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戶外生活

今天和校友們參加了多倫多高校排球比賽。因幾位排球隊員臨時因事無法參賽,我被趕鴨子上架,臨時補位上場。

一上午連着打六場比賽。對經常活動和打球的人來說,也許算不上什麼。可對我這個閒暇時間基本足不出戶、胳膊又被頑疾糾纏的人來說,密度和強度都實在太大。大汗淋漓之後,就是缺水、缺氧、缺氣力。接踵而來的就是腿肚子發軟,筋骨發直。一屁股坐下就不想起來,想起來時又起不來。

看着校友們生龍活虎、龍騰鳳舞、談笑風生的樣子,我想我的場上形態和場外坐相一定很難看。就此打住不說自己啦,很不堪地。不過,今天的出來參賽還是蠻有趣味、蠻有收穫的。

人說“七月流火”。儘管指的是農曆的季節,但許多現代人似乎已將舊時的農曆節令俗語都當作陽曆來用了。不過,隨着氣候大勢趨暖,南方氣溫北上,以前用在農曆的節氣,或許還真可以用到陽曆上來。這不,剛剛進入陽曆七月(農曆六月),不論是中國的北方,還是咱這北方的多倫多,氣溫都如流火的七月呢?果然可以說七月流火。

繼近一個星期的高溫高壓,今天依然豔陽高照,高溫依舊(據說近30度)。好在我們校友會的位置被安排在最東邊的大樹陰涼下,從賽場烈日曝曬下走進樹蔭中,涼意爽人。再捧起涼哇哇的西瓜啃上幾口,哇,爽歪歪啦。

不過,更爽的是聽校友們介紹各自的保健經驗。我是一個不大注重保健的人,但卻很喜歡保健的話題。這不,剛說完西瓜吃得爽歪歪,就發現大家都在聚精會神地聽一位校友侃侃而談自己的健身減肥的經驗。打球健身,這是他說的。並補充到,尤其在陽光下打球好。好就好在既補鈣又會流汗,大量流汗。好就好在提高體溫,體溫高了,可以殺菌。

一位校友的老母親也來了。仔細聽聽,老人家已經90歲了。用Ipad,玩九宮數字(數獨,Sudoku),看報紙,練書法。用老人家自己的話說,到了遊樂場,就喜歡和年輕人一起乘坐摩天飛輪。哇塞,想想都頭暈呢。可這得記住,玩遊樂場可以保健,起碼可以鑑定保健效果。校友說了,要健康,就得忙。沒事找事才健康。

大家一聽都笑了,笑的時候肯定在琢磨着這句話的道理及生活實際情況。所以,笑完後都大喊“有道理”。估計大家和我一樣想到了許多忙忙碌碌一副操心樣的老人看上去比許多悠哉遊哉不願操心的老人健康長壽。

經驗之談,也叫大衆智慧(common wisdom / conventional wisdom)。上課的時候,總有學生會問到哪去找大衆智慧。我說,只要到人羣中,哪都有。說是說,很多時候,當老師的只是教導學生去做,自己反而不去做。戶外活動有人羣,要不是今天的戶外活動,這種來自生活經驗的有趣又有益的新鮮事兒上哪找呢?


日子得關門自己過,生活得走出去在人羣裏過。

2019-07-0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