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總結 | 路在腳下,且請前行

若說2017年是我摸索到應該如何前行的一年,2018年則是我向前行進的“新紀元”。而事實上,我卻交出了一份令自己令他人都不甚滿意的答卷。究其原因,既是人的劣根性作祟,又是思想極端引發的連鎖反應。

這極其不正常,是一種思想錯誤引發的行動偏差。我太急於想證明自己選擇的正確,以至於忽略了“機遇是衆多因素不斷迭代的結果”這一基本原則。

這裏,我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闡述我選擇的原因,分析我錯誤的原因,以及找到我此去前行真正的方向。因此,這是對我過去一年思想的總結,也是對我未來一年行動的指導。將其錄入出來,旨在方便時時回顧總結糾偏使用。

一、數學&生物學&管理學:爲什麼要做出改變的必須且只能是我?

關鍵詞:概率與期望、現代達爾文綜合理論、二八定律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列子▪湯問》

按照敘述邏輯,“改變”應該在“爲什麼改變”之前,但鑑於數學這門學科是所有學科之母,更在於我想首先突出“爲什麼改變”的意義,所以請原諒我看起來前後顛倒的敘述順序。

我從小最喜歡的娛樂活動叫做“讀書”,彼時我最大的夢想是擁有一家圖書館,這樣我就能每天都在書海中任意暢遊了。書籍對我最大的影響,是它們讓我看到了成千上萬個或真實或虛幻的人生,也讓我認識到世界是一個存在無限多可能性的集合,這是它帶給我有別於我的上一代最大的體驗。

那時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要好好讀書”。我現在知道其內在邏輯是指“知識改變命運”,他們希望我這個獨子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擁有一個更好的——至少是比他們好的——生活。他們在社會上吃過知識匱乏的虧,因此不希望我重蹈覆轍。

他們說的沒錯,讀書對豐富自身有太大的好處,也幸好那時我是屬於聽話一類的孩子。如果這兩者中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許我不會成爲今天的我。

上面是《愚公移山》中愚公對智叟說的一段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也被今天的人們不斷提及。可這段話中有一個大前提,叫做“山不加增”,如果它變了,那麼“子子孫孫無窮匱也”將毫無意義。

同理,父母對小孩子的教育產生效果也有前提,一是父母的教育觀正確,二是孩子聽從父母的教育。我只能算作大數據中的個例,所以這裏需要一定的數據支持這種教育方式成功的概率。

這裏把每個孩子作爲有自由意志,即會根據他們個人想法進行活動的個體。並把“二八定律”作爲最終的結果(沒有實際數據支持,只將孩子的活動依“非線性”且有極大可能產生“叛逆性”思考),即在一羣孩子中的20%會聽從父母的教育,也即每教育五個孩子,會有一個孩子接受教育成功。

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與其稱爲“教育”,不如稱作“建議”更好。因爲父母和孩子的個人意志不同、生活時代不同、朋友圈子不同...種種的不同互相影響、共同疊加,才造就了孩子的所謂“叛逆”。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有美好的人生,應該如同園丁養花一般,如同購買股票一般,給予他一定空間自由發展,而只在最需要父母操作的時機對其進行操作。就如同孩子到了高中,父母再也不插手孩子的作業一般,不是因爲父母不想,是因爲父母不再熟練,指導孩子的人生亦如是。

爲了孩子的教育並且如何不把自己未竟或期望的事情強加給他們,這是我必須作出改變的原因。

“爲什麼只能是我”的原因則藏在“現代達爾文綜合理論”裏面......(此段後續爲付費閱讀項目

二、社會學&哲學:世界的本質是“人人交互”,改變世界是人存在的終極意義。

關鍵詞:社會羣體、主觀能動性

“我明白人是‘社會動物’,他會觀察周圍人們的各種行爲,並自動受到他們的影響。”——查理▪芒格

誠如查老所言,人是一種“社會動物”。而有一句話我也常常提到,叫“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抵是同一個意思。

人的這種“社會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溝通,這不但是世界的本質,更是人類生存的必然選擇。

我們看到世界上的領袖、偉人等成功人士,無一不是“人人交互”中的高手,這也使得他們能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中振臂一呼,便迎來數以萬計的響應者。

