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適合中國家庭的的資產配置模型|《穩穩的財務自由》連載5

【簡介】前面四篇講的都是理念,目的是徹底打消你的顧慮,今天我們正式來談談怎樣建立適合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

01 萬能的資產配置方法

關於資產配置,流傳最廣的,一定是這個——“標準普爾資產配置”,它被稱爲“萬能的資產配置法”,被諸多理財顧問引用,它的結構是這樣的:

據說這個方法是美國標準普爾公司提出的,把每年的收入按照10%、20%、30%、40%來投入消費、保險、投資和長期增值產品,所以也稱爲“1234配置法”。具體就是:

  • 10%的錢用來消費,保證日常衣食住行的錢,大約是3-6個月的生活費。
  • 20%的錢是保命的錢,買醫療險、重疾險、意外險。
  • 30%的錢是生錢的錢,用於投資。
  • 40%的錢是保本升值的錢,用於子女教育、個人養老等。

這樣的配置既考慮到當前需要,又兼顧長遠的收益增長和需要,被理財界人士奉爲圭臬,看起來非常合理、好記,能夠在各種場合下使用。

然而,當你真正照這個方法去做了,你會發現存在很多問題!

02 隱形大坑

最大的問題是:這個配置很難滿足個性化的需要。下面這些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

  • 第一, 10%的收入投入3-6個月的家庭花銷,可是這10%的錢如果遠大於6個月或小於3個月怎麼辦?只留下10%用於生活花費——很多家庭除去還貸就剩不下多少錢了,只用10%怎麼可能夠呢?!如果當月有大項支出怎麼辦?

  • 第二,20%的保險問題更大。如果收入較低,除去固支出和生活花銷,再投入20%的保險,那基本就沒啥錢了,還怎麼保證剩下的投資呢?你年入百萬,一年在保險上投入20萬,有沒有必要?這是最優選擇嗎?

  • 第三,你臨時決定帶全家出國旅遊或家裏有事急用,需要一大筆錢,6個月的生活費根本不夠,從哪個部分支出呢?把投資的錢拿出來?如果遇到熊市,豈不是虧大了?!

  • 第四,養老和子女教育的錢界定爲保本,這合適嗎?既然保本,那收益率一定是極低的,而這兩項需求其實是很長期的,是可以進行長期的、較高收益的投資的用保本升值是不是資金錯配了?!

這個資產配置真的很扯,幾乎無法使用,能有1%的人適用就不錯了。對於要實現財富自由的我們來說,這個配置的效率非常低,適應性很差。

後來我竟然發現,這個所謂的標準普爾資產配置法根本找不到出處,也沒有資料證明標普公司發佈過這個配置,一個評級公司發佈理財指南確實很扯。這極有可能是某個理財寫手一手泡製出來的,把一年收入的20%交給保險公司,70%的用於投資,當然被所有理財公司熱烈擁護——於是,這個所謂的“標準”開始大肆流行起來。

以訛傳訛,邯鄲學步,真的太危險了!

03 “流水金字塔”——適合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模型

要實現財富自由,我們必須能夠掌控自己生活的各個方面,對近期、中期、長期的財務都要有合理的安排。我找了很多現成的家庭配置模型,應該說給中國普通家庭的配置策略太少了,即使找到了,也是給高淨值客戶使用的,他們對上面的標準普爾模型的適用性還算不錯,除了這個,還有金字塔模型、冰山模型等等,但我上面提到的問題都沒有很好地解決。

金字塔模型是按比例來構建配置,和標準普爾模型差不多;冰山模型指的是把投資放在水下,讓它來充當家庭資金的緩衝,這個規定也是太死板了。

下面這個 “流水金字塔”模型,讓你的家庭支出更平衡,更靈活,並能保證資產的持續穩定增值。這個模型基於我們打算怎麼用錢,讓模型爲我們服務,而不是我們成了模型的奴隸。

因爲我們的收入分配是按自上而下的優先級,收入像水一樣從上到下流淌,所以我稱之爲“流水金字塔”:

最後的收入匯聚到投資的池子裏,當達到一定的數量,這些投資產生的被動收入和增值,足夠你的家庭開銷,這是,你也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起步階段,你只能顧及金字塔上面兩層的生活和基本保障開支;慢慢的,你的家庭收入越來越高,積累也變多了,保障體系越來越完整,你開始規劃一些大項的消費,開始爲買房、買車、孩子上學、精品旅遊等做準備,你的收入開始重點流入第三層;再然後,你開始積累更長期的投資,不斷增值,不斷積累,慢慢就實現了財富自由的目標。

我們挨個來看:

第一道閘:保障開支

主要指保險、房貸、車貸等固定性的開銷,保障我們的生活。保險已經很普及,以後也還會專門講保險,這篇文章就不贅述了。

但是有兩點需要特別提醒:

  • 第一,你需要注意不要過度保險。
  • 第二,保險再重要,也不會比我們每天的生活更重要。(保險公司的童鞋會不會打我...)

