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互聯網公司最大的敵人是誰

作爲全球互聯網領域的幾家領軍企業,谷歌、亞馬遜、蘋果和臉書這四家公司的日子並不好過。自今年6月份以來,各家公司的股票大跌,僅在6月3日這一天,這四家公司的市值就蒸發了1340億美元。

而這一切的根源,僅是因爲此前的一個報道稱美國當局正準備審查它們的商業模式。

該報道並非空穴來風,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喬什·霍利(Josh Hawley)自擔任密蘇里州首席檢察官以來,一直主張對大型科技公司進行嚴格的反壟斷審查。在美國司法部長比爾·巴爾(Bill Barr)今年1月的提名確認聽證會上,霍利要求巴爾發揮他的作用重新審視這些企業。

站在國家和法律的層面來說,霍利的要求有着充分的正當性和必要性。

美國的反壟斷史

1890年7月2日,美國聯邦國會通過《保護貿易及商業以免非法限制及壟斷法案》,簡稱《謝爾曼反托拉斯法》。該法主要是爲了禁止限制性貿易作法及壟斷貿易的行爲,說得通俗點就是“防止消費者被(寡頭)打劫”。

該法頒佈後,許多個人和公司因非其壟斷行爲而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終審裁定規範石油(Standard Oil)壟斷貿易成立,勒令其在6個月內把該壟斷企業分成34家公司

1911年,美國反托拉斯局起訴美國菸草公司,利用掠奪性定價等方式壟斷煙草業,控制95%的美國香菸市場。該公司被裁定有罪,勒令拆分爲16家公司。

1969年,反托拉斯局起訴IBM長期壟斷計算機市場,將電腦硬件和軟件捆綁銷售。

1974年,美國司法部再次向AT&T提起反壟斷指控,AT&T公司於1984年一分爲八,並時時接受政府的監督和管制。

1998年5月,美國聯邦政府和19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政府指控微軟公司壟斷。指控微軟的罪狀主要包括:將“探索者”網絡瀏覽器與視窗98操作系統捆綁銷售,以捆綁銷售的方式強迫IBM、康拜等個人計算機製造商安裝“探索者”瀏覽器……所有這些罪狀都涉及到微軟公司的不公平商業競爭行爲。

1999年,美國出現首例維生素市場的反壟斷訴訟。

……

類似的案例在美國反壟斷史上並不止上述這些,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舉。

回到本文的幾位主角公司身上,美國衆議院司法機構小組委員會負責人在2019年6月4日向媒體證實,亞馬遜、谷歌等4家科技公司將面臨美國衆議院的反壟斷調查,公司的最高負責人將被要求配合調查進行作證。美國反壟斷法由司法部、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共同守護,此次調查將分頭行動,司法部調查谷歌和蘋果,而FTC則負責亞馬遜與Facebook。


壓力並不僅僅來自美國本土

對於本國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壓力已經足夠令這些科技巨頭頭疼了,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威脅也從未停止過。

2018年3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突擊搜查了亞馬遜在東京的日本分公司總部。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等媒體報道,調查的起因是亞馬遜日本分公司涉嫌向日本供應商非法收取費用,威脅“不交費就停止合作”。

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長杉本和行接受《每日新聞》採訪時說:“我們會調查這些‘平臺’是否阻礙日本企業的技術創新。”

杉本所說的“平臺”指的正是亞馬遜、蘋果、谷歌、臉書等互聯網寡頭企業。他說,調查將圍繞這些大企業是否“囤積客戶數據、阻礙後來者進入市場,或者它們的行業壟斷地位迫使商業合作伙伴降低價格”等方面進行。

日本在反壟斷方面的動作相對比較柔和,起碼迄今爲止沒有什麼重大的新聞爆出,而歐盟則不同,它在這一方面所採取的措施毫無心慈手軟的餘地。

據統計,在2004年到2008年的幾年時間裏,歐盟累計對微軟開出了16.8億歐元的罰單,單筆8.99億歐元創下最高額記錄,一年後被英特爾的單筆10.6億歐元罰單刷新記錄。

2018年7月,歐盟對谷歌公司開出43.4億歐元罰單,理由是它利用安卓手機操作系統的壟斷地位推廣谷歌搜索引擎並排擠潛在競爭對手。谷歌起初表示不服,但一個月後立馬改變態度,聲稱將遵守歐盟的裁決,外界紛紛猜測谷歌是擔心反抗會招致更加嚴重的懲罰。

分拆谷歌、臉書有史可鑑

馬薩諸塞州參議員、民主黨總統初選候選人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曾明確表示,如果她在2020年當選,她將拆分包括谷歌和臉書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

沃倫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在美國的反壟斷史中,將產業寡頭拆解成規模更小的企業的例子並不鮮見。

美國司法部反壟斷主管、首席檢察官助理馬肯·德爾拉希姆(Makan Delrahim)在今年6月份前往以色列參加會議時就談到了反壟斷的問題。德爾拉希姆提及幾十年前美國反壟斷部門對規範石油及AT&T發起的反壟斷調查。

當年規範石油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現在的科技巨頭(谷歌、臉書等)類似,標準石油全盛時期,消費者實際上享受更低的價格。

至於AT&T,德爾拉希姆認爲它的電話網絡是“網絡效應”的一個晚期案例,不過AT&T回絕讓獨立企業銜接到自己的長途線路,實際上損傷了這些公司的利益。和現在的科技巨頭一樣,AT&T也用同樣的口吻辯護說它提供的價錢更低,產品和服務質量更好,而且還帶來衆多創新。

最後的結果是規範石油和AT&T被拆解成一系列獨立的子公司。

德爾拉希姆表示,反壟斷部門與這些大型企業在反壟斷鬥爭中取得的重大勝利可以爲現在調查科技巨頭提供能夠借鑑的經驗

面對挑戰,谷歌已經做好了準備

面對來自國內外的多方挑戰,各家企業或許並不會坐以待斃。

在與監管機構多年的鬥爭中,谷歌似乎已經積攢了足夠的經驗和策略來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此前在與歐洲監管機構的辯論中,在國會聽證會上以及谷歌代表接受採訪時,谷歌高管的迴應也反映了該公司反壟斷辯護的大致思路:

谷歌認爲自己是一系列免費的、可訪問的和非常有用的服務,使世界各地的人們能夠學習信息和相互聯繫.

谷歌說,與Facebook Inc.不同的是,它的核心產品並沒有試圖讓人們花更多時間在這些產品上,以換取有問題的社交價值.

通過對網絡進行索引,並通過谷歌的搜索欄方便地訪問其信息,該公司辯稱,它爲全球數十億人提供了一項無價的服務——全都是免費的.

另一方面,谷歌加大了在華盛頓的遊說力度,曾在司法部擔任律師的莫里斯·斯圖克(Maurice Stucke)透露谷歌一直資助學者爲其辯護,斯圖克在田納西大學研究的正是反壟斷法。

根據最新的調查,谷歌表示:“我們過去已經處理過這個問題,並且我們度過了難關,我們這次也能做到。”

在這場反壟斷大站中,最後的結果如何,我們無法預測,因爲過程中有着許多的不確定因素。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司法部和FTC的舉措勢必會對這幾家互聯網大咖造成不小的衝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