我一直在玩的一款卡牌遊戲叫《爐石傳說》,裏面有一類套牌叫“自閉卡組”,即指不通過與對手的互動,單單靠自帶套牌中的關鍵卡牌合理組合起來即可獲得遊戲勝利,遊戲設計師和玩家都說這樣的卡組雖然簡單粗暴,但給人帶來的遊戲體驗性卻極差。

遊戲被髮明出來的根本意義,是使孤單的人能和其他人通過交流,消除孤獨感,提升幸福感。如果人們只是在和遊戲中的AI或類AI的對手博弈,那不能稱爲遊戲,最多也只是“死宅的快樂福利”。

那世界的本質不也正是和遊戲存在的意義一樣嗎?

其實當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或羣體在真實世界產生交互時,才能使得每個人都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也讓每個人都能獲得快樂。

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人是一種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動物,而這種“主觀能動性”會不斷促使人類改變他們所生活的世界。

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從工業1.0到工業4.0(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則是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時代,也就是智能化時代。——來自“百度百科”),人類文明不斷在加速進化,這一切都得益於人們的“主觀能動性”。

很多人會滿足於當下生活的現狀,但有一部分人永遠不會滿足,就像喬布斯即便不懂技術也會找到沃茲尼亞克創立“蘋果”,,馬雲即便不懂技術也會聯合其他“十七羅漢”創立“阿里巴巴”,馬斯克即便不懂技術也會找到斯特勞貝爾創立“特斯拉”。

當不滿足於現狀的人湊在一起,“主觀能動性”與“交互”促使他們產生“碰撞”,而這樣的“碰撞”就足以讓這個世界運行的航道範圍再擴大一點點。

可只有“主觀能動性”,每個人卻單打獨鬥,不與有着更多共同想法的人產生交互,那麼現實也很難和理想實現重疊。

如果那樣的話,喬布斯只是那個在地下車庫裏磕迷幻劑的懵懂青年,馬雲只是那個西湖邊左手複印社右手花店的老闆,馬斯克...還會是這個馬斯克,這位大佬噴不動。所以我前面說“很難重疊”,不是“不可能重疊”。

那麼即便爲了更容易地令夢想照進現實,也沒有誰應該脫離“人類”這個羣體單獨生存,而應該讓每個人都找到一個自身歸屬的羣體去生活奮鬥纔對。

三、物理學&混沌學:促使自身的“時空場”與他人相交,通過微弱引力創造改變的可能。

關鍵詞:相對論、蝴蝶效應

“一個氣象學家提及,如果這個理論被證明正確,一隻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愛德華▪洛倫茲

這個世界從物理學角度看,是個巨大的四維“時空場”,任何處於其中的物體都具有相互之間的引力。處在其中的每個人也都可以看作一個小“時空場”,他們既在吸引他人,又在被他人吸引。不過這種引力過於微弱,人們在平日的生活中幾乎覺察不到。

但爲什麼有些人只看過一兩眼就確定了一輩子的合作或是婚姻,而有些人哪怕在一起相處一輩子都貌合神離或同牀異夢?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是人們之間的微弱引力決定了彼此是否互相契合。如果引力大到使雙方都能產生潛意識的微弱反應,那麼自然會使人觸發或親近或厭惡的情感。

而一旦觸發了親近的情感,那纔有發生如上一部分所說的改變雙方甚至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引力的大小又與距離成正相關,所以問題不言自明,我們需要通過改變自身同某些人的距離,打破自身的“時空場”,使其同某些人的進行相交,這樣會有產生引力的可能,進而則有發生改變的可能。

這種道理也可以用混沌學中的“蝴蝶效應”解釋。

大家都知道“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因爲偶然誤差(測量結果與同一待測量的大量重複測量的平均結果之差)不可避免,對於那些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爲敏感依賴性的複雜系統(初值稍有變動或偏差,將導致未來前景的巨大差異),當某些偶然誤差向正相關或負相關的方向成指數級增長時,最終結果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所有人都處在社會這個複雜系統之中,而“社會認同傾向”(見第五部分)會使得人們自身的初始狀態對微小變動或偏差——周圍人或事物等環境的改變——極爲敏感。

