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亲密关系的重建》:女性经营婚姻越来越幸福的两个底层思维

现在,我们对婚姻制度的怀疑与不信任达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一方面,影视剧明星隔断时间就爆出“官宣离婚”“官宣分手”啦,第一时间崩溃并不是粉丝,而是新浪微博。关于恋爱和婚姻,大家想说的话,太多了,新浪微博不崩溃都对不起头条热搜了。

另一方面,民政部每年发布《XX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逐渐让大家看清一个趋势:结婚率逐年下降,离婚率却持续7年上升

这个时代的亲密关系怎么了?

一时,众说纷纭。

男性没变,发生改变的是女性对婚恋的态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数据显示,在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73.40%的案件原告的性别为女性。离婚原因中,感情不和占比70%多。

这组数据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夫妻之爱成了女性在婚姻中最大的诉求。过去婚姻中男女,不爱才是天经地义。就像社会学家费孝通博士在《乡土中国》里所说:“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另一个说明这个时代的女性,似乎不太懂得与时俱进地经营亲密关系。《亲密关系的重建》一书说了现实中常常发生的情形:男人往往会有兴趣参加一种情感培训“泡妞课”,而女人很少参加“撩汉课”,女人最愿意投资的是“情感挽回课”。

《亲密关系的重建》一书的作者是卢悦老师。你可能没有听过他的课,但你肯定看过他的文字。

卢悦老师,曾经是央视、北京卫视、凤凰卫视多档栏目的特约心理专家,现在是心之助女性情感心理平台联合创始人、首席咨询师。此外,卢悦老师还是婚恋作者,平时定期在国内主要社交媒体发表对热点情感事件的分析和看法,拥有大量的粉丝。正式出版的纸质书有《爱到绝处便逢生》《过日子就像玩闯关游戏》等,豆瓣评分均8.5以上。

卢悦老师的文字,就像一台多功能的破壁料理机。他将深奥晦涩的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十几年的心理现场咨询经验打碎,注入当下的热门情感事件一起搅拌,最后盛给读者是一碗既有深度剖析男女的情感心理,又有心理学干货的科普文。

《亲密关系的重建》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卢悦老师的写作风格,解读了当下女性群体在婚恋上的迷惑,拒绝鸡汤式的安慰,温和地指出女性获得婚恋幸福的两个底层思维。

一、安全感是自己给的

心理上的安全感,究竟为何物?很多女性说不清楚,却一直在找寻。

自以为找到的人,有持无恐。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陈俊生一句“我养你”,她以为找到真命天子,从此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多数的女性是患得患失。家里的先生出乎意外地送了一份礼物,高兴之余又不免思索:突然送我礼物的用意是什么?莫非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类似的“内心戏”经常在女性的内心上演,只是说出来和没说出来的差别罢了。

卢悦老师在《我不想给你安全感,只想教你无所畏惧》里讲到安全感。有人说,从小到大受过很多的伤害,太没安全感了。卢悦老师接纳创伤带来的情绪,同时他指出:创伤的意义,在于它给予了我们梦想和活下去的动力。不要一味地沉浸在创伤的回忆里,而是思考: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到底什么可以支撑我活下去?

找到生命的动力,你就会意识到:婚恋关系,是你人生中重要的关系,但并非全部。

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从自身建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在情感中才会有安全感,你的婚恋关系才有出口,你才不会因情感状态的离合、高低起伏而伤害自己。

香港财经作家梁凤仪第一次婚姻失败,她说有那么两年的确很伤心难过,但是事情总会过去。尔后,梁凤仪及第二任先生和前夫三个人还保持了君子来往。

梁凤仪是高能量的女性,她的内在安全感很足,能把婚姻经营得像她这样并不容易,但并不是做不到,只要你清醒地意识:等着别人给的安全感不算真的安全,自己给的安全感才是真的安全。

二、婚姻中的动态思维

宋仲基和宋乔慧这对金童玉女,结婚不到三年就官宣离婚了,韩国和中国一片哗然。

文章马伊琍这对“姐弟恋”,一句“且行且珍惜”原谅了文章的出轨。本以为修补后的感情会更加的牢固,没想等来的是“一别两宽”。

说实在,婚姻里的变数太大了。

关键是我们既认可了婚姻的变数大,却抱着固定的思维等待婚姻的自行圆满。对此,卢悦老师有一段话道出了实情:

情感能否一直走下去,并不是由年头、经历和道德来维系的,不是由过去的情感的轰轰烈烈,以及这些年走来的彼此的恩情来决定的。这世上没有不变的人,也没有不变的心,问题在于你是否能意识到你们已经改变,你们的情感能否跟得上这样的变化,能否与时俱进。

在婚姻中,保持动态思维,你才觉察出对方的心理需求,接纳对方的真实情绪,你们的关系才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而不是一潭死水。

当一个女性有自我、内心充盈,给予自己安全感,又能根据婚姻中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思维、心态和行动,婚姻中的问题就少了一大半了,不幸福简直天理难容啊。

坦率地讲,市场上有很多婚恋自助的书籍,《亲密关系的重建》将心理学“流量化”的写法,女性角度、精神分析学和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角度的选择,是突出的特色,但也是最大的局限性。也许换外角度看待当下中国的婚恋,又是另外一翻天地了。

原创文: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