签名了。


几年后,我终于在一本书里见到了这句话的出处,它便是尼罗的作品《紫金堂》。这句话,出自主人公金世陵之口。“桂如雪”是一个男人的名字,这个男人,是金世陵曾经的爱人。金世陵坐在香港街头说这句话的时候,桂如雪早已于数年前死在重庆、堕入了轮回。


(图片来自于网络)


提起《紫金堂》,我最先想到的是这一句话;提到金世陵,我最先想到的也是这一句话;提及桂如雪,我最先想到的还是这一句话。


怪不得人人都说这句话写的好。六个字加上一个标点符号,虽是十分短小,但却精妙绝伦,堪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神奇作用。《紫金堂》一书,加上番外,全文总计37万来字,所有的秘密和情感,几乎都藏在这句话里了。


到了后来,“桂如雪”这三个字,已经不单单指的是一个人的名字了,而是一个符号,一个含义无穷的符号。


金世陵所怀念的,不止一个爱人,还有一场爱情、一种人生。那个爱人再也见不到了,那场爱情再也遇不到了,那种人生再也回不去了。


金三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桂二,在后来无数个或狂欢或寂寞的日日夜夜里,他还会想起这个人,只是想起,仅此而已。


人间自是有情痴。

世上再无桂如雪。


(图片截图于微博)


一、白玉为堂金做马


2008年,尼罗在看了几篇关于民国风情的小说后,突然冒出来了创作一本小说的念头,于是,《紫金堂》便诞生了。


(注:2013年6月15日,尼罗在接受百度贴吧“尼罗吧”的采访时说出了《紫金堂》的创作灵感:“当时看了几本描写民国风情的小说,所以就写了《紫金堂》。”)


“紫金堂”这个书名的出处大概和《红楼梦》有关。《红楼梦》第四回有一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这里的“贾”自然指的是荣、宁二府——贾宝玉的家族,“白玉为堂金做马”的意思是“用白玉砌成厅堂,用黄金做成马”,形容府邸豪华、家族富有。《紫金堂》里的金家,其荣华富贵好比《红楼梦》里的贾家。


这个书名,正好对应了金氏家族的显赫一时,也预示着其很快就会走向没落与衰败。


由盛而衰、由富入贫才最让人难以接受。


在写《紫金堂》的时候,尼罗已经凭借《民国遗事1931》(2007年作品)斩获了不少人气,前一部作品《知君本无邪》的反响虽远不及《民国遗事1931》那么大,但这部《紫金堂》却是再次引发了轰动。《紫金堂》一出来,整个耽美圈都沸腾了,整个网文界也都寂静了。


时人谓之:“耽美版的《金粉世家》”。


(图片截图于网络)


《紫金堂》是尼罗所创作的第三本民国题材的小说,它比《民国遗事1931》和《知君本无邪》更精彩,尼罗一直都在进步,而且还进步的很快,这真是一件最值得让读者感到惊喜和欣慰的事情。


她用这部作品再一次向人们证明:我还可以写得更好。


如此这般天才斐然的小说家,从来都是不世出的。


(图片截图于微博)


凭心而论,《紫金堂》这本书的开头算不得惊艳,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戏台子搭上了,只唱了一嗓子,还没找着感觉,但你一定要看到最后,千万不可中途退场,因为,好戏都在后头呢。


《紫金堂》最精彩的地方,不在开头,也不在中间,而在结尾。这正应了《大话西游》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多少人和我一样,满心悲凉地看到最后,一句“你是桂如雪吗?”出来后,顿时就热泪盈眶。


(图片截图于微博)


哭,不是因为感动,只是感到难过,非常的难过。辛酸、悲哀……心情太复杂了,我简直找不到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


好像又看了一遍张恨水先生的《金粉世家》,感觉自己仿佛掉进了一个冰窟窿里似的,心情真是拔凉拔凉的 。


尼罗的耽美小说,写得不仅仅是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它早就已经超越了耽美的界限,达到了一个令其他作者望其项背、难以到达的高度。


别人写的只是情爱,而她写的则是人生。



二、紫金山上美人来


刘伯温的《金陵塔碑文》中有一句“马不点头石沉底,红花开尽白花开,紫金山上美人来。”


美人者,金世陵是也。


(图片来自于网络)


金世陵是个在南京长大的北平人,南京是何地方?“十里秦淮,金陵一梦”,“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洲”,是国民政府的首都、行政中心。作者之所以会把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安排在南京这座城市,之所以会给主角取名“金世陵”,感觉也是含义无穷呐!


