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期末考了多少分?”其實,比成績更重要的,是你的迴應

暑假來了,但對很多家長和孩子來說,暑假是否能過得愉快,和孩子的期末成績直接掛鉤。

“張老師,老媽已經給我安排了各種輔導班補習班,就因爲我這次數學成績退步了五分……”——這是某孩子對我訴的苦。

“張老師,孩子的期末成績雖然進步了些,但還是不能放鬆啊!假期還麻煩您再接着給他補補課!”——這是某家長向我反應的焦慮。

的確,面對期末考試的分數,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但在我看來,大部分家長都對娃的考試成績,表現出了過度的反應。

過度反應一:考得好就獎勵,考不好就批評甚至懲罰

面對孩子的成績,很多家長的表情和語氣,直接就是一張“考試分數晴雨表”:

豔陽高照——“寶貝這次考試考得不錯啊!真棒!媽媽獎勵你假期旅遊一次!”

晴轉多雲——“語文考得很好嘛!但是你看看這個數學是怎麼回事?假期不能去玩了,奧數題、小升初測試卷、下學期的輔導書……假期給我全部搞定!”

狂風暴雨——“你這孩子簡直拿你沒法了!每次期末家長會就是讓我去丟人的!假期你就別想出去玩了!手機遊戲機電視通通不準碰!我已經幫你報了各科補習班了!長點心啊!”

過度反應二:總是和“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相信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會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陰魂不散”。

考得不好,父母就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打擊你:“奇怪了!同樣是在一個班,某某怎麼就能那麼優秀!根本不用家長操心,次次考雙百呢?你看看你!能有他的一半也能讓我省不少心!”

考得好了,依然還會被別人家的孩子刺激:“雖然這次考好了,但是進步空間還是很大啊!多看看班上的某某某,人家次次都是拿第一!等你趕上他了,再來嘚瑟!”

過度反應三:單純用分數來評判孩子

考試前,家長常對孩子說的話就是:“這次語文怎麼也要考到95分以上!數學要考滿分!”

定的目標切不切合實際不說,家長那種“唯分數論”,把孩子看作“考試機器”的心態本身就存在問題。

考完了,達成目標的孩子可以鬆一口氣了,沒有達成的,甚至只差了一兩分的,家長都會糾結於此:“你考這個分數實在太不應該了!說明你這學期還是不夠努力啊!”

甚至,有的孩子在家長的影響下,常常因爲沒考滿分、差了“目標分數”幾分而悲憤落淚,看着實在讓人焦心。

說到這,很多家長會說:怎麼這也不是,那也不對?做家長的,難道不應該在意孩子的成績嗎?

確實,在意孩子的考分是人之常情,但學習成績這個事,往往是家長表現得越過分在意,孩子就越容易往反方向發展。

就像上面說的這幾種“過度反應”,往往並不能準確傳達出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還極有可能讓孩子偏離“正常軌道”,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一、單純靠獎勵或懲罰來表達對成績的在意,容易讓孩子形成“畸形”的成績觀

很多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或懲罰來激勵孩子,考好了纔給買自己想要的玩具,考不好非但得不到想要,已有的甚至會被沒收。

孩子會怎麼想?只要考試成績好,父母就高興,父母高興,我就有特權,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表面上看起來應該會讓孩子動力實足,但長期看來,孩子容易形成“畸形”的成績觀:考試不是爲了檢驗學習成果,只是爲了自己的“小利益”、“小權利”,爲了滿足自己和家長的虛榮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成績好,已成了孩子討好家長的“行賄”手段!

尹建莉老師說過:庸俗的刺激只會帶來庸俗的動機。

當孩子只是爲了物質需要去學習,學習就會變成一件功利而虛浮的事,孩子在虛榮心促使下,要麼惡化爲不擇手段得成績(作弊、說謊、擠兌他人……),要麼對學習產生敵對情緒(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都是因爲有考試和學習),徹底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總是拿孩子和別人做比較,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和妒忌心理

有些家長,不管孩子考得好不好,都會不停和別人作比較,並美名其曰是在“鼓勵”孩子——向更優秀的同學看齊、向100分看齊、向第一名看齊……總之,孩子永遠都有進步空間,永遠都不能讓父母完全滿意。