第二道閘:生活開支

這是我們必須要留存的錢,這部分錢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 1個月的消費,這些錢最好是以現金的形式存在,是立馬可用的錢。最好就放在你和愛人的錢包、支付寶或活期賬戶裏,隨時就能拿來消費。
  • 3-6個月的生活開支。可以根據你每個月大致花多少錢,留3-6個月的錢作爲應急資金。這些錢可能是自己用,也可能爲別人應急,所以標準是在1天之內就能拿到,可以放在餘額寶或銀行提供的現金類理財產品裏,享受年化2%-3%的利息——這些錢隨時能夠調用,又有一些收益,和通貨膨脹率基本相當,做到不貶值就行。3-6個月也因人而異,如果你經常有意外的大項支出,可以多預備一些,但不建議少於3個月的儲備。

第三道閘:大項開支

剩下的錢,就可以流到這個賬戶裏。大項開支是我們近期能夠預想到的、一定要消費的大項開支,比如買臺車,換一套房子,孩子上學,出國旅遊一趟等等,都可以放到這裏面,這些項目數額較大、是幾個月的收入無法滿足的,所以必須提前準備。

因爲期限較短,所以這個賬戶要確保它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在一兩年內不會有大的虧損。還記得九象限圖嗎?

也就是要儘量在1、2、3象限進行投資。後面的章節我們會專門談談應該買哪些資產。

這部分的投資需要注意兩點:

  • 第一,專款專用,這些雖然也屬於投資,有些甚至和第四層的投資重合,但它的作用和長期投資不同,一定要考慮到投資風險和所處的週期,安全是第一位的。
  • 第二,謹慎計劃,不是什麼都放到大項開支裏面的,最短半年,最長也不要超過三五年。
第四層:流進"水庫"

前面的需求都滿足了,到這裏,剩下的錢就可以全部放到長期投資項目裏面去了。

有這樣一則故事:

從前有兩座山,一座山上住着“一休”和尚,另一座山上住着“二休”和尚。山上沒有水。每天一休與二休都需要到山下來挑水,兩人很快成爲好朋友。某一天,二休去挑水時,發現一休竟然沒出現,他想,或許一休生病了。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一休還是沒出現,二休就開始擔心了,決定去探望一休。

上山後,他發現一休正在大樹下打太極拳。二休很驚訝地問道:“一休,爲什麼你沒有挑水還有水喝呢?”一休回答說:“這3年來,我每天挑完水,都會利用零碎時間來挖井。現在我已經挖好一口井,井水源源不絕地涌出,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我還可以省下很多時間,做我喜歡的事。”因此,一休從此不用再挑水,二休卻依然不能休息。“

哈哈,一不做二不休”就是這麼來的吧?!當然,實現財富自由比挖井難多了,但道理是一樣一樣的。

所謂長期投資,和你理解的不同,不是等漲高了賣掉,而是永遠不賣,除非發生特別重大的事情——它唯一的意義,就是產生利息和紅利,用被動收入來滿足你的生活。

所以,這部分錢,其實是風險很大,但長期來看成功概率很高的投資。就像我們在第四次連載中講到的——股票在超過20年的尺度上,幾乎就是隻漲不跌的、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標的,除了股票,還有一些更好的項目符合這個要求,接下來我們慢慢梳理。

我們可以把一休的井改成大水庫,你的長期投資就是建水庫,當水庫變成湖泊一樣寬廣,裏面的生態足以保持它長年不幹涸——財富自由也就實現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流水金字塔”模型。在使用時,還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和定量的指標,在後面的連載裏,我們依次來講解,敬請關注。

在這裏有一點要提醒:不要爲攢錢投資而捨不得花錢,特別是在自己的成長上。任何投資收益都抵不上我們的成長複利!

————

知識本身不是力量,“知識+持續的行動”纔是!我是陶肚,我們一起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