金家小少爷从小在妇人堆里长大,沾染了一身的脂粉气,此人不学无术,只知道吃喝玩乐。此人是当时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因为“家中有矿”,所以“坐吃等死”。


(图片来自于微博@思维敏捷何极卿)


金世陵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小少爷,身为家中幼子,在父亲和两位兄长的庇护下,他活得无忧无虑。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转眼之间,荣华富贵便化作了过眼云烟。父亲惨死、大哥病死,家中钱财散尽,仇人追杀不休,他和二哥金世流不得不狼狈地逃回北平老宅。


当我看到富丽堂皇的金公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给烧了个一干二净时,突然就想到了《红楼梦》里的那句“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荣华没了,富贵也没了,啥都没了,好不凄凉。


可惜金世流没有曹雪芹的才华,否则的话,他大概也能写本民国版的《红楼梦》出来。


金世陵没有想到,桂如雪竟然会是那个害得他家破人亡的幕后黑手。他十七岁时就跟桂如雪好上了,桂如雪漂亮、有钱、会玩,他愿意和桂如雪好,他是真心喜欢这人,可桂如雪却同兄长桂如冰联手害死了他的父亲和大哥,从爱人变成了仇人。


(民国时期的南京新街口。图片来自于网络)


几年后,金世陵在重庆同温孝存联合起来弄死了桂如雪。那天晚上,他最后一次去见桂如雪,告诉对方:“桂二,你死了之后,先在阴间逛上几年,等我以后结了婚,你再投胎做我的儿子吧!我到时肯定把你养的白白胖胖的。我想让爸爸、大哥还有你,以后都要托生成我的儿子,因为我舍不得你们!你做小儿子,好不好?小儿子比较得宠啊!”


赵振声死后,金世陵去了香港,在那里娶妻生子。太太黄安琪给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名叫元生,纪念的是他的父亲金元璧;次子名叫泽生,纪念的是他的大哥金世泽;幼子名叫雪生,纪念的是他的爱人桂如雪。桂如雪转世投胎做了他的小儿子,不管事实如何,反正他心里就是这样想的。


《紫金堂》最后一章,金世陵开车带雪生出去玩。路上,雪生坐在他旁边,咿咿呀呀的唱着儿歌。


(图片截图于原文相关段落)


有评论说这句话放在此处有些突兀,其实不然,作者在前面一直有做铺垫,我在文中找到了两处,特意摘抄如下。


第一处:


雪生嚎的快要断气了。金世陵低头看着胸前这个涨红的、拳头大的小脑袋,心想桂如雪小时候是这样讨厌吗?这到底是不是桂如雪?


第二处:


在笼统的不关心之中,他也就对斯蒂芬妮和雪生还有点偏爱。斯蒂芬妮是他乖而美丽的小女儿,雪生——其实,他觉得自己已经快把桂如雪这人忘记了!


(图片截图于微博)


桂如雪是他心里不为人知的秘密,别人或许都已经忘记了,可是他还记着,并且会一直记着。


(图片截图于微博)


毫无疑问,“你是桂如雪吗?”是一句金句,其实尼罗笔下的金句多不胜数,只不过,她和别的作者不同的是:她写的金句单独拎出来看可能会给人一种没头没尾、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放回原文中看绝对妙不可言。


(图片截图于微博)


不得不说,尼罗真得好会取名字啊!桂如雪,这名字可真是够好听呐!幸好是桂如雪,也只能是桂如雪,不信你换成别的名字试试?


你是温孝存吗?


你是赵振声吗?


你是张小山吗?


……


是不是感觉完全就不一样了?


