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心理學》第六次作業

第二章 嬰兒期:形成生命的基礎

第六節 嬰兒期的社會性和人格發展

本節主要講了以下幾點:一、嬰兒的情緒 二、嬰兒的社會性行爲——依戀及其類型 三、人格和氣質類型 四、高質量的兒童看護中心是怎樣的?

一、嬰兒的情緒

1.情緒被稱爲非言語編碼的非言語表情。嬰兒表現出相當廣泛的情緒表達。人類和靈長類具有一套天生的、普遍的情緒表達方式。

2.真正的情緒具有三種成分:生理喚醒成分(如呼吸或心跳頻率加快)、認知成分(對憤怒或恐懼的意識)和行爲成分(如通過哭泣表現出悲傷)。

3.情緒表達具有適應功能,使嬰兒在發展出語言功能之前,能夠以非語言的方式對照料者表達他們的需求。到了9-10個月大的時候,構成邊緣系統(情緒反應的位置)的結構組織開始生長。邊緣系統開始與額葉系統一同工作,使得情緒範圍得以不斷擴大。

4.陌生人焦慮:當嬰兒遇見一個不熟悉的人時,所表現出的小心與謹慎。6-9個月期間開始出現。

5.分離焦慮:當熟悉的照料者離開時,嬰兒所表現出來的緊張情緒。通常開始於7或8個月,大約14個月時達到頂峯。

分離焦慮和陌生人焦慮代表了嬰兒重大的社會性進步,反映了嬰兒的認知發展以及嬰兒和照料者之間不斷成長的情感和社會聯繫。

6.社會性微笑:迴應其他個體的微笑,而不是對非人刺激做出的反應。嬰兒在5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夠區分快樂和悲傷的聲音。出生半年後,嬰兒就可能開始理解隱藏在他人面部表情及聲音背後的情緒。

7.社會性參照:有意地搜尋他人的情感信息,以解釋不確定環境和事件的含義。

8.自我覺知:關於自我的知識。嬰兒在12個月大的時候發展出自我覺知。

9.心理理論:關於心理如何運作,以及它是如何影響行爲的知識和信念。兒童使用心理理論來解釋別人是如何進行思考的。如,爸爸在廚房做三明治時,他就知道可以有三明治吃了。到兩歲的時候,兒童已經發展出心理理論的雛形。

10.共情:對應於另一個人感受的一種情緒反應。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

二、嬰兒的社會性行爲——依戀及其類型

1.依戀:在兒童和特定個體之間所形成的正性情緒聯結。依戀主要是建立在嬰兒安全需求的基礎上。

2.依戀的類型

安斯沃斯通過設置情境,將嬰兒不同的反應歸納出四種不同的類型:安全依戀型、迴避依戀型、矛盾依戀型和混亂依戀型。

a. 安全依戀型:在這種依戀風格中,兒童把母親當做是一種家庭基地,當母親出現時,他們很放鬆;母親離開時則顯得有些難過;只要母親一回來,兒童便會來到他的身邊。

同步互動式的溝通更有利於安全依戀型人格的形成。過度迴應和迴應不足一樣,都可能造成非安全依戀型的兒童。

b. 迴避依戀型:在這種依戀風格中,兒童並不尋求接近母親。當母親離開後再回來時,他們似乎在迴避她,看起來像是對她的行爲感到生氣。

c. 矛盾依戀型:在這種依戀風格中,兒童對母親既表現出積極,也表現出消極反應。當母親離開時,他們顯得十分沮喪;當她回來時,他們可能在尋求接近的同時也會踢或打她。

d. 混亂依戀型:在這種依戀風格中,兒童表現出不一致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行爲。例如,在母親回來時接近她卻不看她。他們可能是安全依戀程度最低的孩子。

在依戀的發展被嚴重破壞的案例中,兒童可能罹患反應性依戀障礙。特徵是與他人形成依戀關係極端困難,年幼的孩子難以餵食,對他人的社交性示好無反應,而且一般不能健壯成長。這種情況少見,是虐待或忽視的典型結果。

代代相傳的依戀模式在本質上十分相似。當嬰兒 在不尋常的應激環境中,大多數嬰兒偏好向母親而非父親尋求安慰。主要的原因是父親和孩子大多玩身體的、打打鬧鬧的活動。相反,母親玩兒的遊戲是傳統的躲貓貓等,具有更多言語元素的遊戲。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父親有關養育、溫暖、摯愛、支持和關心的表達對於孩子情緒和社會幸福感的發展非常重要。

3.相互調節模型:在此模型中,嬰兒和父母學着溝通彼此的情緒狀態,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4.交互式社會化: 嬰兒的行爲引起父母及其他照看者作出進一步的反應;而它反過來會引發孩子更進一步的迴應的過程。

