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控制器DCU诊断设计

DCU诊断设计

1.诊断的组成部分

诊断条件

诊断逻辑

诊断周期

诊断结果

诊断状态

 

2. 可诊断点

DCU组成部件重要的输入输出、寄存器内部故障状态

 

诊断设计方法基于诊断对象的故障传递关系、故障模式信息、测试点信息、功能框图等输入,

一方面,以测试性建模分析为手段,获得诊断逻辑/标准,明确各故障模式的检测隔离判据,将其作为诊断推理的依据,即得到故障一测试相关性矩阵;另一方面,以功能仿真分析和故障注入仿真分析为辅助,确定需获取的信号以及信号采集处理方法,进一步获得一种全新的故障一信号一测试相关性矩阵,最终形成诊断对象的嵌入式诊断策略。依据获得的诊断策略,可以进行诊断算法、程序及电路等的设计,从而在实际应用时根据相关参数的监控结果,得到所需的诊断结果,实现机内诊断。

机内诊断(BIT)

收集诊断对象的设计资料、技术说明、电路原理图和功能框图等。依据相关资料,分析诊断对象的功能、特性。依据产品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产品的信号流图,确定产品的故障模式信息及故障传递关系;同时,基于产品物理结构和测试处理能力,初步选定产品的可用测试点。

确定故障一测试相关性矩阵的过程即建立诊断逻辑/判据的过程。

 

 

(2)基于建立的测试性模型,依据产品的诊断要求和设计约束条件,进行测试性分析。

①分析故障模式与测试点测试结果的关系,生成相关性矩阵。利用TADS软件,对建立的模型执行静态分析和测试性分析,得到模型的故障一测试相关性矩阵(D矩阵)。

②优化测试点布局和相关性矩阵,得到诊断逻辑/判据。产品的最优诊断策略以测试点的优选结果为基础。因此,应在满足测试性指标的基础上,识别冗余测试,进一步隔离模糊组,实现对相关性矩阵的优化。在筛选去除未选用测试后,即可得到该诊断对象的诊断逻辑/判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