(图片截图于贴吧)


另外,我在网上看到有同好说金雪生唱的那首歌是《天涯歌女》,我觉得应该不是。因为,《天涯歌女》并不是儿歌啊!不过,这首歌当时要是放在金三的车里当BGM,也不是不可以。



三、桂如雪是真会玩


桂如雪是以一副瘾君子的模样登场的,病殃殃的,一点儿也不健康。作者在书中是这样形容他的:

“细高个子,苍白清瘦,走起路来快而无声。”

这个人活得没什么生命力,一早就表现出了自我毁灭的倾向。而事实上到了最后,他也的确是走向了自我毁灭。


(图片来自于微博@思维敏捷何极卿。感谢大佬的授权。)


我对桂二的走路姿势感到了好奇,因为作者在书中多次写到他“走起路来像飞毛腿”。他后来在《虞家兄弟》一文中打过酱油,文中说他“是位细高挑的美男子,走路极快”,“草上飞一般,倏忽间就消失不见了”。这算是一个小细节,走路快,动作急,能反映出此人内心焦虑不安、时常处于烦躁状态,仿佛一只黑猫似的,神秘莫测,深藏不露。看得出来,尼罗很懂心理学,她对桂如雪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


桂如雪是个精明的商人,能赚会花,成熟睿智,极有魅力。他比金世陵大了十来岁,总是老气横秋地称呼对方为“世陵贤弟”,他引诱这位金家小少爷,一开始或许是为了报仇,因为金世陵的父亲当年逼死了他的父亲。暗地里同金世陵做了三四年的情人后,他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位贤弟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桂二或许是金三的初恋,金三在懵懂无知的年纪同桂二相好,桂二带他吃喝玩乐,桂二陪他逍遥快活,他对桂二的感情除了爱慕之外应该还带走崇拜的成分——桂二是他的领路人。


像桂如雪这般出众的男子,不但长得这么漂亮,而且还玩的这么漂亮,实在很难不令人感到心动。


金世陵爱不爱桂如雪?这是一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他是爱的,只不过爱的并不深罢了,所以,我对于这位同好的回答是一定要举双手赞同才行的。


(图片截图于百度贴吧“尼罗吧”)


桂如雪爱不爱金世陵?这又是一个问题。


有人说桂二连自己都不爱,又怎么会爱金三呢?


还有人说,这个故事同爱情无关,桂二和金三是一对无爱的cp。


OK,我们来看一下作者给出的答案。


“桂二是爱过金三的,但是爱得不深。他是个心中无爱的人,对金三就算是很喜爱了。”(尼罗在2013年6月15日接受百度贴吧“尼罗吧”采访时所做的回答)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完这本书够的感受是:太郁闷了,看得我超级郁闷。在这个故事里,没有感人肺腑的爱,也没有刻骨铭心的恨,人物之间的感情都很淡漠,埋怨他们太过自私吧,好像又不太合适,因为在那样一个乱世当中,他们的行为也是情有可原,似乎也很难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待。


(图片截图于原文相关段落)


桂二若不死,必定会缠金三一辈子,他不只是喜欢金世陵的那张脸。



《紫金堂》有两篇番外,这第一篇讲的就是桂家兄弟的故事。


(图片来自于网络)


看了番外后,我想:果真是这样,看来我并没有猜错。


书中对于桂家兄弟的描写比较零碎散落,但我们透过这些细枝末节,也能推测出来这两个人的关系。显然,他们不和。至于兄弟失和的原因,是因为多年前的一桩旧事。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桩旧事呢?


番外验证了我的推测,作者的铺垫可谓是层层递进,留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堪称匠心独运。


桂如冰对弟弟的态度让我想起了顾雄飞,这两位大爷都是嫡出的家中长子,深受其父的器重,向来看不起丫头养的庶出兄弟。桂大有次喝醉了,酒后乱性,遭到强暴的桂二从此彻底转性,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黑脸的桂如冰总是让我想起包青天,他是正义的代言人,他那不成器的同父异母兄弟则是邪恶的化身。桂如雪崇拜和尊敬他的兄长,可他的兄长却对他做了天理难容的事情。


如果没有发生那件事,桂如雪不会变成现在这副样子。他大概还会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少爷,像金世陵一样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他喜欢金三,因为金三活成了他想活却没能活成的样子。


桂如雪死了,与其说是吗啡毁了他,倒不如说是桂如冰杀了他。早在十几岁时,在那个冰冷的长夜里,他就已经被自己的哥哥给亲手杀死了。


有同好如是评论道:


(图片截图于百度贴吧“尼罗吧”)


桂二的一生,宛若梦一场。



四、温九爷是位奇人


我对温九这个人是很有印象的,因为他曾在《残酷罗曼史》(2008年作品)里打过酱油,而且还不止一回。


(图片截图于原文相关段落)


(注:《残酷罗曼史》和《紫金堂》写于同一年,前者晚于后者,因为我看《残酷罗曼史》在前、看《紫金堂》在后,所以在此处就用了这个“曾”字。)


尼罗在写《知君本无邪》(2008年作品)时,特地把《民国遗事1931》(2007年作品)里的主角们(荣祥、小孟和荣熙)请出来做了个友情客串,《紫金堂》这本书,依然延续了这一作风,从前一部作品——《知君本无邪》里头拉出来几个人打了几瓶酱油。


赵将军的邻居苏主席,正是沈静的生父、顾理元的前岳父苏饮冰;


金家后来在香港的邻居顾家,住的正是顾理元和顾理初这两兄弟;


顾家是金家的邻居,而温家则是顾家的邻居。温九和金三之间只隔了一对顾氏兄弟;


何将军来到香港后,租住的正是温九那正空闲着的房子,顾因而家又同何家做了邻居;


另外,这附近还住着一位陆先生,此人同何将军家的李先生乃是好闺蜜,两人之间经常往来走动。


如此这般,倒真成了“香港一条街”,大家都跑到香港做了邻居。话说,“邻居”这个梗是荣三开的头吧?细究起来,尼罗作品中做过邻居的人还真是不少。


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温九是个“游击商人”,投机倒把,大发“国难财”,奸商本质暴露无遗。


温九是个大坏蛋,桂如雪把他当做自己最好的朋友,可他却对桂如雪做了那种事情。(详情参见《紫金堂》的另一篇番外)


温九不但是位能人,而且还是位奇人。


在香港街头当了四五年的乞丐,瞧瞧人家这种强烈的求生欲!桂二真该好好学学他这位朋友,明白什么才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


银行里有大把钞票,就算失去了眼睛,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的头脑依旧精明如初,他照样还是富商一名。


另外,有养子泽生为他养老送终,他不必担心晚年会孤苦无依。


这人实在是聪明啊,生前就已经把自己的身后事给安排妥当了。


(图片截图于微博)


书中其他几位配角,同样也很出彩。


金元璧。交际花一样的金先生,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活泼漂亮了一辈子,蝴蝶一样活的眼花缭乱,走的却是丑陋而寂寞”。


金世流。金世陵同这位二哥的关系很好,可是亲近归亲近,他对兄长的感情其实有限的很。金家人对感情都很淡薄,金太太去世的时候,金元璧连一滴眼泪都没流,三个儿子很快也就忘记了他们的生母。


赵英童。赵振声喜欢男人,他这唯一的儿子赵勉也遗传了父亲的性取向,不愧是赵将军的种,老子喜欢金三,儿子则喜欢金二,并且穷追不舍、至死不渝。当然,凭他那过人的演技和心机,他最后当然还是成功抱得美人归了。如果你以为他喜欢的是金二的才华的话,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别忘了,他和他父亲一样,也是一名深度“颜控”。


(图片来自于网络)


曼丽。我真得很喜欢曼丽这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她对金世陵可以说是真心实意。曼丽比金三大了三岁,不像是金三的情人,更像是金三的老姐姐。她很会照顾人,在金三最落魄的时候,是她仗义相助,帮对方逃脱了桂二的魔爪,还说会等他三年。


杜文仲。此人是金世陵的远房表兄,同金三是亦友亦仆的关系。金家没落后,他便离开了金三。几年后两人在重庆重逢,宾馆内春风一度。躺在杜文仲身下,金世陵对自己说:“桂如雪,不再是唯一的了。”他想用杜文仲来代替桂如雪,可桂如雪终究是无可替代的。



五、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是在看完了“三巨头”之后才看的《紫金堂》,金世陵在《残酷罗曼史》(2008年作品)、《恶徒》(2009年作品)和《义父》(2010年作品)这三本书里都做过友情客串。我们先来看一下顾云章眼中的金世陵。


(图片截图于《恶徒》原文相关段落)


试想一下,能惊艳到顾云章的人,那得是有多美才行?


