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卡片爲你的南極之旅插上翅膀

01

寫作時間長了,你一定會發現寫作還真不容易——都寫那麼多篇了,閱讀量還是那麼少,而且關注量好幾天都不漲一個。

這是爲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你的文章沒有讓讀者感覺很值,現在那麼多好文章,憑什麼來關注你呢?

那麼,怎麼辦呢?

借用他人智慧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也就是引用書中的觀點、優秀的例子和金句等作爲你文章中的一部分,這會讓你的文章立馬提升一個層次。“天下文章一大抄”,所謂的“抄”其實就是引用,你引用的好了,沒有人會覺得你的文章是抄出來的,特別是你還寫了引用的來源。

輸出的質量不取決於文筆,而取決於輸入。你讀過的書、經歷的事、見過的人都是極其寶貴的資源。但問題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很容易忘記,想寫的時候又記不起來了。

積累卡片就能夠幫助我們提高寫作的質量。及時記錄對寫作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情。

很早之前,在香港報上有一篇報道說:“李敖很可能是50歲以下的當代中國人之中讀書最多而又最有文采的人。”文無第一,這個報道無法說正確與否,但是,李敖的作品確實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可。而李敖寫作的也有一個祕密——“我李敖看書很少會忘的原因是我的方法好。什麼方法?心狠手辣,看的時候剪刀、美工刀全部出動,把這本書五馬分屍。”

李敖爲了把書中的內容都保留下來,甚至會買兩本書,把反正面的好內容都保存起來。

錢鍾書有寫讀書筆記的習慣,他把自己關注的內容都變成了讀書筆記,他寫的讀書筆記數量之多,可能需要幾個大箱子來裝。因爲這些筆記,他寫的作品纔有如神助。

當然,上面這些都不是我們所說的卡片,但是把握其本質,他們其實也是卡片,目的都是爲了積累寫作素材。

所謂“卡片”,對於寫作來說,就是將遇到的好觀點、好例子、好故事、好句子等拆解下來,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使用。這些素材不僅僅限於文字,也可能是圖片、視頻等等。

02

這裏要介紹一種寫卡片的方法——“見感思行”卡片法。

見:如實描述看到的現象、內容、觀點
感:記錄情緒上的變化
思:思考知識之間的聯繫
行:如何行動,指導現實生活

所謂“見”,就是把我們讀書、與人交往、個人思考遇到的好東西如實寫下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摘抄,很多人寫讀書筆記都停留在這一層,但要在我們的文章中把它用起來,還需要後面三步。

所謂“感”,就是表達我們的情緒上的變化,沒讀過之前是怎樣的,讀了/見了之後你又是怎樣的?這其實仍然是“見”,但這個“見”是見我們自己的內在世界。有時不認真傾聽我們內心的聲音,我們可能都無法感覺到這個變化。

所謂“思”,就是思考,可以有兩種寫法。第一,可以對自己的感進行思考,把不對勁的地方找出來解決掉;第二,主動找知識之間的聯繫,和這個概念、觀點類似的有哪些,相反的有哪些,這個知識的源頭在哪裏等等。

所謂“行”,就是通過上面的這些思考之後,怎樣讓我們變得更好,我們的行動模式應該做哪些改變。

03

我平時說話有些“衝”,就是太直接,沒有關照到他人的感受。昨天下午接了一個電話,就可以寫一張卡片了。

(見)我之前的一個保險銷售給我推銷了一款保險,她說這是她們公司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款保險,是劃時代的,我瞭解了一下,覺得和其他產品相比並沒有本質區別,很多內容都只是噱頭。於是,我回復她說“我暫時不想買,因爲這個產品沒有吸引力啊!”她也沒說什麼,說了一些客套話,就掛電話了。
(感)我從她的語氣中已經聽出她的不悅和失望。感覺到這一點時,我發現自己也不太開心,因爲我自己對這個毛病給別人帶來的困擾之前已經有覺察了。我覺得對自己有些後悔,爲我沒有考慮多一點而感到略微失望。
(思)我爲什麼會覺得很沮喪,覺得有些後悔呢?因爲我想不想讓別人因爲我不高興。我可以換一種說法,比如“我想和家人再商量一下”,或者更加坦誠一點“你能再詳細給我介紹一下嗎,可能有些細節我沒聽懂”。再換一個角度,我這麼大費周章,到底對不對呢?我這樣是不是過度了呢?關注他人到什麼程度纔算合適呢?其實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分界線。自己覺得想珍惜的,就會含蓄一點,不同意也讓對方也感覺不會太沒面子。如果完全是一次性的陌生人,我就直接一點,把我的顧慮都說出來,這樣不會有更多的麻煩。
(行)嗯,這個銷售員我比較熟悉了,還是應該互相留一些面子的。下次再和她交流,我要給她道個歉。爲了改掉我的毛病,我回復別人說話時要慢一點,給理性留出更多空間。

