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模型學習筆記2

整個冰山模型越往下的要素,越難培養、越難發現,比如學一個知識,冰山模型,大概看一下馬上就知道,但是提升一種能力,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看一下就可以的。

但是,因爲越往下的要素越難,相對也越能成爲競爭優勢。比如,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有多少,與他的學習能力、動機等都很相關。如果具備很強的學習和思考能力,並以追求真理作爲價值觀,知識儲備會更高。

根據研究,冰山底層的要素中,僅個性特質就能解釋員工績效差異的35%,而冰山底層要素之和,差不多決定了一個人的70%。

基於以上認知,把時間投入不同的要素,會有什麼結果了?

1、投入到知識

如今,我們處於“知識付費”時期,可能讓人覺得知識很值錢,但單純用知識很難賺錢。

爲什麼呢?

第一、現在想知道什麼,可通過網絡搜索查詢,可替代性高。

第二、知識和思維,是有差別的。

單純的知識儲備,如果不能結合思維能力去解決具體問題,很難提升個人市場價值。


2、投入到技能

有一些職業是有專業門檻的,如程序員、設計師,屬於技能型崗位,因爲一旦進入一個門檻,會讓人很有安全感。反之,如銷售、運營類工作,常常讓人覺得沒一技之長,缺乏安全感。

但門檻高,不代表天花板高,沒有人想一直拿着門檻工資。

技能的定價,以及天花板,取決於技能的稀缺性

技能在稀缺的時期很值錢,一旦行業變動、人才供給增多,市場價值就會下跌,不得不學習新技能


3、投入到能力

有些崗位,對技能沒有特殊要求,看起來似乎門檻不高,但薪資天花板卻很高,而薪資範圍很寬,如產品經理、項目經理,以及大多數管理類崗位。

厲害的產品經理如上億年薪的張小龍,一般的產品經理可能月薪才一萬,他們薪資差異並不在於技能的不同,而是能力高低,因此這些崗位也被稱作能力導向型崗位。

能力提升是可以跨行業的,一旦積累到一定高度,即使行業不行,換個行業一樣值錢


4、投入到底層的自我發現

冰山底部的性格特質、動機、價值觀這些要素,雖難以改變,但如果能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後找到與其匹配的工作,實際可極大提升自身市場價值

如一個高成就動機、相對低親和動機的人,適合工作挑戰大的諮詢公司,這樣更容易有成就感;但如果讓其,去一個注重關係和家庭氛圍的國有企業,會極其不適,並難得到提升。

環境是一種外部驅動力,選擇適合的地方,自然成長效率會更高,但前提是瞭解自己。


綜合以上四種選擇,想提升自己的市場價值,把大多數時間放在提升能力和認識自己的底層要素上,是最好的選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