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兼容性測試應該怎麼做逼格更高呢?

1 概述

兼容性測試是指測試軟件在特定的硬件平臺上、不同的應用軟件之間、不同的操作系統平臺上、不同的網絡等環境中是否能夠很友好的運行的測試。

2 兼容性測試的目的

由於Android設備在品牌、系統、屏幕、硬件等碎片化較爲嚴重,導致一些app在特定的機型上未能按預計的設計展示和運行,導致用戶體驗較差,不利於app的推廣,影響業務發展。爲此,app需在上線前進行兼容性專項測試,以便儘可能適配市面上已上市或即將上市的手機和系統。

3 影響兼容性問題的因素

3.1 硬件

1、處理器

a) CPU架構,常規手機均是arm64 ,若app要適配x86架構則需要針對性測試

b) 不同CPU廠商,尤其是小衆CPU,需要特別考慮,例如華爲海思、小米澎湃

2、 顯卡

a) 顯卡影響圖形渲染和部分場景的計算,app如用到OpenGL、OpenCV、深度學習、AR、VR、AI,則需要重點考慮

3、 屏幕

a) 分辨率影響UI展示,需兼容HVGA、VGA、WVGA、FWVGA、720p、1080p屏幕分辨率,並考慮不同PPI的情況

b) 關注異形屏幕:劉海屏、水滴屏、打孔屏、全面屏


831a55c74363421e8c7eb82dfcb303af


c3bf1937e47c46b09534398d3b99b6d8


d0af0d31f8a04b7e8a27e88f48ce50e4

4、 傳感器

a) 視app實際調用情況進行選擇:如指紋模塊,則需要考慮不同供應商的情況

5、 物理按鍵

a) 檢測物理按鍵是否生效:音量鍵、電源鍵、拍照鍵

b) 與系統或其他app是否存在衝突

3.2 系統

1、 Rom

a) 不同版本的系統存在一些API、功能、權限等差異,需要結合app的功能進行適配;

b) 第三方定製rom具有一些特殊功能或權限,需要特別考慮,如MIUI

2、 編譯版本

a) app編譯時以最低版本設置值爲標準,操作系統會拒絕將應用安裝在系統版本低於標準的設備上

b) Android版本更新,新的版本會引入一些新的特性和方法,新的方法帶來很多便利,但是對系統版本有要求,無法再低版本手機上運行,如果未做兼容性處理,強行運行,會導致Crash

附:Android 已發佈版本和API對應表及佔用率(官方數據)


b2a8d4f6c0444e3ba19c147f28651c4b


90ca1abbd04d40a780e55d5a5b31d424


3、 瀏覽器內核

a) 不同瀏覽器內核影響web頁面展示及功能

3.3 網絡

1、 2G/3G/4G/5G

a) 不同網絡下兼容各種類型的網絡請求,關注數據請求過程及結果

2、 WiFi

a) 部分WiFi非直連網絡,需要有一步認證的過程,需要特別考慮

b) 對於可能彈出廣告的WiFi要做兼容處理

4 介入時機

1、產品發佈前或發佈後更新涉及上述 “影響兼容性問題的因素”中一個或多個點時,且面臨用戶數較多、使用人羣較爲複雜

2、產品上市後出現較多兼容性問題

5 場景選擇

以下羅列的一些通用場景,並針對場景做了具體的描述,有些場景是非必測項,具體可視app功能來確定

5.1 安裝卸載

該場景會涉及系統權限,可能會出現無法安裝或安裝後數據丟失,甚至無法啓動

5.2 UI展示

受不同屏幕分辨率、PPI影響,可能會出現展示錯亂、圖片丟失、圖片穿透等

5.3 高頻交互

高頻交互場景受一系列因素影響,考驗整機兼容性,需特別考慮

5.4 H5頁面(JS/CSS)

不同瀏覽器內核、瀏覽器標識會影響具體樣式的展示及數據請求

5.5 文字輸入

受輸入法、虛擬鍵盤影響,可能會出現無法上屏,或上屏錯亂

5.6 系統API交互

受不同廠家、版本的rom影響,可能會導致功能無法使用

5.7 權限相關

受不同廠家、版本的rom影響,可能會導致一些權限無法正常獲取

5.8 音視頻播放/錄製

音視頻的錄製會調用麥克風(多麥)及攝像頭(雙攝、三攝等),可能存在不可使用或音視頻出現錯亂

5.9 傳感器調用

可能存在傳感器無法調用、權限異常或數據異常

5.10 升級覆蓋

受存儲權限、安全性影響,可能會出現數據丟失、無法啓動等錯誤

5.11 三方SDK

三方SDK的架構、技術選型會影響上層正常調用

5.12 外設交互

特殊廠商的鍵盤、鼠標等外設可能存在衝突或無法調用

6 設備選擇

1、通過用戶調研、競品分析、三方平臺數據(近階段各設備佔用率分佈及設備出貨量、預出貨量等)等確定設備選擇範圍;

附:

友盟設備統計:https://compass.umeng.com/trend

百度設備統計:https://mtj.baidu.com/data/mobile/device/

艾瑞移動設備分析:http://index.iresearch.com.cn/device

騰訊移動分析:https://mta.qq.com/mta/data/device

2、根據app類型,確定重點考慮的指標(通常考慮rom、分辨率、廠商),剔除重複,保留用戶量較多的設備

7 測試方法

參照上文中列出的和兼容性相關的點以及產品特性,整體相關場景,並選擇合適的設備進行手工活自動化方式進行測試驗證(附:設備選擇方式參考)

自行協調雲測平臺優點擁有設備的完全控制權,測試範圍更廣設備豐富,執行較爲簡單,有完整的測試報告缺點需要採購,成本較大,有些特殊系統很難協調到資源需要支出一定費用,設備不完全可控,靈活性較差

附:

常見雲測平臺對比報告

83ae64e22d65450fb6a96bd2ad07dc9d

8 案例

查看案例,請關注微信公衆號“愛測未來”。

請加入愛測未來qq羣,獲取更專業的技術知識分享:

274166295 (愛測未來二羣)

610934609 (愛測未來三羣)

195730410 (愛測未來四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