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培养出高财商的孩子?给零花钱是基础,还有一招让孩子“钱途无量”

今天要解答的问题是:

怎么给孩子零花钱最好?

这个问题,建议所有的家长都要好好看看,这涉及到了关于孩子“财商”的教育,非常重要。现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把智商、情商、财商,列为育儿教育最重要的三大“商”。而培养孩子财商,最重要的,就是从怎么给零花钱开始。

因为“财商”最重要的教育,就是从“理财”开始,首先孩子手里得有“财”,父母才能教孩子怎么“理”。所以给不给零花钱,这已经不需要争论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怎么给零花钱最好?

好的方式无非是3种:定期给,按需给,定期+按需。

①、定期给:每周或者每月固定给孩子多少零花钱,让孩子自由支配,没有特殊情况,不会再给了;

②、按需给:平常不给,孩子想要买东西时问父母要,父母再给;

③、定期+按需:除了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当孩子日常想要买什么时,会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斟酌后再给。

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越来越得到更多父母的认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而“理财”,第一步孩子要先有“财”,才能学会“理”。所以魏参建议,以“定期+按需的结合方式”,给孩子零花钱,最有利于想培养孩子财商的家庭。

案例一:定期给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出怎么样的孩子?

身边有这样一位妈妈,从小就每周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逐渐增多。孩子对这些零花钱有绝对的掌控权,无论想买什么,她都不会过问,因为她从小受够了“穷”的苦,也坚信女儿需要富养,将来才不会被物质所诱惑,走上不该走的路。

同时,这位妈妈也强调,除了吃饭和生活所需,孩子额外的物质需求,都要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她不会再给了,因为她知道,太纵容和溺爱孩子,容易养出白眼狼。

大学毕业之前,她对自己给孩子的“财商”教育很满意,因为她的孩子的财商看似很高:不会乱跟父母要钱,不会乱买东西,花钱很有节制,有自己的小金库,看似一切都很完美。但大学毕业后,她才恍然大悟。

孩子毕业3年了,很争气,进了外企,工资很高。可有一点,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孩子从来没有给她和爱人买过任何礼物!总是听朋友开心的向自己报喜:今年过生日,孩子又给自己买了很贵的礼物,花了孩子一个月的工资呢!可自己的孩子,却从来没买过!

这不,前两天又是她过生日,女儿照样没表示,她厚着脸皮质问女儿:别人家的父母过生日,都给父母买很贵的礼物,你怎么从来没表示过!女儿顺嘴就回了一句:你不是不让我乱花钱吗?要我存钱买房吗?

她被“怼”的哑口无言。因为她女儿不仅对她和爱人“抠”,对她自己也很“抠”!工资虽然很高,但身上穿得都是地摊货,没有一件名牌;买的化妆品也都是淘宝上的便宜货,如果不上班,平常都不化妆;到现在没有男朋友,亲戚朋友也给她介绍过,都没成果,几乎见一面就没下文了,女儿不算漂亮,但也不丑的,后来打听了几个男方,回复都是:没气质······

现在她后悔莫及,没想到把女儿培养成了一个守财奴。

案例二:按需给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出怎么样的孩子?

有个朋友,从小不给孩子零花钱,担心孩子乱花钱。“小屁孩,拿钱干什么!有需要我们给买就是了。”小学之前的阶段,因为都住家里,每天都回家吃饭,看似这样的教育没啥毛病,还挺好的。

可到了需要定期给生活费的初中,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个孩子花钱非常大手大脚,每周要的生活费越来越多,后来父母就给限死了,固定给多少,但也比同龄的孩子多了;可他还是不够花。父母担心孩子是不是染上了不良习惯,跟踪调查了几次后发现,孩子没有抽烟、没有赌博,就是花钱没有规划和节制:买很多的零食吃,买很多无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案例三:定期+按需给的家庭教育,会培养出怎么样的孩子?

有一个小伙伴的财商,是公认最高的:每个月工资才七八千,但毕业4年,已经有十几万存款,还投资了一些基金和股票;身上穿得虽然都不是奢侈品,但总能给人一种非常有气质的感觉,小姐姐们打听后才知道,都是独立设计师的作品,价格在几百到一千多;日常生活也很小资,该吃吃该喝喝,市内的高档西餐厅都去过;一年旅游2次,一次自己去,一次带上父母;每个月都会去做义工,听说还捐助了好几个贫困儿童······

我们都知道,这肯定是跟她父母从小的教育有关。我们特意在公司开了一次关于她父母的教育的专项沙龙会,请她分享她父母对她的财商教育。她表示,她父母从小都会定期给零花钱,不多,在同龄人里算中等;日常想要额外买一些贵点的东西或者其他需求时,父母会问清楚具体事项,有时满足有时不满足,但都会跟她沟通清楚;正常情况下,如果是为了虚荣心或者攀比,父母都没满足过,如果是为了学习或者社交,父母几乎都会满足······

这才是培养孩子“财商”最好的给零花钱的方式。既有“财”可理,也同时教会了孩子,如何正确使用金钱。

但另一个小伙伴在沙龙会后分享到:她的父母也是这样教育她的,可她发现自己花钱还是大手大脚,没有啥积蓄,也没怎么买奢侈品,日常生活也没她那么小资,这是为什么呢?

