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寫作日更--與興趣無關?!

我堅持每天寫一點東西,剛開始勁頭很足,也很有興趣,可是寫着寫着就遇到各種困難。

直到讀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才恍然大悟,對興趣和堅持有了更深的認識。“不是因爲有了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因爲做好了纔開始有了興趣”

仔細回想我們做過的一些事情,基本都是如此,剛開始很有興趣,做了不長時間,碰到困難,大部分人逐漸失去了興趣,然後慢慢退出了。所以問題的關鍵根部不在於有沒有興趣,而在於它的意義和你能不能做好

就我個人來講,從4月份開始寫文章,到現在過去3個多月100來天,寫了54篇文章,其間經歷種種艱辛與挫折。態度也由剛開始的信心滿滿到現在的惴惴不安,直到今天仍然不敢確定自己能否堅持下去。

我初始的目的是把寫作當作記錄思考的工具,提醒自己每天都要思考,記錄下來,每天進步一點點,但是事情並不是如自己所設想的那樣,經常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

有時工作特別忙,一連幾天加班;
有時有應酬,晚上回來後沒有寫作的時間;
有時回到家中,雜事很多,沒有獨立空間,靜不下心來;
……

總之困難都是以前所沒有設想到的,但既然目標是提升思考,是一輩子的事,不管怎樣也要堅持下去,一定不能爲了一時的興趣而寫

所以,對於堅持寫作,一個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個人的意志力(可以把它理解爲一種能量,可以消耗可以補充)是否足夠。

在寫作還沒有成爲本能習慣的情況下,抽出時間來寫作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如果想要堅持寫作,可以這樣做:

1. 不忘初心

問問自己,爲什麼要寫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想一想爲什麼要堅持寫下去,找到足夠說服自己的理由,那麼寫作就停不下來。

2. 提前做意志力預算

如果當天還有更重要的工作去做,就會有無法完成的風險。

將寫作列爲首要任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實在不行,就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不要高估自己的寫作能力。

3. 要有高質量的輸入

根據系統論的觀點,要輸出一篇較高質量的文章,沒有高質量的輸入是無法實現的,所以,選好書去讀,多讀,就會有思考,有思考纔會有文章。

4. 隨時記錄自己的思考

隨時記錄的火花是每天寫作非常重要的來源,思考既可來自閱讀,也可來自實踐。

5. 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寫作

類似於運動的肌肉記憶,當持續足夠長的時間,慣性就會形成。

6. 找一個能夠及時提供反饋的平臺發表

只有得到肯定,纔會有持續下下去的動力。簡書這個平臺就很好,因爲這裏都是熱愛生活、喜歡溝通想法的人。希望你能對我的內容提出意見,我們共同討論,共同提高。


知識本身不是力量,“知識+持續的行動”纔是!我是陶肚,你的點贊,我的動力!(微信號woshitjcc,歡迎與你鏈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