人與人之間某次會面產生的合作也許對彼此的生活只是“偶然誤差”,可如果他們相處得久了,這種“偶然誤差”不斷積累到一定數量,這時人們自身敏感的初始狀態就會較最初發生極大變化——對雙方產生一定影響,並且這種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當人們相處時間更久,“偶然誤差”積累數量變得更多時,改變世界的可能也會隨之產生。

所以無論用哪種模型套用,結論都很簡單:每當我們覺得難有寸進時,試着轉移自身的“時空場”,嘗試讓它同更多其他人的相交,當數量達到某個極限值時,我們自身甚至世界一定會發生改變。

四、經濟學:不要問系統能爲我做什麼,要問我能爲系統做什麼

關鍵詞:稀缺、供求、邊際效用

“你會發現人類面臨着四大基本約束:東西不夠,生命有限,互相依賴,需要協調。”——薛兆豐

最近在學習經濟學,我個人把它稱爲其他各學科的“父親”(前面提到過數學是“母親”),因爲經濟學是其他學科映射到現實世界時的支柱(By the way,數學是其他學科映射到理論世界時的支柱)

當發現自己需要做出改變時,我用某些微觀經濟學模型套用在自身之上,得出的結論基本決定了我最終要去的方向。

在高中政治課本上有一副插圖,圖畫中間是一輛汽車,四周有向外發散的各個箭頭,箭尾處是汽車各部位零件,箭頭處則是負責生產它們的國家,這便是最簡單的“世界工廠”的概念。它說明了如今的世界不是完全壟斷的,其中大部分產品都需要通過分工合作來達到最終的成型。每個人或羣體自身既是世界的一部分,又是世界其他部分的生產者。

那麼生產者的問題來了,他們需要生產什麼?

答案很簡單,這個世界缺少什麼(稀缺),他們就生產什麼。

問題又來了,他們需要生產多少?

在早期的“計劃經濟時代”,這個數量由政府來決定,生產者並不負責考慮這個問題。但隨之產生的更大問題是某些產品會使用不完,造成各種資源的浪費。

爲了解決這個更大的問題,纔有瞭如今的“市場經濟時代”,這個數量由“市場”這個非實體性的概念決定,生產者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酌情考慮生產多少(供求)。只有某些戰略性的或不宜由生產者進行壟斷的產品會由政府決定生產多少,其他情況下,政府只是偶爾干預,避免產生極端現象即可。

這時問題再次轉移給生產者,他們需要生產多少?

如果生產單一產品,答案還比較簡單,其他人需要多少,他們生產多少(存在競爭等問題暫時不予考慮)。但如果他們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產品,而他們手中的資源又是有限的,如何分配這兩種或多種產品的生產數量呢?

得出這個答案的過程會相對複雜,結論可以說的簡單一點,即生產者使用的資源相同時,生產的各種產品數量各自達到某個值時,獲得的收益最大,這幾個數值就是生產者最後需要的結果(邊際效用)

一凡講述下來,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稀缺決定供求,邊際效用制約供求”。因此“合理利用‘供求’”是達到最終目標的手段,這個手段又受到“稀缺”“邊際效用”的共同限制。

而在人生不同時期,如何合理利用“供求”,又如何使用“稀缺”和“邊際效用”進行限制,需要根據個體條件自行判斷,就不再具體展開了。

在這一部分,你可能覺得我只是把“微觀經濟學”的幾個理論簡單闡述了一下,其他什麼都沒說,但我早已把我要說的都告訴聰明的你了。

五、心理學:爲自己量身訂做一份checklist

關鍵詞:人類誤判心理學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卡爾▪雅各比

人最大的缺陷在於總是“自以爲是”,這是人這種生物在漫長繁衍中進化出的最節約“成本”的思考方式。但在現代社會中,這卻往往會成爲人們犯錯誤的根源,而這時人們甚至不會意識到自己是錯誤的。

可悲的是,我也是人,在這一點上無可倖免。這也就使我在接近大半年的時間裏都處於這樣的狀態時,根本沒有發覺原來是自己的思想出了問題。

所以“自省”是一種必要且實用的自我檢查方式。而當讀過查理▪芒格他老人家所著之書後,我明白,應該爲自己在心理層面上列出一份checklist(檢查清單)

