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社會下的我們,如何把禮送的恰到好處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會更加緊密,當然這樣有好有壞。即使近幾十年來,隨着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法律意識的增加,人們在解決問題越來越多的訴諸法律、程序、流程,但“走關係”依然是影響最大的問題解決方式之一。

《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作者周維麗,可以說是一本心靈雞湯,和絕大部分心靈雞湯一樣,書名比內容精彩,不作過多評價,但是書中有一部分我還是覺得不錯,就是書中有一部分是關於如何送禮的內容。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軟”,把禮送的恰到好處,對於人情的維護確實有不小的幫助。大家也不要看不起送禮,送禮是門學問,學好了確實能在生活、職場、家庭中受益頗多。

接下來從書中把“送禮”這一塊的內容摘錄下來:

一、.送禮有門道“禮”到“理”也到

1.求人送禮不能臨時抱佛腳,最好是逢年過節,或在對方過生日時,或在對方生病時,這樣送去禮物,就名正言順,讓對方無法拒絕,自己的目的也更容易達到了。

2.求人送禮不能盲目地送,需要講究一些策略,有時送對方本人喜歡的東西,還不如送其家人喜歡的東西,更能加強對方對你的好感。尤其重要的是,像這種針對家人的送禮方式,有時會使你和對方之間的交情發生質的變化,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進而建立親近度較高的私人情誼。

3.求人送禮,不能盲目魯莽,以禮壓人,一定要了解對方的興趣,有的放矢,巧妙安排,對方易於接受禮物,辦事也就十拿九穩了。

4.其實很多時候,對方在乎的並不是送去的財物,而是一種得到尊重和重視的感覺。因此,可以說,“送禮”是一門藝術。“禮”不在多,關鍵要能夠抓住對方的心。

5.注意以下原則:

(1)送禮的輕重。送禮太輕,沒有很大的意義,會使別人誤解你看不起人,尤其是對關係不算親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禮太輕而想求別人辦的事難度較大,那麼成功的概率幾乎爲零;但是,禮物太貴重,又會使別人覺得你的爲人比較不正當,難免會有受賄之嫌,特別是對上級、同事更應注意。

(2)送禮的時間。送禮的時間是非常有講究的,不能瞎送。送不好,會使對方產生誤解。送禮者可能手頭寬裕,或求助心切,便經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門去,有人以爲這樣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別人的好感。細想起來,其實不然。因爲你以這樣的頻率送禮目的性太強。另外,禮尚往來,人家還必須還情於你。一般來說,以選擇重要節日、喜慶、壽誕送禮爲宜,送禮的既不顯得突兀虛套,受禮的也收得心安理得,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3)瞭解風俗。送禮之前,要對對方的身份、愛好、民族習慣有所瞭解,免得好心不得好報,送出麻煩事來。

6.如果當衆只給一羣人中的某一個人贈禮,這會使受禮人有受賄與受愚弄之感,而且會使沒有受禮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輕視之感。

7.有禮輕情義重的特殊禮品、表達特殊情感的禮品,才適宜在大庭廣衆面前贈送

二、.七個講究在巧送免尷尬

(1)借花獻佛。如果你送土特產品,可以說是老家來人捎來的,分一些給對方嚐嚐鮮,東西不多,自己又沒花錢,不是特意買的,請他收下。一般來說,受禮者那種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強的拒禮心態有望緩和,會收下你的禮物。

(2)暗渡陳倉。如果你送的是酒類的東西,不妨假借說是別人送你兩瓶酒,來和對方對飲共酌,這樣喝一瓶送一瓶,禮送了,關係也近了,還不露痕跡,豈不妙。

(3)借馬引路。有時你想送禮給人而對方卻又與你八竿子拉不上關係,你不妨選送禮者的生誕婚日,邀上幾位熟人同去送禮祝賀,那樣受禮者便不好拒收了。當事後對方知道這個主意是你出的時,必然改變對你的看法。藉助大家的力量達到送禮聯誼的目的,實爲上策。

(4)移花接木。張先生有事要託劉先生去辦,想送點兒禮物疏通一下,又怕劉先生拒絕,駁了自己的面子。張先生的太太與劉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張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讓夫人帶着禮物去拜訪,一舉成功,禮也收了,事也辦了,兩全其美,看來有時直接出擊不如迂迴運動更能收到奇效。

(5)先說是借。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說,這東西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讓他拿去先用,日後買了再還;如送的是錢,可以說拿些先花,以後有了再還,只要你不催着要他還,天長地久也變成了送,這樣也可減少受禮者的心理負擔,你送禮的目的就達到了。

(6)借雞生蛋。一位下屬受上司恩惠頗多,一直想回報,但苦無機會。一天,他偶然發現上司紅木鏡框中鑲的字畫是一幅拓片,跟家裏雅緻的陳設不太協調。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國小有名氣的書法家,手頭還有他贈送的字畫。他馬上把字畫拿來,主動放到鏡框裏,上司不但沒有反對,反而十分喜愛,送禮的目的終於達到了。

(7)借路搭橋。你可以在送禮的時候對受禮者說是以出廠價、批發價、優惠價買下的,象徵性地向受禮者收取一些費用,效果與送禮一般無二,受禮者因交了錢,收東西時就會心安理得,毫無顧慮。

三.平時多燒香不忘拜冷廟

(1)平日多燒香,急時有人幫。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關係逐漸淡漠,這是很可惜的。萬望大家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

和別人有交情才容易得人賞識,不然的話,任你有登天本事,別人也不知道。

(2)友情投資宜走長線。友誼之花須經年累月培養;做人做事,不可急功近利。

求人也是一樣,如果逼得太緊,別人反而會一口回絕你的請求。只有耐心等待,纔會有成功的喜訊來臨。

(3)拜冷廟,燒冷竈,交落難英雄。

人在得意的時候,一切都看得很平常,很容易,這是因爲自負的緣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與他相差不多,交往當然無所謂得失;但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往來多時,反而會顯得有些趨炎附勢。即使你極力結納,多方效勞,在對方看來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會有多少增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