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片學英語

學英語最難的是什麼?

是語法?是背單詞?

都不是!

是增強對英語的理解能力。

1

對於我們以漢語爲母語的人來說,漢語就是傳達我們思維的媒介。語言的載體不只聲音、文字,還有無形的思維。在一天裏,我們大腦真正放空的時間非常少,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漫無目的地思考,甚至睡覺時,我們也在用潛意識進行思維活動。而我們心裏想的東西,全是漢語,我們的思維是以漢語爲媒介的。

你能用英語進行思維活動嗎?

這意味着所思所想皆是英文,完全脫開漢語。看到apple這個詞,首先想到的不是漢語的“蘋果”,而是浮現出的蘋果畫面。

在英語學習中,思維其實是這樣的:apple→蘋果→蘋果的圖片。

漢語成爲了我們理解英語的橋樑,同時也樹立起了一道屏障。即使通過訓練,我們能加快對英語的理解速度,縮短“apple→蘋果→蘋果的圖片”的思考時間,但我們永遠無法跳過中間的過程。

apple這個詞太簡單了,而且它是物質名詞。如果是complication呢?

這個詞有“併發症”的意思,即使在漢語裏,我們理解這個詞的內涵都稍有困難,因爲這是一個抽象名詞,我們很難找到具象的東西來與它對應,所以我們通常通過生活經驗帶來的感受來賦予它含義。

比如說你可能腦海裏浮現出一個剛做完手術的病人,醫生對他說,“你的情況不妙,術後併發症,引起了其他器官惡化。”

又比如,你從字面理解“併發症”的含義,“併發”應該是“同時發生”,這是指一種同其他疾病一同發生的某種症狀。

在中文環境下,我們總能比較容易地建立抽象名詞與現實體驗的聯繫。

但在英文裏呢?

complication能讓你想到什麼?

我想,能回憶起中文的“併發症”這三個字就很不錯了。

2

從apple跳躍到蘋果圖片確實不容易,但訓練能幫助我們減少反應時間。

這種訓練旨在強化apple和蘋果圖片的聯繫。

如何進行這種訓練呢?

幸運的是,已經有人付諸行動了。在English Through Picture這本書裏,作者的理念就是通過圖畫,直接建立學習者的英語思維。


我們使用漢語交流的時候,最常用的是:

敘述一件事發生的過程;

描述一個空間裏的狀態。

時間概念和空間思維是我們溝通能力的基礎。對這兩種概念的建立,紮根在我們的基礎教育體系裏,回想一下,出現在小學練習冊上的看圖寫作,這就是在鍛鍊我們的表達能力。

這本以幾個簡易小人和各種簡筆畫物體組成的漫畫,也是如此。

圖畫前後照應,反覆加強對概念的認知;空間描述反覆出現,主體與客體進行調換,加強學習者的理解。

這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小冊子!

從漫畫開始,頁碼上標爲1開始。

1-7頁,目的是爲了建立學習者對人稱代詞和地點副詞here和there的區別。

I、you、he、 she、 it、 they、 we;

here、there

8-12頁,引入了指示代詞,this和that,並且描繪了this和here、that和there的關聯。並且已經進入了空間描述,我們見到了空間介詞in on。

13-16頁,開始了描述事物的三種狀態,未來式、進行式、過去式。在經歷了此種變化後,對事物的過去和現在的描述也不同了,體現在動詞的表達上。

以上都是簡單的舉例。

雖然詞彙非常基礎,但真正能清楚地表達並深刻理解含義的,還是少之又少。

3

這本書,配有相關的視頻。

在b站搜English Through Pictures能找到它,

仔細在評論區裏翻翻,你會發現有PDF的分享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