同样是定期和按需给,培养出的孩子,为什么截然相反?

经过沟通后发现,症结在于:她的父母只做对了怎么给零花钱,却没教她怎么花好零花钱!

所以在零花钱这件事上,父母怎么给重要,同时怎么教孩子花零花钱,更重要!

正确的给零花钱,是培养财商的第一步,怎么教孩子更好的花零花钱,才是培养孩子高“财商”的最重要一个课题。

1、合理分配

怎么花好钱,是培养孩子甚至自己的财商,最重要的习惯。美国《纽约时报》,在对上千个富人家庭做了调查后,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些家庭的理财习惯,基本符合一个4321理财规划,如下图。这不仅是家庭收入最好的分配方式,而且也是孩子零花钱分配的最好方式。

这几年,4321理财规划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成为众多富人公开的家庭理财“秘密”,也是众多富人教会孩子规划零花钱的方式。同时,这里要强调2点:

①、每个家庭的收入不一样,给每个孩子的零花钱也不一样,所以比例并不一定是4321,但用途,一定是这4个:投资、消费、储蓄、捐赠;

②、很多人不能理解“捐赠”,有些人照做了,有些人则直接把这项省去了。最后,照做的,都成了富人;省去的,最多到中产阶级就遇到了极大的上升瓶颈。为什么?后面会提到。

2、学会分辨自己的花钱欲望,是为了虚荣还是自己真的喜欢并适合自己

这一点,是父母一定要教给孩子的。孩子小,还不会分辨虚荣和爱好。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漂亮衣服,就想吵着要买同款的、或者更漂亮的,这是虚荣;过生日,希望妈妈给自己买一套自己心仪了很久的漂亮衣服,这是喜好。

比如,很多小朋友放假回来,跟同学们炫耀假期爸爸妈妈又带他们去哪里玩了,回家后吵着也要去的,这是虚荣;看了某个纪录片或者看了哪本书里提到的美丽地方,想让父母带他去感受下,这是喜好。

虚荣心是人类共有的“七宗罪”之一,是人类社会属性的产物,所以这不是父母的错,因为每个人都有,当然包括每个孩子。想想你自己的日常行为,是不是也难免有虚荣心在作祟?

但一个智慧的人,是懂得控制自己的虚荣心的人。但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从小教孩子,分辨自己的花钱欲望,是虚荣心在作祟,还是真正的喜好。

3、做一个“爱钱”的人,并感恩钱给与你的富足和快乐

当下很多人,羞于谈钱,耻于谈钱。觉得谈钱是一件非常庸俗的事。很多人觉得钱是万恶之源,因为看到很多奸商、很多心怀鬼胎的人,都是为了获得金钱,而做一些伤天害理、违背良心的事。

但你认真考虑过吗?其实错的是这些人,金钱作为一个物质交换的媒介,本身没有错。举个简单的例子:出了车祸,一个车子把人撞了。做错事的是那个开车的人,而不是那辆车,对吧?

《论语》中,孔子教诲我们: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所以,爱钱,没有错。因为钱可以给我们换来我们想要的东西,钱可以买来很多有用的资源,钱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有用的知识,钱可以解放我们的身体,去过我们想要的生活。

所以我们应该感恩金钱,感恩金钱带给我们的便利和富足,以及附加的快乐。

对金钱有个正确的态度,是孩子财商的基石。培养孩子正确的认识金钱,是一切的基础。要做一个“爱钱”的人,钱才能爱你;花钱要开心,不要自责或者懊悔。

而要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金钱观,最快的“捷径”就是“捐赠”。经常做一些不求回报的公益“捐赠”,可以让孩子从内心里意识到,金钱只是一个交换的媒介,无需紧握并害怕失去;也无需讨厌,而不懂得珍惜。

这就是第一点中强调的,一定要教诲孩子把自己的零花钱,固定拿出10%作为捐赠金的原因。

理财,其实不是一个舶来品。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们,对待金钱的态度,跟现在西方主流的科学金钱观,不谋而合。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著名国学经典《增广贤文》中也说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

所以,记得定时+按需给孩子零花钱,并且教会孩子,正确的合理分配零花钱,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财商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将来想没出息都难。你说对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