所以,通過這次交往,我已經寫了一張卡片了,之前的如實表述就是“見”,而後面的感覺就是“感”,我對自己的感覺的深度思考就是“思”,我下一步的行動就是“行”。

前段時間我跑步時聽萬維鋼的《精英日課3》,有一個關於博弈論例子,講的非常好。

回來之後,我把這個例子記錄了一張卡片:

  • 什麼是最佳的競爭策略?

(見)美國和墨西哥的沙漠裏有一種蜥蜴叫側斑蜥蜴。它們的體型大概有十幾釐米長,雌性長得都差不多,而雄性根據喉嚨區域的顏色,分爲三種,分別是橙色、藍色和黃色。側斑蜥蜴最有意思的一點在於,你可以從一個雄性的外表精確判斷他的求偶策略。是居家好男人還是花花公子,看喉嚨顏色就知道。橙喉的體型大、力量強,它的求偶策略是一夫多妻;藍喉的特點是專一,它只有一個妻子;黃喉的長相有點雌性化,它沒有自己固定的伴侶,它的策略是偷情。那麼,你覺得哪一方能夠最終勝出呢?生物學家發現,三種雄性蜥蜴在族羣中的分佈比例一直是變化的,也就是循環演進的。橙喉、黃喉、藍喉依次佔據多數。
(感)真的是沒有想到,蜥蜴也和人一樣有專情和濫情,對資源的佔有也是一樣的弱肉強食。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結果不是和平共處,也不是強者勝出,更不是專情或聰明的投食者勝出,而是循環演進的,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仍然沒有分出勝負。這真的是太神奇了!
(思)通過博弈論產生的納什均衡確實太牢固了。爲什麼會這樣呢?進化論不是講優勝劣汰嗎,怎麼蜥蜴之間會產生這麼穩定的均衡呢?也許這就是進化的結果。適應當下的形勢,不要覺得有什麼固定的優勢。我們現在的東西只是暫時的,每一局都會有勝者,所以只有及時適應當下形勢纔是最優策略。(關於博弈論的思考……內容太複雜,先省略了。)所以,成爲強者當然可以顯得很厲害,但同時也帶來很多煩惱;專注自己的一行無法被淘汰,但和他人對比起來不會太舒服;騎牆派每個當下都是最優策略,但夾縫生存,活得太累了。曾經有一個實驗,叫做
(行)鷹派、鴿派都有各自優劣,不再無腦做選擇,不再無腦做評判,適應當下的纔是正確的。既然強者、弱者都有煩惱,那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掌控自己的命運,該強勢時強勢,該妥協時妥協,該堅守時堅守,一切看當時的具體環境,不把自己活成一個不變的人。

這個卡片寫完後,還可以繼續加工,讓文字更加精準,當我們在寫做人的道理、講述博弈論和納什均衡、講進化論等文章時就能馬上用得到。

04

李笑來說,“我們這些人,寫作其實就是複製粘貼”,他們就是佔用了大量的卡片。

當然,寫卡片並不容易,尤其是要積累很多卡片、真正把卡片用起來並不容易。一切的行爲改變都是需要很長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初爲了減低對膝蓋的損傷,我從大步改成小步跑,用了差不多兩年;我將用了十幾年的五筆輸入法改成雙拼輸入法,用了差不多半年。

如果想要把卡片寫作法用起來,可以這麼做:

  • 第一,找一個趁手的工具,確保能夠多平臺同步——手機、電腦、pad都要能夠隨時同步,便於修改使用。我現在用的是印象筆記,當然類似工具還有很多。

  • 第二,在平時讀書、讀文章、侃大山、做事時,如果覺得對自己有啓發,都可以寫一張卡片。如果沒時間,就先把標題和內容記下來。

  • 第三,有時間了就認真整理,最開始時可以刻意一天寫一張卡片。

  • 第四,不斷打磨自己的卡片系統。

當然,寫卡片還有兩個特點要注意:第一,卡片並不是適用於任何文體,寫詩歌貌似用不上卡片;第二,卡片屬於半加工產品,也能發表,但在發表前最好進行一次再加工。

見感思行是一種非常好的思維模式,你還可以有更多發揮,我現在寫日記就使用了“見感思行”的方法。

The end.


知識本身不是力量,“知識+持續的行動”纔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