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西游记》(3):吃是中国人应对死亡焦虑的方式

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


“石头”第一次表达死亡焦虑

石猴一生下来就有异能,但吃了凡间的俗食便“泯然众人矣”。好在找到了水帘洞,“享乐天真”,“有三五百载”。突然一天,石猴垂泪,“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这应该是石猴第一次明确表达了对死亡的焦虑。

死亡其实是必然,对必然的焦虑,反映了人对自身能力的愤怒和不满

人们常言,铁石心肠,心比石头硬,谁想到,一个石头一旦有了生命,也会有死亡焦虑。
人一降生就被判处了死刑,只不过是缓期,有长有短,短的很快夭折,长的不过百多年。彭祖寿高也不过八百。
鲁迅曾经写过一篇短文叫《立论》,里面讲到一家人抱出刚满月的孩子,自然,多数人讲得是恭维话,什么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的,唯独有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会死的,结果被一顿痛打。挨打的人讲的才是真话啊!
人们对死亡必然的回避,其实也是死亡焦虑的表现!

吃,吃,吃,是石猴应对死亡焦虑的抗争

感悟的死亡焦虑的时候,它开始走向人间“觅个长生不老之方”。
菩提祖师的“‘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旁门皆有正果。”虽有正果,但都无法满足石猴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也就无法消解它的生命焦虑,所以,一概“不学!不学!”
即便后来苦学老师教的本领,后来才发现,还有‘三灾利害’,每500年就得考验一次。距离永生的目标还是有差距。
直至被地府勾魂,大闹一番,涂抹了生死簿,“了账!了账!今番不服你管了!”方才暂时放心了。
但是,离开地府的石猴后来肯定想明白了,簿子抹了,还可以再造,反正管理权在人家手里攥着,想什么时候勾命,就什么时候给你加上去好了。
石猴的这种死亡焦虑,从来就没有真正摆脱过。到了蟠桃园,面对“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的大桃,石猴根本就是当成饭,不是当补药来吃的,所以“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后来东窗事发,让王母的蟠桃会泡了汤,索性跑掉太上老君那里把一葫芦仙丹“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
这下应该寿与天齐的N次方了吧!
没完呢,到了五庄观,虽然蟠桃当饭吃,金丹当炒黄豆吃,但被死亡焦虑困扰的悟空“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
看来,石猴对各种“保健品”还真是了如指掌。

贩卖焦虑是不良商家赚黑心钱的法门

这种死亡焦虑反映在现实社会,中国人竭尽全力吃各种东西,希望摆脱死亡焦虑。所以不良商家也就竭力利用这种焦虑,推出各种概念,目标只有一个:你口袋里的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