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BI與自助式BI的差異性

隨着IT技術的進步,傳統的業務交易系統有了長足的發展,已經實現了業務信息化,每一筆業務數據都記錄在數據庫中,累積了以TB爲計量單位的業務數據記錄。也許你會問:這麼多數據,佔用了很多存儲設備,耗費存儲成本,卻又不經常訪問,留着它有什麼用處?可以給你肯定的回答,留着這些歷史數據意義巨大,挖掘業務的規律、支持決策。到底該怎樣把這些佔據大量存儲空間的數據的價值挖掘出來,讓這些數據從成本的消耗者變成利潤的促進者呢?這就要運用到BI(商業智能),什麼是BI呢?

BI(商業智能)

BI即商業智能,泛指用於業務分析的技術和工具,通過獲取、處理原始數據,將其轉化爲有價值的信息指導商業行動。Gartner把BI定義爲一個概括性的術語,其中包括應用程序、基礎設施和工具,通過獲取數據、分析信息以改進並優化決策和績效,形成一套最佳的商業實踐。BI的本質是技術和工具的集合,通過處理原始數據,產出對商業行爲有價值的洞察。

隨着BI技術的發展,自助式BI在傳統BI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改變,下面我將系統的介紹一下自助式BI,並將自助式BI與傳統BI做一下對比。

自助式BI

自助式商業智能(BI)是一種數據分析方案,它可以讓業務用戶即使沒有統計分析、BI或數據挖掘方面的背景,也可以訪問和使用公司數據。自助式BI工具允許用戶在不需要專業的BI或者IT團隊輔助的情況下進行數據過濾、排序、分析和可視化等分析操作。

 

自助式BI VS 傳統BI

傳統BI

1.業務用戶蒐集報表/儀表板的需求。

2.用戶向IT提交請求。

3.IT提取數據並將其加載到數據倉庫中進行分析。

4.IT創建數據模型。

5.用戶確認報告或儀表板,或請求更改。

自助式BI

1.IT團隊收集用戶對自助工具的請求。

2.使用自助服務工具,使業務用戶能夠訪問數據。

3.業務用戶直接訪問數據。

4.業務用戶準備需要分析的數據。

5.業務用戶自主創建報表和儀表板,並可靈活自主調整。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通過自助式BI最終用戶能夠根據自己的查詢和分析做出決策,從而不需要讓IT團隊創建大多數報告;提高的靈活性和效率可以幫助業務用戶和部門更快地根據數據洞察力採取行動。在國內BI領域,FineBI以其簡單便捷的特性,功能多樣的全面性,深受各個行業的信賴。選擇合適的自助式BI工具,能爲企業數據化決策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閱讀更多,點擊全文鏈接https://www.finebi.com/2019/zizhushibi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