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第三次作業

第一章第三節嬰兒出生和新生兒

本節主要講了以下幾點:一、出生  二、出生併發症 三、新生兒的能力 四、新生兒常見症狀

一、出生

1.分娩:出生過程的開始。

分娩過程可以分爲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宮縮約每8-10分鐘一次,每次持續約30秒。到分娩的最後階段,收縮約每2分鐘一次,每次大約持續2分鐘。隨着收縮的增強,分開子宮和陰道的子宮頸變寬,最後,擴張至足夠讓嬰兒的頭部通過。第二階段,嬰兒的頭開始移動,依次通過子宮頸和產道。當嬰兒完全離開母體的時候,第二階段結束。在這個階段,自然分娩遇到困難時需要通過外陰切開術給予幫助,以幫助胎兒順利、快速娩出。否則會出現缺氧症,給孩子後天的認知完成危害。第三階段,嬰兒的臍帶(仍然和嬰兒的身體相連)和胎盤也娩出母體。這個階段是最迅速和最容易的一個階段,只需要幾分鐘。

2.出生:從胎兒到新生兒。

1)新生兒:指剛剛出生的嬰兒。

2)阿普加量表:通過收集一系列指標信息,以確定嬰兒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測量系統。一般從外貌、脈搏、面部扭曲(面部對刺激的反應敏感性)、活動性(肌肉狀況)和呼吸五個方面打分。單項分數範圍爲0-2分。多數在7-10之間。低於7分,通常需要外界幫助才能呼吸。低於4分,需要立即搶救。

3)分娩的方法

a.心理助產法

b.丈夫指導分娩法

c.催眠分娩

d.導樂分娩輔助法。有經驗的年長女性提供支持。

4)分娩過程的輔助:使用麻醉和止痛藥。研究顯示,所用藥物對於胎兒和新生兒的風險是很小的,這也體現出對女性的尊重。

5)在醫院分娩後應該停留3-4天,讓母親得到很好的休息和護理。

6)新生兒醫學篩查:取嬰兒足跟血可篩查29種障礙。

7)疫苗的使用尚存在爭議。(個人認爲,應該利大於弊。)

二、出生併發症

1.早產兒:太早,太小

a.早產兒:受精後不足38周就出生的嬰兒。(可使用“袋鼠哺育法”,經常按摩,觸發激素的釋放,增加體重、肌肉發展和處理應激的能力。)

b.低出生體重兒:出生時體重低於5斤的嬰兒。

c.足月低出生體重兒:由於延緩的胎兒生長導致出生時體重不足,同樣妊娠期嬰兒平均體重90%的體重。

d.極低出生體重兒:體重不到3斤,或者是在母親子宮中的時間少於30周。這樣的嬰兒面臨着嚴重的生命危險,是因爲他們的器官系統尚未發育成熟。

2.引起早產的原因

a.由於母親生殖系統出現困難造成,如雙胞胎。

b.母親生殖系統不成熟造成,如母親年齡低於15歲。

c.距離上次分娩後6個月內。

d.丈夫年紀大。

e.母親整體健康狀況差,如營養、醫療護理水平、環境壓力水平和經濟支持等。

3.過度成熟兒:太晚,太大

a.過度成熟兒

4.剖宮產

剖宮產的幾種情況:臀位(腳部先入產道)、橫位(胎兒和子宮頸的方向垂直)和胎兒的頭部太大。

5.死亡率和死產

6.產後抑鬱症

1)產後抑鬱症是母親在孩子出生後一段時間的深度抑鬱,它困擾着10%的新媽媽。儘管產後抑鬱症有多種不同的形式,但是它主要的症狀就是持續的深切的感受到失望和不開心,這種感覺可能持續幾個月也可能持續幾年。

2)產後抑鬱症的成因,一有家族史。第二,產後抑鬱症可能由分娩後激素分泌的波動所引起,在懷孕期間,女性雌激素和黃體酮分泌顯著增加,然而,他們在分娩後的最初24小時內就會回落到正常水平。這種快速的變化可能會導致抑鬱。第三,動力學解釋:產婦對成就感的預期。預期低的產婦,當成就感達到極致時,反而會產生抑鬱。