查理▪芒格根據他對心理學的理解,把日常生活中某些常見的心理作用歸結爲25項“人類誤判心理學”。我只挑選其中適合我的條目進行羅列並給出防治措施,以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能夠儘量避免。

1、獎勵和懲罰超級反應傾向
如果做出壞行爲卻接受了獎勵,應從內心感到羞愧。
2、喜歡/熱愛傾向
愛一個人/一件事物時,不要忽略其內在缺點/缺陷,在不扭曲其他事實的前提下做出客觀判斷。
3、討厭/憎恨傾向
恨一個人/一件事物時,不要忽略其內在優點/好處,在不扭曲其他事實的前提下做出客觀判斷。
4、避免懷疑傾向
在面對困惑和壓力時,依然要謹慎判斷、理性客觀,而不匆忙做出決定。
5、避免不一致傾向
開放思想,敢於質疑,觀點正確的情況下要堅持自我,不輕易妥協動搖。
6、回饋傾向
不被回饋誤導,做出正確判斷。
7、受簡單聯想影響的傾向
找出偶然因素,觀察被忽視的危險因素。
8、自視過高的傾向
客觀地正確評價自身。
9、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思考“失去”帶來的真正影響。
10、社會認同傾向
不輕易爲他人影響自身想法,也不因他人與普遍想法不同而輕視之。
11、對比錯誤傾向
不輕忽細微的紕漏。
12、錯誤衡量易得性傾向
摒棄“通過努力即可獲得與其相匹配的成果”的想法,認識到成果的取得來自於更爲複雜的過程與因素。
13、不用就忘傾向
用勤奮與熟練度彌補。
14、權威——錯誤影響傾向
同5和10
15、廢話傾向
集中精力,對待嚴肅話題警惕囉嗦的“廢話”。
16、lollapalooza傾向——數種心理傾向共同作用造成極端後果的傾向
至少每週/每件大事後進行自我覆盤並記錄,及時修正有誤判傾向的心理。

如果把各學科看成一棵大樹的枝條,把數學和經濟學看成樹根,心理學則可以看成爲各學科輸送養分的重要工具。因爲心理學研究的是全人類,而全人類中最重要的那個人是自己。

哪怕是某些文史學或理學的,只通過個人的觀察、推論、猜想、實驗即能得出結論,不需要與外界互動交流的學科,也要研究者通過不斷地自我激勵,自我暗示來引導自己一步步向前行進,即便他得出結論的過程困難重重,加上還要承受旁人的冷嘲熱諷,他都必得堅定自身,不能動搖。如果他自己的心理大廈先行坍塌,一切都只是虛妄而已。

心理學需要通過強調來體現我對它的重視,這就是我把這部分放在最後闡述的原因。

在總結末尾,把一首挪威戲劇家易卜生寫給他兒子的詩《如果》送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在2019年心想事成、萬事遂意。

我們2020見!

IF……
by Rudyard Kipling
If you can keep your head when all about you
Are losing theirs and blaming it on you,
If you can trust yourself when all men doubt you,
But make allowance for their doubting too;
If you can wait and not be tired by waiting,
Or being lied about, don’t deal in lies,
Or being hated, don’t give way to hating,
And yet don’t look too good, nor talk too wise:
If you can dream-and not make dreams your master;
If you can think-and not make thoughts your aim;
If you can meet with Triumph and Disaster
And treat those two imposters just the same;
If you can bear to hear the truth you’ve spoken
Twisted by knaves to make a trap for fools,
Or watch the things you gave your life to, broken,
And stoop and build ’em up with worn-out tools:
If you can make one heap of all your winnings
And risk it on one turn of pitch-and-toss,
And lose, and start again at your beginnings
And never breathe a word about your loss;
If you can force your heart and nerve and sinew
To serve your turn long after they are gone,
And so hold on when there is nothing in you
Except the Will which says to them: "Hold on!"
If you can talk with crowds and keep your virtue,
Or walk with Kings-nor lose the common touch,
If neither foes nor loving friends can hurt you,
If all men count with you, but none too much;
If you can fill the unforgiving minute
With sixty seconds’ worth of distance run,
Yours is the Earth and everything that’s in it,
And-which is more-you’ll be a Man, my son!

2019.12.31 23:40

五環明明

於鞍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