金世陵在《残酷罗曼史》和《义父》中出场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但他依然成功地撩到了何宝廷和陆雪征。


(图片截图于原文相关段落)


看来金世陵这“尼国第一美人”的头衔是当之无愧了。


在看《紫金堂》之前,我对于金世陵这人的印象很差——三十好几的人了,都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了,竟然还在做花花公子,花天酒地,不顾家,不管孩子,在外头到处乱勾搭,给太太戴了无数顶绿帽子,导致太太同他离婚。何宝廷问他整天忙着做什么,他回答:“忙着玩啊!”哪怕后来又娶了富婆基逊太太,但我想他肯定还会像这样一直玩下去,活到老,玩到老。


不过,看完《紫金堂》后,我就不讨厌金世陵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金世陵的人生观,从小他父亲就是这么教他的。


金世陵这人,一贯没心没肺,但有时又会叫人好烦心疼。他用卖身赚来的钱养活他二哥,临走前他还想着要去看一眼曼丽,回重庆后,他去给赵将军扫墓……


(图片截图于原文相关段落)


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去给桂如雪扫墓,但他并不知道桂如冰把桂如雪给葬在哪里了。


我实在很想把金三和荣三这两位三爷放在一起作比较,可惜他俩互不相欠,否则应该是很能玩到一块儿去的。都是靠脸吃饭的人,不同的是,荣三后半辈子只能吃小孟一个人的饭,而金三无人约束,随心所欲,浪荡不羁,可以靠无数人吃饭。


《民国遗事1931》讲述的是荣祥亡命天涯的逃亡史,《紫金堂》讲述的则是一位富家小少爷的“残酷罗曼史”、“复仇史”和“成长史”。


(图片截图于豆瓣)


书中有一段关于”梦境”的描述:金元璧临死前,金世陵做的那个噩梦——守在父亲身边,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父亲升官了,梦醒后,他父亲便死去了。繁华落尽,空空如也。


桂如雪临死前,桂如冰的预感,那段从桂大的角度出发,写得很巧妙。


另外,对于重庆时期大轰炸的描写,尤其是金三和桂大在防空洞中躲避轰炸那一章,可谓惊心动魄,给人一种如临其境般的真实感,可见作者在写文之前做足了功课。


总体来讲,《紫金堂》一书,行文干净利落,节奏把握的很好,松弛有度,逻辑严密,阅读起来感觉很流畅,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图片截图于微博)


《紫金堂》固然是本难能可贵的佳作,但也绝非完美无瑕。


初读此书时,给我了一种“作者好像不是很能放得开”的感觉,这种压抑的、暗黑系的文风,很像《民国遗事1931》,同前一本书《知君本无邪》的风格截然不同,但书中还是会时不时冒出来一些冷幽默,比如桂如冰在桂如雪家突然摔了个仰面朝天那段。故事情节也是属于比较老套的那一种,没有太大的新意。除此之外,作者对于金三这位主角的刻画远没有配角桂二那么精彩,感觉金三后期的“黑化”有点儿突兀,这位主角虽然有着“尼国第一美人”的美誉,但人气并不是很高,读者对他既讨厌不起来也喜欢不起来,当然,也有读者很讨厌他,不过,我看大部分人好像都处于中间状态。


(图片截图于微博)


《紫金堂》是尼罗的第七部作品(算上坑了的《韩长銮》)、第三部民国小说,我个人感觉,尼罗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应该是没有上一本那么痛快的。不管怎么说,最后的那句“你是桂如雪吗?”真的是太妙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恰到好处……如果没有这句话,全书恐怕会失色不少。


(图片截图于微博)


最后,还是老规矩,照例表白我女神——我爱尼罗!



相关文章:

《知君本无邪》: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一梦醉兰池》:希望他的来世,不要生在帝王家


《月淡如冰》:若有来生,我一定不要这样生活


《死于热带》:我站在高处,看了看远方


《民国遗事1931》 :我可是靠脸吃饭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