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雨村的蛻變之路:賈雨村的“三堂課”

順風順水的賈雨村,考中進士後,選入外班,不久後就升任蘇州知府。回到了曾經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他沒有忘記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甄士隱,當然也沒有忘記在自己窮困潦倒之時還兩次回頭看顧自己的丫鬟嬌杏。他先是用“兩封銀子、四匹錦緞”報答甄家的資助之恩,接着用百金將丫鬟嬌杏要來做了小妾。

賈雨村通過科舉實現了“鯉魚跳龍門”的階層跨越,他成爲人上人的統治階級的一員,過上了出門有轎馬、家中有妻妾、府中有奴僕的生活。他渴望施展抱負,有一番人生作爲,但生活往往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在賈雨村的官場之路上,他將要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三堂課”:

第一堂課:學會同流合污。賈雨村進入官場後,一方面恃才傲物,對那些不是正經科考功名的官員估計看不上眼,對那些沒有什麼才學的官員估計也是沒有好臉,所以將自己孤立起來,使得上下級關係、同事關係都有些緊張;另一方面作爲經歷過貧窮的人,本能地會渴望獲得更多的財富,所以難免有些貪污,給人留下了口實和把柄。所以,第一次當官時間並不長,“不上一年,便被上司了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語。”可以看出,被彈劾的主要原因還是不合羣,說什麼貪污了、性格不好了,這些都是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不見得其他人都是兩袖清風、勤政愛民的。等到皇帝批准革職後,“本府官員無不喜悅”,可見賈雨村確實沒有與這些官員們打成一片、總到一起,這個孤家寡人的結局其實是可以想見的。這慘痛的第一課讓他認識到,孤高自賞是走不通的。

第二堂課:學會趨炎附勢。被革職後的賈雨村仍是談笑自若,安頓好家小後就遊歷大好河山去了。在遊歷的過程中,他開始反思自己前段時間的所爲,爲了繼續過上生活富足的生活,他必須要改變自己,適應社會。他先是通過朋友謀劃到巡鹽御史林如海家中當家庭教師,輔導林黛玉功課。在跟好友冷子興交談時,他處處留心同姓大族賈家的情況以及賈家和林如海的關係,心中動了找關係、走門子的念頭。等到覈實朝廷要啓用舊員的通知後他開始拉下架子找林如海幫忙。等到林如海表示會大力相助的時候,賈雨村一面打恭,還謝不釋口,一面唯唯聽命,心中十分得意。這與當時受到甄士隱幫助時並不介意,略微一謝形成鮮明對比。此時的賈雨村已經完全低下了高傲的頭顱,臣服於可以讓他東山再起的權貴和權力。等到了京城後,他拿着“宗侄”的名帖去拜會賈政,獲得賈政的青眼。在賈政的幫助下,“輕輕謀了一個復職候缺,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缺出,便謀補了此缺”。自己費盡移山心力也辦不成的事情,在權貴眼中根本就不是個事兒,“輕輕”地就把問題給解決了。第二課讓賈雨村認識到趨炎附勢實惠多多。

第三堂課:學會心狠手辣。成爲金陵府尹的賈雨村一到任就遇到了一個人命官司,案情雖然並不複雜,但是牽涉的人物卻不簡單。一方面是曾經有恩於自己的甄士隱的女兒,一方面是與賈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薛家公子。按理來說,殺人償命,薛蟠難逃其咎,這既是法理要求,也是人情共識;找尋搭救故交失蹤女兒英蓮,既是從前許諾,也是父母官職責。但經過宦海沉浮後的賈雨村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一腔熱血、心高氣傲的窮困舉人了,他現在的任何舉動都要以自身利益爲根本出發點。正好有葫蘆廟的故人門子出謀劃策,詳細講述爲官之道,更加堅定了賈雨村的認知:報效皇恩,秉公執法固然重要,但不能趨吉避凶,保護自己的話一切都是空談。所以,賈雨村義無反顧地拋棄了原先的道德堅守,拋棄了那些讓他猶豫不決的溫情脈脈,他變得心冷如石,心狠手辣。唯有如此,才能保全自己官位,保全自己的富足生活。

等到葫蘆案一結案,他“急忙”作書信兩封給賈政和經營節度使王子騰,投桃報李之心昭然若揭。

經此葫蘆案後,相信賈雨村是更會當官了,更會利用手中的權力結黨營私、謀取私利了。王子騰對賈雨村估計也是很滿意,所以累上保本,讓賈雨村後補京缺。從此,賈雨村完成了由地方官向京官的跨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