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没时间成长

上学的时候大概很多人都听过一句话,叫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上学的时候我自然是理解不了的,甚至分不清楚战略和战术的区别。只是非常好奇为什么有的学生平时看起来并不怎么用功,但总是考的要比一些起早贪黑学习的人要好。

这颗种子就这样种下了,直到许多年后才得以生根发芽。

多年后我也长大成人走上工作岗位,但上了没两年我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每次我告诉家里自己在加班单位忙,回到家里总是会受到更优质的待遇,家人也总会对满身疲惫的我投向更加亲和的目光,而如果我是晚上打球回来,结果就不太一样了。

同理,我也发现“忙”成了很多人不思进取的挡箭牌。

因为忙,所以很多人说:“哎呀,单位每天加班,哪些时间学习考证。”“单位快忙死了,根本腾不出时间健身学英语。”“老板每天让我加班,哪有时间谈恋爱?”

于是,每当自己遇到解决不了问题,和解释不了原因时,“我很忙”就像是躲在慈宁宫里老佛爷被搬出来,让所有人哑口无言。

当然,你也会常常安慰自己:我已经忙成这样,晚上回家就啥也别干,安心刷抖音和朋友圈,或者追追剧就行。好像这些东西是在自己忙一天后给自己的奖励一样,而你也欣然接受。

那么问题来了,大多数人口中的忙到底都在忙些什么呢?


对于销售行业的人来说:多数人的忙不过是把自己流水线上的工作做完而已,不同的是一句话有时一天重复10遍,而忙起来一天要重复50遍而已。

对于教育行业的人来讲:很多人的忙不过是每天不停重复对学生说的话,机械性的批改作业和备课,仅此而已。

而至于媒体行业的人,这个别人以为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每天都能肆意发挥想象的职业,大多数人也不过是重复自己熟悉的技能,接大同小异的单子,循环往复。

可当你真正去问那这些人,你问他们也工作好几年了,有没有自己形成一套成熟的知识体系?或是对自身行业总体的认识?

大多数人一定会说:啥体系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每天基础工作还做不完,别扯那些没用的。

没错,你永远也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但不代表沙尘暴来临时,鸵鸟把头倒立进沙子里就会安然无恙。

问题不会减少,那些用说自己很忙来掩盖真相的人,就如同失恋的人通过宿醉来获得短暂的快感一样,明天并不会比今天更好过。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上学时那个奇怪的现象,那些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学生,他们可能只拿出了80%的精力,但却有着更系统的学习方法,而有些看起来拿出120%努力的人,不过是在进行无脑简单的重复,在他们的眼里,知识从来就像是泰坦尼克号的拼图一样,毫无头绪,但他们往往却又麻痹自己,甚至告诉自己,通过这样的努力即使最后考不上好大学,也没人会怪罪,是的,可能最后确实没人在忍心苛责你,但人生终归是自己的,所有的代价也不过是自己承担。


我当然也知道,我们很多人在离开校园后需要承担更多角色,我清楚的知道这些角色在背后所揹负的是什么,而工作忙所带来的压力只是其一,可如果我现在说,你必须还要每天拿出来两个小时进行成长性的学习,你会觉得自己做不到,它会压垮你。我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答案,我举一个身边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我们这一代90后通常会认为养一个孩子就已经要几乎耗掉父母的所有心血和薪水了,但在我父母家的楼下,一对外地来的夫妻,两个人共同经营着一个不到30平米的小卖部,却养大了2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小孩儿,并且,在银行有着几十万的理财存款。这就是我想表达的,那些你曾经以为不可能养起孩子的人,最后养大了两个孩子;那些曾经你以为根本买不起房的人,最后竟然买车买房,红红火火。生活与人生皆是如此,看上去钢板一块,但其实仍有很多的空隙,能够提供许多额外的弹性,但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如果什么都不去做,许多事情看上去的确毫无可能。

所以对于工作,两个不同的人,我并不觉得那个每天加班到深夜的人就一定会有更光明的前途,相反,如果另一个人每天朝九晚五,但是把更多时间用来健身、读书、提高工作的专业性,我会觉得这个人更有上进心。同样,两份不同的工作,一份事儿不多,钱也不多,但可以让你有时间疯狂成长,那么我觉得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你完全可以当成是你的跳板,以此寻找更大的机会。而另一份工作,每天忙的要死,薪水可观,但让你没时间成长,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警惕一下,你在这份工作里的价值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还是仅仅是一颗螺丝钉。而现在还有一份工作,假如本身价值不够,钱也不多,还忙的要死,你就需要非常小心了,因为你极有可能习惯长期处于最基层工作而难以逃离。

一个人最怕的,并不是现状不好,而是心死了,还习惯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