(14個月大,相互熟悉的嬰兒們有時會複製彼此的行爲,這樣的模仿,提供了社交的功能,而且能夠成爲一個強有力的教學工具。 一些發展學者認爲,年幼兒童具有模仿能力,意味着模仿可能是天生的。

鏡像神經元是這樣一些神經元,它們不僅在個體實施某個行爲時會放電,而且當個體只是觀察另一個體實施同樣的行爲時,也會放電。

嬰兒通過與他人的共處學會新的行爲、技巧和能力,這樣的觀點具有一些含義。一方面,它指出嬰兒間的互動所提供的不僅是社交上的獲益,它們可能對兒童將來的認識發展也有所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些發現闡明瞭嬰兒可能從參加看護中心而獲益。儘管我們並不確切的知道,但對處於兒童看護中心這樣的羣體環境中的嬰兒而言,從同伴處學習的機會可能具有長遠的益處。)

三、人格和氣質類型

1.人格:區分個體的持久性特徵總和。源自嬰兒期。

2.艾裏克森的心理社會性發展理論:考慮個體是如何理解自己,以及理解他人和自己行爲意義的一種理論。 這一理論提出,發展的變化貫穿人的一生中八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發生在嬰兒期。

a. 信任對不信任階段:嬰兒在前18個月內,發展出信任或不信任感。主要取決於照看者能夠在多大程度上滿足嬰兒的種種需要。足夠的注意可能會幫助他發展出對於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如果嬰兒能夠發展出信任,他們便產生希望感,而這種希望感,使他們覺得似乎能夠成功的滿足自己的種種需要。另一方面,不信任感導致嬰兒將這個世界視爲無情和不友善的,因而他們日後和他人形成親密的聯結,可能會有些困難。

b. 自主對羞愧懷疑階段:這個階段從第18個月左右到三歲,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在安全範圍內鼓勵探索,並給予一定的自由,嬰兒便會發展出獨立性和自主性。而如果兒童受到限制,並被過度保護,他們便會覺得羞愧、自我懷疑和苦惱。

3.氣質:包含個體一致而長久的、表現在情緒與喚醒水平方面的特點。氣質是指兒童的行事風格, 具有穩定性,但也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兒童養育實踐能夠很大程度上改變氣質。

氣質反映在行爲的幾個維度上,一箇中心的維度是活動水平,也就是好動還是好靜。另一個重要的維度是嬰兒心境的性質和質量。有的兒童是易激惹性,有的則比較隨和。

4.氣質分類:易養型、難養型、遲緩型和混合型。

a. 易養型:具有積極的傾向,他們的身體功能運作得很有規律,並且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有好奇心,情緒處於中低強度狀態,大約有40%的兒童屬於這個類型。

b. 難養型:有更多消極的心境,而且適應新情境較慢。傾向於退縮,大約有10%的嬰兒屬於這個類型。

這個類型的嬰兒在學齡期會表現出問題行爲,關鍵因素似乎是父母對困難行爲的反應方式。如果兒童困難的、苛刻的行爲引發出父母憤怒和不一致的反應,那麼兒童最終更有可能出現行爲問題。另一方面,如果父母在反應中展示更多溫暖和一致性,他們的孩子日後更有可能避免問題。

c. 遲緩型:不太活躍,對環境表現出相對平靜的反應。一般較爲消極,在新情鏡中會退縮,適應緩慢,大約有15%的嬰兒屬於這個類型。

d. 混合型:與上述類別的特點都不太一致,屬於混合型。有35%的嬰兒屬於這個類別。

(人的氣質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有的學者認爲,氣質特點代表着遺傳的特徵。而遺傳的氣質特徵被視爲構成人格的核心,並在未來的發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不熟悉刺激的抑制:面對新異刺激時高水平的動作和肌肉活動。反應強烈時,表現出來就是害羞。

嬰兒對不熟悉的情境的高反應性,被認爲與成年後更易罹患抑鬱或焦慮障礙有關。

6.性別:關於成爲男性或女性的意識。

到兩歲時,男孩兒比女孩兒表現出更多獨立性和更少的服從。女孩傾向於表現出較少的獨立性和較大的順從。

性別差異,有許多複雜的原因,代表了先天的生理相關因素和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他們對嬰兒的社會性及情緒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四、高質量的兒童看護中心是怎樣的?

1.孩子的看護比率爲1比3,1比4也可以接受。

2.每組中的嬰兒人數不應超過八人。

3.看護中心要符合政府規定,有營業執照。

4.看護人員要喜歡他們的工作,是長期的職業,經驗豐富。

5.看護人員,要花一定的時間與嬰兒一同遊戲,要有語言互動交流,悉心留意嬰兒的舉動。

6.被看護的兒童要保持乾淨,中心的設施要保證安全,各項設備及傢俱維修良好,照看人員本身清潔衛生要達到最高標準。

7.看護者要具備專業知識。

8.看護者要給孩子創設歡樂的氛圍,要給予孩子們絕對的尊重和個性化的照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