表面上看,家長是在督促孩子進步,在給孩子傳達“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精神,但實際,在孩子的眼裏,可能只看到了父母的“慾求不滿”和“處處攀比”。

面對父母的嚴苛要求,孩子只會想:

——我怎麼做,父母都不會對我滿意。

——在他們眼裏,我永遠不如別人。

——我必須得拿到第一,拿到滿分,他們才知足。甚至,他們永遠也沒有知足的時候。

長此以往,孩子要麼就放棄努力了,反正怎麼做都不能讓父母滿意不能比得上別人。要麼就只學會了嫉妒,認爲自己的“不好”都是因爲別人,反而看不到自己哪裏需要改進。

三、喜歡以分數論“英雄”,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不良的認知

學習是爲了考試嗎?顯然不是。

學習是爲了學會!爲了知識能爲我們所用,爲了在此過程中掌握到一種有效的方法,用於以後的工作和終身學習中。

考試只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如果只注重成績,或者單純以成績來衡量孩子是否學好了,未免太片面。

很多家長喜歡以“押寶”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成績:

孩子學得好不好,全靠期末考一考。

考好了,皆大歡喜。考不好,一頓臭罵。

對孩子的學習過程呢?家長卻從來不在意。爲什麼沒考好?家長也從來不引導孩子去分析,去解決。

這樣一來,孩子有可能只會“臨時抱佛腳”,忽略了最重要的努力過程。孩子遇到問題,也有可能不再積極應對和解決,而是覺得自己太笨,不是讀書的料。

長期看來,只注重結果——考分,而不注重學習本身,還容易讓孩子產生焦慮心理,所謂的“恐考”、“考前綜合徵”也由此而來。

發現沒有,家長越在意孩子的成績,只會讓孩子變得越發功利浮躁、焦慮不堪,丟失了本有的學習動力和興趣。

那麼,面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01 把考試當做日常小事,把日常小事當做考試

我經常和孩子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把每天的家庭作業都當做考試來對待,那你每一次考試,都會像完成家庭作業那樣簡單。

但現在很多家長都做反了,平時孩子在學習、作業出現小問題時,不管不問,等要考試了纔開始着急,考不好了就對孩子一頓訓。

這樣的做法其實本末倒置了,學習是一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日常作業、聽課表現纔是家長最應該關注的。

比如,每天孩子回家,我們可以多問問他在學習上有沒有什麼困難,在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課堂上有沒有好好表現,有沒有幫同學老師做點什麼。

同時,家長應多和任課老師溝通,積極配合老師,學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只要做好這些日常小事,孩子就能體驗到學校生活的樂趣與意義,愛上學習。一個熱愛學習的孩子,自然能考得好分數,根本無需家長過多操心和在意。

02 把每次“失敗”當做學習機會

尹建莉老師說過,如果她的女兒沒有考好,比如考了85分,她會讓女兒自己先改正,如果女兒改對了9分的題,她就會愉快地在那些題上打個對勾,然後用鉛筆在原分數旁邊寫上94,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成績可以達到94分。

同時告訴孩子,如果剩下的那6分的題她能琢磨清楚,會做了,那成績就是滿分!

這樣一來,面對“失敗”和錯誤,孩子會少一分自責和內疚,多一分改進的動力。

孩子會明白,只要自己主動去改正、去學習,就能取得好成績。只要自己把錯題追究下去,每次考試的最終成績都是100分。

讓孩子學會在錯中學,比無意義的嘮叨、說教、斥責,強一百倍。

03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前面說了,對於考試,家長應該多一分平常心:考好了,孩子高興,父母就真心實意地祝賀,分享孩子的喜悅;沒考好,就心平氣和幫助孩子分析,鼓勵孩子解決存在的問題。

之所以不主張家長對孩子的成績做獎勵或懲罰,原因也在於此:

孩子考得好,分數本身就是一種獎勵,這種獎勵源於對孩子努力過程的肯定,纔會持久強勁。

孩子沒考好,分數也就是一種警示,讓孩子去接受,主動去改變,才能讓孩子真正學會爲自己的學習負責。

不過分在意孩子的成績,孩子纔會把重心迴歸到學習。

不過分苛責孩子的考試表現,孩子才擁有學習的主動權。

也唯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孩子才能學會自我負責、自我教育、自我成長。

這,纔是學習最重要的意義,纔是考試的真正目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