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親密關係的重建》:女性經營婚姻越來越幸福的兩個底層思維

現在,我們對婚姻制度的懷疑與不信任達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一方面,影視劇明星隔斷時間就爆出“官宣離婚”“官宣分手”啦,第一時間崩潰並不是粉絲,而是新浪微博。關於戀愛和婚姻,大家想說的話,太多了,新浪微博不崩潰都對不起頭條熱搜了。

另一方面,民政部每年發佈《XX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逐漸讓大家看清一個趨勢:結婚率逐年下降,離婚率卻持續7年上升

這個時代的親密關係怎麼了?

一時,衆說紛紜。

男性沒變,發生改變的是女性對婚戀的態度。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離婚糾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數據顯示,在全國離婚糾紛一審審結案件中,73.40%的案件原告的性別爲女性。離婚原因中,感情不和佔比70%多。

這組數據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夫妻之愛成了女性在婚姻中最大的訴求。過去婚姻中男女,不愛才是天經地義。就像社會學家費孝通博士在《鄉土中國》裏所說:“男女只在行爲上按着一定的規則經營分工合作的經濟和生育的事業,他們不向對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另一個說明這個時代的女性,似乎不太懂得與時俱進地經營親密關係。《親密關係的重建》一書說了現實中常常發生的情形:男人往往會有興趣參加一種情感培訓“泡妞課”,而女人很少參加“撩漢課”,女人最願意投資的是“情感挽回課”。

《親密關係的重建》一書的作者是盧悅老師。你可能沒有聽過他的課,但你肯定看過他的文字。

盧悅老師,曾經是央視、北京衛視、鳳凰衛視多檔欄目的特約心理專家,現在是心之助女性情感心理平臺聯合創始人、首席諮詢師。此外,盧悅老師還是婚戀作者,平時定期在國內主要社交媒體發表對熱點情感事件的分析和看法,擁有大量的粉絲。正式出版的紙質書有《愛到絕處便逢生》《過日子就像玩闖關遊戲》等,豆瓣評分均8.5以上。

盧悅老師的文字,就像一臺多功能的破壁料理機。他將深奧晦澀的精神分析學和存在主義哲學、十幾年的心理現場諮詢經驗打碎,注入當下的熱門情感事件一起攪拌,最後盛給讀者是一碗既有深度剖析男女的情感心理,又有心理學乾貨的科普文。

《親密關係的重建》一如既往地延續了盧悅老師的寫作風格,解讀了當下女性羣體在婚戀上的迷惑,拒絕雞湯式的安慰,溫和地指出女性獲得婚戀幸福的兩個底層思維。

一、安全感是自己給的

心理上的安全感,究竟爲何物?很多女性說不清楚,卻一直在找尋。

自以爲找到的人,有持無恐。就像《我的前半生》裏的羅子君,陳俊生一句“我養你”,她以爲找到真命天子,從此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多數的女性是患得患失。家裏的先生出乎意外地送了一份禮物,高興之餘又不免思索:突然送我禮物的用意是什麼?莫非做了什麼對不起我的事……類似的“內心戲”經常在女性的內心上演,只是說出來和沒說出來的差別罷了。

盧悅老師在《我不想給你安全感,只想教你無所畏懼》裏講到安全感。有人說,從小到大受過很多的傷害,太沒安全感了。盧悅老師接納創傷帶來的情緒,同時他指出:創傷的意義,在於它給予了我們夢想和活下去的動力。不要一味地沉浸在創傷的回憶裏,而是思考:我活着到底是爲了什麼?到底什麼可以支撐我活下去?

找到生命的動力,你就會意識到:婚戀關係,是你人生中重要的關係,但並非全部。

只有想清楚這個問題,從自身建構生命的意義,那麼你在情感中纔會有安全感,你的婚戀關係纔有出口,你纔不會因情感狀態的離合、高低起伏而傷害自己。

香港財經作家樑鳳儀第一次婚姻失敗,她說有那麼兩年的確很傷心難過,但是事情總會過去。爾後,樑鳳儀及第二任先生和前夫三個人還保持了君子來往。

樑鳳儀是高能量的女性,她的內在安全感很足,能把婚姻經營得像她這樣並不容易,但並不是做不到,只要你清醒地意識:等着別人給的安全感不算真的安全,自己給的安全感纔是真的安全。

二、婚姻中的動態思維

宋仲基和宋喬慧這對金童玉女,結婚不到三年就官宣離婚了,韓國和中國一片譁然。

文章馬伊琍這對“姐弟戀”,一句“且行且珍惜”原諒了文章的出軌。本以爲修補後的感情會更加的牢固,沒想等來的是“一別兩寬”。

說實在,婚姻裏的變數太大了。

關鍵是我們既認可了婚姻的變數大,卻抱着固定的思維等待婚姻的自行圓滿。對此,盧悅老師有一段話道出了實情:

情感能否一直走下去,並不是由年頭、經歷和道德來維繫的,不是由過去的情感的轟轟烈烈,以及這些年走來的彼此的恩情來決定的。這世上沒有不變的人,也沒有不變的心,問題在於你是否能意識到你們已經改變,你們的情感能否跟得上這樣的變化,能否與時俱進。

在婚姻中,保持動態思維,你才覺察出對方的心理需求,接納對方的真實情緒,你們的關係纔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而不是一潭死水。

當一個女性有自我、內心充盈,給予自己安全感,又能根據婚姻中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思維、心態和行動,婚姻中的問題就少了一大半了,不幸福簡直天理難容啊。

坦率地講,市場上有很多婚戀自助的書籍,《親密關係的重建》將心理學“流量化”的寫法,女性角度、精神分析學和存在主義哲學的角度,角度的選擇,是突出的特色,但也是最大的侷限性。也許換外角度看待當下中國的婚戀,又是另外一翻天地了。

原創文:靈林玖玖,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