3)母親產後抑鬱症的危害:

a.對母親來說,每500例中會有一粒症狀更爲嚴重,伴隨着與現實的完全割裂。在這些極少的案例中,產後抑鬱症甚至表現的非常極端,有一例,母親在浴缸中溺死了自己的五個孩子。

b.抑鬱症對嬰兒產生的影響。嬰兒出生後就有着驚人的社會能力,並且他們會傾向於調整自己的情緒,和母親保持一致。抑鬱的母親在和孩子互動中,較少表現出情緒,而更多地表現出對孩子的分離和拒絕。迴應的缺乏會導致嬰兒表現出的正性情緒更少,不僅表現出對母親的拒絕,而且也不願和其他成人有所接觸。另外,母親抑鬱的孩子有更多的反社會行爲傾向。

三、新生兒的能力

有趣的問題:爲什麼人類嬰兒生下來具有那麼強的依賴性?

原因之一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類嬰兒降生得太早了。新生兒的大腦只有成人的四分之一。一些觀察者認爲,人類應該比現在的分娩晚6-12個月。

實際上,進化好像知道它在做什麼:如果我們在母親的子宮中再多待上半年到一年,我們的頭就會因爲太大而無法通過產道。

發展研究者逐漸認識到,嬰兒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就已經在所有發展的領域內具備了一系列令人驚異的能力:身體、認知、社會性。

1.身體能力

1)自動開始自主呼吸。

2)吮吸和吞嚥反射能夠立即攝入食物。

3)定向反射。能夠找到母親的乳頭。

4)能夠咳嗽、打噴嚏、眨眼睛,以幫助他們迴避潛在的煩憂和危險的刺激。

2.感覺能力

1)嗅覺和味覺。遇薄荷糖氣味增加身體活動和吮吸;遇酸雙脣緊閉。

2)視覺和聽覺。更容易被藍色和綠色吸引。聽到其它嬰兒哭鬧,也會跟着哭鬧,聽到自己哭泣的聲音錄音會停止。

3.學習能力

1)經典條件作用: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

在經典條件作用中,有機體需要學習以特定的方式對一箇中性刺激進行反應,而中性刺激本身一般不會帶來此種反應方式。(小白鼠實驗:聽到鈴聲就會有食物送過來吃,強化以後,沒有食物,聽到鈴聲就會分泌唾液。)

(在教學中,孩子們有了良好的行爲,我們就表揚,孩子就會有良好的情緒。強化之後,我們只用表揚也會讓孩子體驗到良好的情緒,從而形成習慣。)

2)操作性條件作用:代表人物是斯金納

在操作性條件作用的過程中,自發的反應根據與其相匹配的正性或負性結果而被增強或者減弱。如,嬰兒們學會爲了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而故意做出某些行爲作用於環境。(斯金納操作箱:小白鼠在實驗箱中自由活動,當它碰到槓桿的時候,就會有食物落下來,強化之後,當它想得到食物時,就會去觸碰槓槓。)

(實際生活中,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如果母親不想讓孩子形成愛哭的習慣,就不要在他想以哭泣爲手段得到某種滿足的時候得逞。在教學中,我們也不要因爲孩子爲了得到關注而做出不良反應的時候,給予關注,時間長了,也就弱化了。)

3)習慣化:對某個刺激的反應由於該刺激的重複出現而逐漸減低。

4)模仿:發展心理學家蒂法尼.費爾德及同事研究結果發現,新生兒能夠一定程度上精確地模仿成人的表情。

四、新生兒常見症狀

黃疸:肝臟是新生兒消化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初它並不總能有效地工作,約有一半的新生兒的身體和眼睛會帶有明顯的淡黃色。

這種顏色上的變化是新生兒黃疸的一個症狀。新生兒黃疸在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身上發生的機率更大,他並不會使新生兒陷入危險。

其治療方法通常是把嬰兒放到熒光燈下或者給予一些藥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